在邵英雄接触的这些好莱坞底层人士眼中,奥斯卡的定义和电视转播中的含义完全不同,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奥斯卡的气派、华丽、明星荟萃,也没有那蕴含着的中正、平和等等气氛,更不是那句被重复了八十多年的‘and-to……’被年复一年的大声宣布。在这些人眼里的奥斯卡只会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实现自我价值,那就是期待着某一天自己可以登上世界上最闪耀的殿堂,拿着一个小金人回来,哪怕这是奢望;第二,展示自我价值,也就是说面对游说公司的时候,他们更多的选择是听取意见却不盲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眼光和存在。
这就是奥斯卡评为什么可以在只看过选择投票时,为什么可以只通过看一两部片子就立刻决定将手里的一票投给谁,而不是看完全部该奖项全部作品的原因。他们对第一眼就能打动自己的片子非常、非常在意,对于那些评委来说,只要一部在水准线之上的电影能够打动他,那这部电影的存在就有价值。
很独特,很自我,他们完全不管别人怎么考虑他的选择。
在邵英雄为学院捐款的时候,邵英雄也询问了一些学院内部人士有关于好莱坞底层这些评委对奥斯卡的看法,而这些学员们的老学究却告诉了邵英雄完全相反的答案。
他们说:“奥斯卡颁奖礼时常为三个小时,机上一小时的广告插播,共四小时。每年一度的奥斯卡要从颁奖季开始一直到这四小时结束,始终保持颁奖典礼的神秘性和吸引性,以及在播出时让观众不光看到奖项竞争的激烈,还要让观众们在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演出等等环节上始终保持高度集中。一个在当今竞争环境这么激烈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世界顶尖位置,世界颁奖典礼最长时常的奖项,你觉得,真的只有底层那些人所说的那么简单么?”
邵英雄听了很多有关类似的话,比如,奥斯卡借助灯光色调调节现场气氛,四首入围歌曲配合舞美穿插在奖项之中缓解紧张感,这东西还不能躲,奥斯卡曾经有一年奖颁奖典礼变成了演唱会,热闹是足够热闹了,只是效果却非常不好,紧张气氛在歌声中消失了,观众非常不满意。于是他们采取了紧急调整,奥斯卡以传统、商业、主流的形式结合出现在的形态,除了华夏的春节晚会以外,他们还真没在收视率上有任何顾虑。
这一群人用八十几年的时间打造而成的传统,并且通过商业化的使用亲手将传统送上了殿堂,华夏的春节晚会却是在骂声一片中,举步维艰,两相对比,邵英雄都迷茫了。
奥斯卡的歌舞表演真不如托尼奖,毕竟人家才是百老汇的嫡系,可要是论颁奖环节的紧张性和整体节奏,这个世界上真没有什么节目能超越奥斯卡。但从主持人来说,奥斯卡的谨小慎微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其实奥斯卡一直都在培养长线主持人,而真正能在奥斯卡上打出自己名头的金牌主持人却始终只有三位,分别是鲍勃霍普、约翰尼卡森、比利克里斯托。自此之后,奥斯卡舞台上从没有出现过托尼奖舞台上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那样工人的惊喜。只是尽管在奥斯卡的颁奖台上没有出现太大的惊喜,可人家依然有专用班底在写各种段子,甚至连一些插科打诨都不是现场砸挂,而是早就准备好的。
敬业,加上台下无数遍的演练以及脱口秀大牌无数次的现场实战,这才有了幽默、气氛、最终抛出谜底般酣畅淋漓的奥斯卡。
当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奥斯卡已经不光是颁奖典礼了,是一场每一分钟都需要仔细研究的电视秀,而且这场电视秀与春节联欢晚会一样,从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一直准备到第二年面向观众的那一天。
这位老学究和邵英雄讲述奥斯卡的时候还在邵英雄没有主动说起的时候,和他聊了聊好莱坞的游说制度,真正的游说制度的确能让原本得票率排在第二、第三名位置上的片子打败第一名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可是你要想让排名破败的电影突然间昙花一现,那就会出现非常迅速的补漏措施。
比如用科学统计手法突然抽查一两百名已经投票的评委,跟美国选总统的exit-poll道理相同,如果某项评选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就是所有人对得奖走势的推演全盘落空,那就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做了手脚。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1992年的梅丽莎-托梅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时,就被众人怀疑,还逼得会计师事务所重新核算,闹起了好大一场风波。
除此之外,做的太过分的也同样不允许,比如有人曾经给评委群发邮件,让一首原本已经入围奥斯卡的最佳歌曲直接被取消了资格。
说完这些清规戒律时,老学究还看了邵英雄一眼,然后非常神秘的点点头。
邵英雄也不点破,反正大家都是山洞里的妖精,谁也别装着去西天取经,人家既然好心提点你,干脆微笑面对,算是个默认也就算了。
老学究也不纠结于此,说完这些又给邵英雄讲了一些有趣的事,毕竟人家是给非盈利机构来捐款,虽然给的钱不多,只有一百万美元,但是那也是钱不是,面对金主就得好好对待。老学究给邵英雄讲述了一些关于奥斯卡座位排序的趣闻,如谁不想和谁碰面,谁和谁是奥斯卡上的死敌,只有3400个位置的杜比剧院如何安排下这么多想登上这座殿堂的电影人等等。
邵英雄没想到的是,就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