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毒清>第八百八十章 多国调停(四)

涉及到蒙古立国之事,蒙古诸王那边异常的配合,至于哈萨克的贵族们,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刚从沙俄那边脱离虎口的他们,是没有能力与大清或蒙古谈条件的,再者,此次合并哈萨克一方也不是被吞灭,双方联合建国,各自的王爵贵族,都会有一定的位子,这对蒙古与哈萨克来说本就是双赢之事,虽说有些强制,但总归是好处不是?这总比被沙俄统治、剥削要好的多。

李秀成那边接到了来自杨三爷的电报之后,也加快了行进速度,沙俄前线的石达开虽说不是什么官场高手,但也不是废物,有了杨猛的指点,曾涤生的漠视,自欧洲使团越过伏尔加河开始,蒙古与哈萨克的势力,也开始了与欧洲各国使节的接触。

这么做,杨猛也是有目的的,为的就是转移欧洲使节团的视线,沙俄境内的杀戮,太过出位了,虽说军队一直在处理尸体,但杀得人太多,可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处理完的。

如果不是要利用这片土地,随处挖些万人坑,就能处理掉这些尸首,但是,如今的情况是蒙古与哈萨克要利用这片土地建国,尸体处理的太过草率,势必会在将来引发瘟疫,沙俄这边的气候也是操蛋,冬天太冷,随意的掩埋,将来的隐患太大,为了转移欧洲使团的视线,不让他们看到这最为直接的凶残,利用一下蒙古与哈萨克的贵族,也属于应当应分的事儿。

蒙古与哈萨克势力,猛地参与进来。欧洲各国的使节们。也很意外。但他们的设想,无疑给如今的沙俄局势,提供了一条解决的路径,虽说不赞同这样的处理方式,但在谈判还没有开始之前,准备一些后续的手段,也不为过。

在欧洲诸国的使节看来,蒙古与哈萨克的贵族接触他们。也是清国的诡计之一,这是要吞并沙俄的征兆啊!和谈尚未开始,蒙古与哈萨克势力,就给和谈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蒙古、哈萨克势力的到来,沙俄一方是极为反感的,但如今伏尔加河以东的区域,已经不再受沙俄统治了,对此,他们也只能是干着急而已。

随着使节团一路行进,蒙古与哈萨克的贵族。往来使节团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杨猛要刺探欧洲使节团的情报。同样欧洲的使节团,也要刺探清国的情报,双方你情我愿,使节团的行进速度虽然没受影响,但许许多多的情报,已经被彼此获知了。

谈判这事儿,就是双方彼此妥协的过程,你有实力却不显露,容易引发误会,同样将自己的根底不加掩饰的示于人,也是愚蠢的表现,只有彼此忌惮和谈才会有一个双赢的结果,不然一面倒的和谈,也很容易引起莫须有的纠纷。

如今,杨猛要给欧洲诸国展示的,除了大清庞大的军力之外,还有大清的基础建设,以及外交手段。

军力,从沙俄到西北,杨猛这边陈兵至少五百余万,不需要太过缜密的侦察,只要沿途看上几眼,就足以在陆战之中,震慑欧洲诸国了。

基础建设,是一国最基本的底蕴,这次欧洲使节团的行程,半途是宽达六丈的夯土公路,半途是黄河流域的运河航道,还有就是河道地区,成规模的农庄,有了这些,大清这个国家,才有了根基,单纯的人多枪多,在一国政客的眼中,并不算什么实力,足以支撑庞大军力的基础,才是真正可怕的玩意儿。

至于外交手段,就更容易了,杨猛自己就足以代表整个大清的外交水平,这一路走来,杨猛与英法美德等国的军政层面,都有不少的接触,如今的时代,就是一人可以振兴一国的时代,德意志的俾斯麦、意大利的加富尔、英吉利的巴麦尊、米利坚的林肯,这些都是可以振兴一国的人物。

相信,数年的接洽之中,欧美国家不可能不关注,自己这个大清的外交家,只要让蒙古诸王,放出自己主导大清的消息,相比欧洲的使节团,会正视这次和谈的。

随着前线那边的接触,杨猛这边也得到了欧洲使节团的组成,德意志的首相俾斯麦亲临,对杨猛来说是件大事,这说明在沙俄的问题上,德意志一方是极端重视的。

法兰西一方派出了外长斐迪南,这就是带着敌意来的,看来自己的报复手段,让法兰西一方有些如坐针毡了,至于沙俄,他们就是个没脸的货,除了普通的随行人员,只有一个驻华公使,作为使团的代表,看来沙俄在此次和谈之中,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鱼肉而已!

至于英吉利的态度,就有些暖昧难明了,杨猛本以为,巴麦尊内阁会派一个比较强势的人物过来和谈,没想到英吉利一方来的却是财长格莱斯顿,这态度就有些让人呵呵了,看来英吉利此行,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谋求本国的利益,沙俄一方在谈判之初,就被英吉利抛弃了。

“计长,蒙古立国之事大有可为啊!英吉利一方派来了格莱斯顿,这货是英吉利的财长、工党领袖、巴麦尊的政敌,他这次前来,代表这英吉利对外政策的转变,对咱们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杨三爷的话,让徐子渭有些发愣,法兰西与德意志一方,敌意是相当明确的,对此三爷不以为意,而英吉利一方的示好,却引起了三爷的警惕,这国际关系之中的弯弯绕,徐子渭还是有些陌生,但从三爷的口中,徐子渭也大概摸到了国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三爷,计长有些不明白,这英吉利示好,为何不是好事儿呢?”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章 多国调停(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