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留下来留守乔家村的一众村民依依惜别,一行人踏上了旅程。
在路经皖县的时候,最终还是把皖县的官府官兵给惊动了。
不过,很明显的,刘易这数百亲兵,人人精悍,皖县的官兵。自然是不敢向刘易这一行人发难的。
他们,一开始还惊得紧闭皖县小城的城门,还担心是贼兵来了呢。
乔公在皖县还有一些产业,要进城去处理一下,另外,还要为一行人购置一些物资。
在乔公的叫喊之下,皖县的县令确认了乔公的身份。确认了不是贼兵来了之后,才敢打开城门,放乔公进城。
皖县的官兵,一共就只有五、六百人。真正能战的其实就只有三两百人,余下都是一些充数的老弱病残。不过,这个皖县的县令。为人听说还是不错的,凭着这点不成军的官兵,能保皖县这么多年没有被贼兵所掠,在皖县当地的百姓当中,口碑也算是不错。
县令姓祝,叫祝升。
他与乔公,也算是朋友。通过乔公,他才知道原来乔公居然把两个女儿都许给了人,而这个人,居然就是名满天下的新汉朝太傅刘易。
对于祝升这个小小的县令来说,刘易之名,可谓如雷贯耳,着实震惊了他。他马上就对刘易产生了拜见结交之心。
在名义上,皖县和舒县都是一样。属于袁术治下的城镇。
可是,像皖县这个离袁术的政治控制中心明显是有点偏远的地方,袁术的掌控就更加的薄弱。对皖县的掌控,实在是等于零。
皖县实在是太小了,袁术也看不上眼,莫说是袁术了,就算是庐江郡的郡守。也不怎么看得上眼,平时,只要这皖县县令,能够按时交纳一定的赋税。郡守也懒得管皖县的死活。
事实,皖县已经连续两三年没能按袁术的规定,按时按量缴纳赋税了。但无论是袁术也好,郡守也好,都对这个小县的事没有过问的心思。能有上贡就最好,没有的话,也不值得他们过问。
所以,皖县的县令,其实还是以前一直做到现在的。
在乔公的引见之下,刘易见了祝升。
通过交谈,刘易了解到,皖县的情况,还真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别看乔家过得似乎不错,但是,总的来说,皖县的情况不容乐观,百姓生活艰苦。如果一旦出现天灾,甚至天气不是那么风调雨顺,百姓的耕种产生,不足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嗯,其实,这样的情况,大汉各地都非常多。
毕竟,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非常落后,没有太多的耕作工具,百姓的耕作技术,也非常落后,耕种不了那么多田地,也种不出太高产的粮食。所以,不管百姓如何辛劳,但是,还是很难维持温饱的问题的。
一旦发生天灾**,那对于那些地方的百姓来说,那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刘易了解到了皖县的情况之后,刘易努力的回想一下从太阳能手机百科全书里看到的有关于皖县的一些记述。
这个皖县,应该就是后世的潜山县,其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这里,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
了不得的一个好地方啊,这里,还是后世是全国粮食大县和安徽省十大药材基地县。舒席、雪湖贡藕、胡萝卜、石耳、生姜、天柱剑毫、野葫芦籽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另外,水能矿产也非常丰富。
可惜,现在一切都还处于一个原始状态,许多东西,都还没有开发出来。
刘易想了想,觉得可以提点一下祝升这个县令。
首先,刘易让祝升,组织皖县的百姓,铺设一条官道,从县皖直通到江边的渡头,打通商路,这样,可以让他们与新汉朝的往来商船进行贸易,解决他们物资贫乏的情况。
这个,这个时代铺路,并不是如后世那么的困难,也不是那么的高标准,要用水泥钢筋来铺设的。所谓铺路,就是让他们扩大一下路面,弄平整一些,起码可以让马匹通行就可以了。不到百里的距离,相信他们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其次,就是让祝升,组织百姓可以利用农闲的时间,去山上采摘山草药,采摘一些山货。然后,把这些山草药及山货,售卖给新汉朝。
然后,刘易让祝升,派一些有着丰富耕作经验的百姓,到新汉朝去学习新式的耕作技术,回来后。教给皖县的百姓,提高粮食产量。还有,让祝升加强与新汉朝的合作,通过交易,尽可能的引进新汉朝制造的一些更加先进好用的耕作工具,全面提升生产力。
皖县如果缺少耕牛骡马什么的。也不是问题,可以通过交易,向新汉朝购得。
新汉朝早前俘获大量匈奴人的战马、牛羊等等,新汉朝用不了那么多,也可以向大汉各地出售的。
祝升得到了刘易的提点,大喜过望。这个家伙,可以在皖县做了这么久的县令。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家伙了,当即,他便拜刘易为主公,要归顺新汉朝。
刘易当然不会拒绝,只是跟他说明了一下情况,让祝升不用马上就公开归顺新汉朝,只是让他该如何就先如何好了。
这样一来,刘易在庐江。就等于是暗暗的得到了两个县城的归顺投效。舒县周业及皖县的祝升。
这个,也算是刘易的意外之喜了。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