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恐怖悬疑>大宋之重铸山河>第七三七章 北伐

隆兴元年!

大宋开始了女皇时代。

除了各种例行公事的昭告天下,避讳册封,以及人事安排外,新皇登基的第一个诏书便是——北伐。河

北、燕云乃我大宋故土,寸土不可失,必须夺回。

金人背信弃义,残暴无道,多次入侵大宋,靖康、建炎之败,必须一雪前耻。

渊圣与宗亲北狩,身陷苦寒之地,于国于亲都应当及时营救。其

次则是为那些被金国谋害的宗亲复仇,比如邢皇后、茂德帝姬、以及最近被害的宁王赵谌,血债必须血偿。

大宋有充足的理由北伐,也有充足的实力北伐。完

全统一的大宋迸发出了强劲了力量,以西军为骨干,快速整合兵马,形成了一支十五万人的大军。

另有十万人为预备力量,在后方随时准备出动,可谓兵马充足,尽是精锐。

运河则全负荷运转,江南的粮草源源不断运送往北方,供应大军出征。北

方无数的民夫受到征兆,协助运送粮草和军械。几

乎不需要强制征兆,当朝廷下达诏令之后,许多人自发地加入进来。十

年压抑,无尽仇恨,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他们乐意参与进来,为他们的死去的亲人复仇。而

且这也是一场全民动员的盛事,也是新皇登基,乃是大宋中兴过程中最重要的几次机会。

一次立功发迹的机会,所以许多有志之士格外珍惜。皇

帝在洛阳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由皇夫辅政王亲自率军出征,出乎许多人意外的是,此战随同出征的还有年方七岁的燕王徐承嗣。此

举不免有些出乎意料,燕王还是个孩童,乃是皇帝长子,身份贵重,带去前线战火纷飞之地,真的好吗?不

过也许大有深意,皇长子的封号是燕王,封底便是燕云十六州附近。等于现在空有王爵,却无封地。此

战前去夺回封地,才能实至名归,所以燕王出征好像名正言顺。

至于辅政王希望长子早早经历战火,见识战争之残酷,还是说培养起军事才能,抑或是借此机会装点履历,就不得而知了。

宋军伐金,首要目的便是河北。大

军跨过黄河,直奔大名府方向,大宋的北都仍旧沦陷在外,必须首先光复。宋

国发生的一切,金国都看在也眼里。如

果徐还南征的时候,他们能够及时干预,南北夹击,说不定能够给徐还造成严重打击,改变这等尴尬局面。

可是他们没有!

同样的内部斗争,让金国陷入了纷争之中。兀

术大权在握,但是渐渐长大的小皇帝不太满意,粘罕、挞懒这些人又在其中搅动风云,为了自身的利益各不相让。

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徐还一路南向,秦桧无力招架,最终被消灭,大宋一统。整

个过程里,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护送宁王赵谌南归,并在途中将其杀死嫁祸给徐还。然

而这一招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没有给徐还造成太大的麻烦,反而自己惹了一身腥,成为宋军北伐的理由之一。金

国的纷争尚未完全达成一致,宋国便气势汹汹而来。所

以的金国人都有点慌了,徐还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们一清二楚。眼

下的宋金两军力量更是分明,金国没有信心占领宋军。而

且他们都清楚地看到,宋军此战算是动了真格,十五万大军誓师北伐,声势浩大,摆明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怎

么办?

面对强大的威胁,金军上下终于暂且搁置内斗,可是面对宋国这个强劲的敌人。在

金国人看来,宋军的目的何在?收

复河北,以及燕云是肯定的。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可以和宋国和谈呢?没必要非得真刀真枪开战嘛!毕竟那些土地都是从宋国抢来,还回去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营救五国城的皇亲也好说,完全可以逐步放归宋国。柔

福帝姬登上皇位,这些人质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了,一直关押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帮徐还解决麻烦。完

了浪费粮食和精力不说,还会承认宋军北伐的借口,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金军首先的想法是和谈,归还河北路,以白沟为界,恢复昔日宋辽边境线,并礼送宋国皇族南归。

当消息送到徐还案头,得到的是一声冷笑。真

是异想天开,和谈倒也罢了,筹码竟然只是河北之地,还妄图以白沟为界,竟连燕云只字未提。开

什么玩笑?自

家长子封爵是燕王,总不能让他一直没有封地食邑吧?金国到底是看不起人,还是没有自知之明,抑或者是想要借用和谈拖延时间?大

军出动,有进无退,和谈与拖延纯属做梦。不

过徐还还是准许金国使者前来,只不过没有和谈谈及任何关于停战和谈的事情,而是让金国使臣跟随宋军一同行动,做个随军观察员。

这位金国使者刚开始一头雾水,有些懵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囚禁也不行啊!若是不愿意和谈,大可以明说,让我回去复命。跟

随宋军行动,是几个意思?

很快他便明白了宋军是几个意思,也从懵逼变成了震撼。

宋军踏入河北平原之后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州县的金军压根无法抵挡,一击即溃。

这个时候,使者倒也没有太在意,毕竟金国在河北之地的驻军并不算很多,也不是精锐。宋军


状态提示:第七三七章 北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