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江东孙策
江都,一个英武的少年伫立在长江之畔。长江水流经江都之处,已经没有了上游那样的波涛汹涌,急湍的江水隐藏到了表面的平静底下。少年望着不着边际宽阔无垠的江面,心底确实丝毫开阔不起来。
“少将军!”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响起在耳边。少年回头看到匆匆赶来的正是一直跟随着自己的朱治。
“朱叔为什么这么急匆匆的?”少年问道。朱治激动的抓住少年的手说道:“先主公在天之灵,孙家东山再起的时机来了!”
少年不解,自从父亲死后,自己就已经虎落平阳,困守在这江都,何来的东山再起之机?
“朱叔说笑了,如今我孙家已经无一兵一卒,还谈什么东山再起?”这少年正是孙坚之子孙策!此时已然年方十八。
“少将军万不可灰心啊!主公在世时,名震天下,即便是那董卓也须望风而逃!少将军乃将门之后,复兴孙氏的大任就在你身上了!”
孙策当然也想像父亲一样驰骋万里,名闻天下,可是这一切哪有那么容易?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成功,那天下又怎么会有失败的人呢?
孙坚自襄阳大战被黄祖射杀之后,大势已去,孙氏人马全都被袁术趁机收编,程普、黄盖等孙氏大将皆不得不困居袁术手下。孙策赎回了父亲的尸首,安葬在江东曲阿老家,之后便被袁术安置在这江都。
眼下孙策手下无兵无将,只有一个朱治不离不弃的跟着自己。孙策虽然只有十八岁,然而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早已让他的心智变得老成了起来。人的心智一旦老成了起来,意气风发的时代似乎就慢慢远去了。孙策似乎也感觉自己的热血慢慢开始冷却,然而年少的心却又在不断的挣扎着,就像这眼前的江水一样,平静的表面下依然是暗流汹涌。
“少将军!长安送来了天子诏书!”朱治对孙策说道。天子诏书?孙策已经知道刘征肃清了关中。
“什么诏书?给我们的吗?”孙策问道。
“天子追封主公为忠义侯,并授任少将军为豫章太守,以表孙氏伐董功劳!如今诏命已经到了寿春,想必袁术不日将请少将军前往寿春受诏。这可是重振孙氏的大好机会啊!”朱治说道。
孙策听了,心里顿时也激动起来,然而忽的又哀叹起来。
“朝廷诏命我为豫章太守,可那袁术会放我走吗?”孙策苦笑道。
“少将军!此事并非无解,老臣已经为少将军想好了对策!只看少将军如何决断了!”朱治对孙策说道。
“袁术收编了我孙家旧部,又把我放逐在这江都,不予任用,其心昭然若揭,如何肯放我?”
“少将军!那袁术把你安置在此,不过是担心你会威胁到他。这袁术为人贪而无勇,优柔而寡断,爱憎重于时情。若示之以忠、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少将军想要逃脱袁术的控制,也不无可能啊!”
“那如何示之以忠、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呢?”孙策问道。
“袁术素来喜爱少将军,这是众所周知的。当初在南阳时,袁术便曾多次说希望有少将军这样的儿子。此事少将军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那袁术恨自己儿子袁耀不成器,故而对我有好感。”
“此次去寿春,少将军可求袁术收为义子!如此既遂了袁术的意,也可表明自己的忠心,令袁术放下戒备。先将军在南阳时,曾与袁术有同袍之义,与袁术也素来交好。少将军到寿春后,一定要泣陈先将军与袁术情义,求得袁术怜悯。”
孙策明白朱治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让自己走出现在的困境,这也未尝不可。朱治继续说道:
“这示之以忠、动之以情都是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有这诱之以利,却需要少将军自己决断了,朱治只能给出建议。”
“朱叔请说吧!只要是孙策能够有机会重振家业,万无不可!”
“当初先将军进入洛阳时曾得一宝!若少将军肯向袁术献上此宝,那袁术大喜之下,定能放少将军去往豫章!”
孙策听朱治说到宝物,心中顿时大惊,这可是父亲宁死也要守护的东西啊。当初父亲从洛阳带出这宝物,便交代孙策一定要好生守护。如今朱治建议自己向袁术献宝,那父亲的嘱咐怎么办?
孙策知道,如果真的用这个宝物来换取自己的自由,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父亲曾经千叮咛万嘱咐,交代自己一定要收好这宝物,如今如何取舍,却是让孙策左右为难。
朱治见孙策犹豫不决,于是说道:“少将军要仔细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大丈夫当断则断,是宝物重要,还是孙氏家业重要?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少将军应当明辨。”
孙策望了望江水,江水对面便是江东地界,那是孙氏的祖业。
“朱叔用心良苦,为我孙家也是尽忠竭力!我孙策定不忘朱叔大恩大德!好男儿志在四方,孙策明白了!”孙策终于下定了决心。
寿春,袁术拿着手中的天子诏命,看着堂下的跪着的孙策,问道:
“孙策啊!这朝廷诏命,让你去豫章当太守,你去是不去啊?”
孙策知道这是袁术在考验自己,于是回答道:
“江都乃是袁伯父为孙策寻的安身之所,孙策自然感激不尽!出于孙策本意,我愿意留在江都。不过,如今刘繇在南边坐大,始终对伯父是个威胁,朝廷诏命想必也是如此考虑的。孙策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