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战神赵云>第66章,为何选择渤海

何进死后,之前故意放过宦官的袁绍,比任何一次都积极主动,带人杀进宫中,以替何进报仇为名,将宦官展开了疯狂的血洗。

宦官不论大小,不分好坏,一概都不放过,这个时候的袁绍,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何进死了,接下来,无可争议,他将会成为京师掌控军政大权的第一人。

他有能力,有威望,又是何进集团的中流砥柱,何进死了,他当仁不让会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

袁绍的算盘,打的很好,所有的计划,也都天衣无缝。

斩杀宦官,稳定京师,何进的死,给了袁绍力挽狂澜收拾残局的机会。

他出尽的风头,只可惜,千算万算,他没想到,董卓根本不听他的摆布。不仅如此,董卓还要反客为主,霸占京师。

董卓刚一进京,一开始也很尊重袁绍,董卓想要废立少帝,也曾征询过袁绍的意见,袁绍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两人意见不合,不欢而散,董卓根本就不听劝,一旦认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住,袁绍被逼出走洛阳,逃到了渤海。

所有的计划,都非常完美,唯独袁绍没有看透董卓,尽管曾经受过袁隗的提拔,但董卓却是披着人皮的狼,恩情对他来说,不值一提,他不仅逼走了袁绍,最后还把袁家满门家小都给杀的干干净净。

如果董卓知恩图报的话,那么袁绍的计划,将会完美达成,他会成为何进之后,新的霸主!

跟董卓的反目,让袁绍认清了一个赤果果的现实,有能力,有名望,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枪杆子出政权,得有属于自己掌控的力量!

乱世争霸,群雄逐鹿,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

之后,袁绍去了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

有人认为,去渤海,是袁绍慌不择路的盲目选择,却并未如此,渤海,是袁绍为自己精心选择的去处!

首先,袁绍看中了冀州这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冀州土地广袤,沃野千里,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次,这是黄巾起义的大本营,虽然张角被灭,起义的火焰也被扑灭了,但依旧有不少黄巾余部四处活动,深受迫害的冀州人民,依旧躁动不安,他们体内反抗的热血,依然炙热,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在这里招兵买马,远比其他州郡更有优势。

冀州兵员充足,且民风彪悍,只要稍加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拉起一支战力可观的精锐之师。

除此之外,冀州刺史韩馥,素来懦弱无能,胆小怕事,又是袁家的门吏,谁不喜欢找软柿子捏,袁绍自然也有这种想法,先去渤海站稳脚跟,再徐图冀州,这从一开始,就是他的计划。

董卓进京,打碎了袁绍精心编织的美梦,让袁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心里产生了拥有力量的紧迫感。

现在,袁绍已经按照计划,成为了冀州大地的主人,接下来,他要打败公孙瓒,一统北方,手中的玉玺,晶莹剔透,金光璀璨,袁绍心潮澎湃,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君临天下,成为整个中原大地的主人!

《三国》中,田丰沮授,曾建议袁绍奉迎天子,号令天下,可袁绍没有听,并非他没有远见,也不是庸碌无能,而是,他的心底,一直都埋着一个皇帝梦。

这个皇帝梦的由来,是因为董卓废长立幼,把刘辨废了,让刘协当了天子。从那一刻开始,袁绍就从心底,不承认刘协的正统地位。

刘协是被董卓给立的,在袁绍眼里,刘辨才是天子,才是正统,刘辨的死让袁绍产生了对汉室取而代之的勃勃野心。

淮南弟称帝,说是袁术,袁术在寿春称帝,而刻玺于北方,说的则是袁绍!

…………

赵云杀了雷虎等人,担心馆驿还有贼人,赵云忙在馆驿之中带人逐一搜查,李利左等右等,迟迟没有等到雷虎的消息,刚要亲自去看一下,忽然守在门外的护卫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将军,不好了,赵云来了!”

“啊?”李利吃了一惊,这才意识到不妙,赶忙带人往外跑。

可惜,已经太迟了,赵云健步如飞,一阵风似的带人奔到近前,李利刚到了走廊,就被赵云给堵住了。

上下打量了李利两眼,赵云目光冷峻,沉声问道“你是何人?”

“我…我是……”李利支支吾吾,话都说不利索了,他不敢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想编个名字,心中慌乱,一时又不知该什么。

“拿下!”赵云一摆手,陈兰忙带人冲了上来,李利见势不妙,拔剑往外就冲,赵云心中更加起疑,就凭他敢拔剑反抗,就说明,他跟那些刺客很有可能是一伙的。

李利身手不错,陈兰几人愣是近不了身,赵云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过来,李利夺路想逃,被赵云一枪把剑挑飞,只一愣神功夫,冰冷的枪头便抵在了他的喉咙上。

“拿下!”

刚把李利拿住,馆驿外面,突然喊声四起,紧跟着,响起了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要走了贼人,保护赵将军,杀啊!”

来了不少西凉兵,带队的正是李傕的外甥胡封。

胡封负责在外面接应,雷虎刚一动手,胡封就听到了打斗声,但是,他一直按兵不动,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见李利出来,胡封心中纳闷,这才带人冲进馆驿。

“都给我听好了,一定要保护好赵将军的安全,发现贼人,格杀勿论。”冲进馆驿后,胡封故意提高嗓门,大声


状态提示:第66章,为何选择渤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