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一系列反应让洛阳有些意外。
尤其是司马靖,在他看来临安理智的做法是顺水推舟答应下来,立下一个宗子为皇储才是应有之理。
进可攻,退可守。不
仅能够安定人心,才能让洛阳失去非分之想的念头,但是赵构拒绝了。
倒不是说提前就料到了这一点,而是出于别的一些考虑。现阶段,徐还需要表现出这等高风亮节,而皇储是否确立,最终其实并无多大影响。
事情没有按照预料发展,但目的还是达到了,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求之不得。最
重要的是,因为立储之事的刺激,临安上下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
秦桧和赵构之间有了裂痕,后庭也开始各怀鬼胎,彼此明争暗斗。临安的太祖系子孙也因此貌合神离,成为可以利用的对象,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着急的,静候佳音即可。于
是乎,一整年的时间,高阳王府的半壁江山里,休养生息是第一要务。
说来也巧,这一年基本没有灾害,甚至可谓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各地喜获丰收。反
倒是东边临安朝廷治下,先是齐鲁遭遇旱灾与蝗灾,几乎颗粒无收。
八月里,一场秋汛让淮南待收的良田毁于一旦,百姓眼看着秋粮被洪水冲走,别提有多伤心。甚至因此导致了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两淮一片哀鸿。好
在临近的江南颇为富足,及时赈济,倒是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只是北上的运河因为水灾之故被堵塞,江南的钱粮无法运送北上,致使刚刚收复的东京物资匮乏。
有限的钱粮优先满足驻守兵马使用,没有多余的供给百姓,以至于物价飞涨,米粮短缺,日子苦不堪言。东
京民情惶惶,太上皇和高阳郡王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运送了一批物资进入东京,但仅仅能够维持东京无饥民,想要过上舒坦日子没有可能。于
是乎许多刚刚从江南回迁的达官显贵,富商士绅受不了东京汴梁的凄苦,加之被洛阳新城所吸引,纷纷动身西迁,前往洛阳。
一时间,从汴梁到洛阳的官道上,尽是迁徙的车马。东京留守田师中看在眼里,却是束手无策。他
可以拦住寻常百姓,但对显贵之家无可奈何,毕竟这些人在临安还有亲人,背后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得罪不起。而且稍微控制不好,便会给洛阳干涉的借口。…
…
相比于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东京汴梁。襄
汉的情况要好很多,和蜀中一样,汉水流域今岁大丰收,百姓家里和官府的常平仓全都满满当当,还空余出不少可以充作战备军粮。岳
翻一直在等着,粮草是军队的命脉,充足的粮草是军心也是战斗力的体现,所以他需要粮草。
事实上,自打收编之后,徐还并未亏待过昔日的岳家军,粮草一直按时供给,颇为充裕。
但还是不够用,因为“岳家军”兵营里的十足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高阳王府记事参军手中花名册上的记录。岳
翻,在私下招兵买马。
对于徐还,他始终是不服务气的。兄
长岳飞不明不白的死因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他不希望岳家的势力就此被徐还吞没。
侄子岳云太年轻,肩负不起这个任务,他理所当然地挑起了胆子,并以保护岳家子弟与岳家军利益为己任。而
在襄汉兵马之中,除了张宪这等彻底臣服徐还的人之外,有不少岳家军旧将还是有想法的。
尤其是岳云在襄阳不明不白遭到行刺,成为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怀疑的种子一旦开始发芽,就会茁壮成长。
更何况是遇到了岳翻这个浇水施肥的人,很快便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徐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重要骨干。
他走进景色雅致的小院时,远远便听到了岳翻的叹息之声。
“云儿,你伤势虽痊愈,但身体却是大不如往昔,还是莫要逞强了!”岳翻一声唏嘘,甚为遗憾。院
子中间手持硬弓的岳云也是一脸无奈,憋的涨红,满是汗渍的脸上写满了懊恼与郁闷。曾
几何时,他小小年纪便弓马娴熟,引弓射箭是一把好手,已经在战场上手刃过不少贼寇。然
后一次行刺,一场大病之后,他的身体相当虚弱,连一张寻常硬功都拉不开。稍稍用力,便会气喘吁吁,胸口隐隐作痛。废
了!岳
云心中不由自主冒出这两个字来,这辈子恐怕很难在舞刀弄剑,策马射箭,上阵杀敌了。换
句话说,他没有机会再当一个武将。
“云公子不必气恼,您承袭国公爵位,自可安享荣华,往后不必再冒箭矢之险上战场也好。”
家中老仆心有不忍,小声劝说。话
说的一点不错,岳云承袭了父亲岳飞的鄂国公爵位,是正经的勋贵功臣,几辈子人都可以享受恩泽余荫。不再冒险,安享富贵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然
而对于岳云,一个自小弓马娴熟,耳濡目染受父亲影响,立志上阵杀敌,立战功,报效国家的人而言,这是莫大的遗憾。继
承不了得父亲的遗志,无法承袭岳家将门荣光,无疑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岳云小小年纪,如何能忍受,一双眼里含着泪水。
兴许是想到了父亲的教诲,男儿流血不流泪,泪珠终究没有落出来,岳云狠狠地将硬功仍在地面上,拂袖而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