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六姓势力在刘备那边的发展,既是对付刘备,也是对付襄阳十姓。
若反间由曹氏发起,那主要就是对付刘备;如果反间由司马懿发起,则多半是对付襄阳十姓了。
襄阳十姓代表的荆州势力与刘备势力一旦融合无间,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足以令天下震动,打碎现有格局,重整天下,也是大有可能之事。
曹操盯防的是刘备,自然不能轻易让刘备借助荆州力量成事,必须想方设法予以破坏;司马懿盯防的是襄阳十姓,不能让荆州势力在刘备那里做大做强,进一步取代刘备,成为横跨西川、荆州的庞大势力。同样需要想方设法予以破坏。
目的不同,自然其中的手段,也略微有所区别。若是曹氏出手,自然乐见诸葛亮回荆州,向黄顺靠拢;若是司马氏出手,定然千方百计阻止诸葛亮回荆州,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把诸葛亮闲置在成都。
站在曹操或司马懿的角度,黄顺进一步打开脑洞,想象着若是自己,会如何安排实施反间。
刘备的麾下旧人,虽然不易渗透,但也不像铁板那么坚硬。黄顺当然记得出卖关羽的糜芳。倒不是说糜芳对刘备怀有二心,只能说,此人耳根子太软。
襄阳六姓的存在,连刘备都有所顾忌,只消有人在糜芳耳边吹上几遍六姓的威胁,糜芳肯定深信不疑,并坚决的付诸行动:排斥六姓。
糜芳的能量毕竟不大,而且,在没有得到西川之前,刘备是没有资格排斥六姓的。他的前程甚至小命,都需要六姓来保驾护航。
但一旦得到西川,形势就不同了。不但刘备方面可以开始着手去六姓的大业,就是对曹氏或司马氏来说,行反间的空间也大了许多,理论上,西川所有士层,都可以为他们所用。
这事颇为棘手,即使黄顺确认了是曹操或者司马懿,再暗地里破坏刘备与六姓之间的关系,黄顺也很难着手进行破解。毕竟,黄顺相对来说是外人,甚至也是刘备所忌讳的人物。而且,反间计的结果,对黄顺来说,完全能够接受,甚至,乐见其成。
毕竟,诸葛亮要是对刘备失去那份赤诚的心,对黄顺来说意义太大了。等刘备、关羽、张飞等一众老家伙死去,黄顺就可以执行预谋已久的行动,一步步将西川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己手,做另一个司马懿了。
黄顺挖刘备墙角的计划里,最大的障碍就是诸葛亮。若诸葛亮一心终于刘备,出手阻止黄顺,黄顺还真没招,只能再等,等诸葛亮老去的那一天。
但黄顺通过梦知道,诸葛亮过世时,自己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是否还有那份雄心暂且不论,黄顺肯定,诸葛亮会对身后事做好万全安排,确保自己在有生之年,无法攫取西川的大权,取代刘氏的地位。
所以,计划中,对付诸葛亮的办法,黄顺就一个,就是在诸葛亮面前装忠诚,绝不露出羊皮下面的狼心。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和诸葛亮大权独揽的优势,黄顺掌握西川大部分兵力,是不成问题的。然后再逐步运作,坐镇汉中,联合河西和代郡,三路出击,拿下关中一带。将河西、代郡、汉中三部分连为一片,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在这样的既成事实面前,就是诸葛亮,怕也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黄顺确保刘氏一脉,不要大兴杀戮吧。这点黄顺肯定爽快点头,本来黄顺也没有对刘禅下死手的意思。
但如果在曹氏或司马氏的反间计下,诸葛亮心灰意冷,不再一味的愚忠,那对黄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在黄顺看来,就算六姓力量全部被刘备排挤出西川,只要刘备一死,凭黄顺的手段,重新派人打入西川形成存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黄顺当初刻意结交关兴、张苞等刘备集团的二代武将,可不是随性而为,而是有着深谋远虑的打算。有他们在,黄顺要进川,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黄顺的长线布局,可谓完美,美中不足的就是当初刘禅太小,黄顺无法与之结交,否则,刘备集团的整个上层的二代,都被黄顺笼络在自己这边。
想明白其中逻辑脉络的黄顺,虽然感觉于己无损,却仍然感觉不舒服。人家司马氏对自己,已经是一招紧接一招,毫不犹豫的出手了,而自己,却只能被动防守,处处都是破绽。这实在有些窝囊。
若曹植还在邺城,黄顺肯定毫不犹豫,让曹植出手,狠狠教训一下司马懿,但现在的邺城,黄顺再没有了如此人物支持帮助自己。曹丕正在逐渐变成另外一个曹操,与曹丕的关系,因为自己即将自立,肯定好不到哪里去。黄顺也不指望着,再与曹丕保持良好关系。只希望曹丕能听曹操的,不在自己自立时,调集重兵对付自己就行了。
缺乏对付司马懿的手段,让黄顺变得烦躁。萧凝和王穗,都看出黄顺的变化,关切的上来询问。但这些事,黄顺不想告诉她们,既然帮不上忙,知道了徒增烦恼。
女人的好奇心一旦上来,那股子刨根问底的劲头,实在令黄顺吃不消。黄顺坚持了没多久,就放弃的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两人。
王穗还好,皱着可爱的眉头,开始认真的帮助黄顺思考对策。萧凝却兴奋的脸上甚至浮现一层红晕。
“要对付司马懿,你找我呀!当初在邺城,为了对付司马懿,我们费了老大的劲,对司马氏的情况,已经摸得不能再熟。只是我们势单力薄,行动失败,这才无奈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