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大唐南皇>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驰道

第二百三十四章征服之路之驰道

只是教皇对于汉文化的理解明显是半桶水的水平,他只知道忍辱负重,却根本不明白在大唐这边,中央集权到底有多厉害,独霸了东方数千年的那些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这里的天子不单单指皇帝,还有秦朝之前的王以及诸侯国的君主)。他们之所以为了这个皇位而争死争活,不惜杀父弑兄,阴谋造反,各种阴谋阳谋一起上,为的到底是什么?除了享受万人之上的荣光和独断天下的权利之外,为的不就是为了不让有人在自己头上拉屎撒尿吗?他们哪里会容许自己头上来一个祖宗?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基督教的信仰传到大唐,老老实实的传教倒也罢了,可一旦他们真的产生不该产生的想法的话,只怕立刻就会被大唐的帝王给轻易的撕成碎片——不论当时的帝王还是不是李贞,他们都会这么做。

甚至可能就连教皇的这个名号他们都保不住了,因为作为一个皇帝,是绝对不会容许有一个人和自己评分皇这个名号的,哪怕这个皇还只是一个荣誉头衔,权柄并不如他也不行……

不过不管教皇是不是半桶水吧,总之有了他的命令之后,圣索菲亚教堂的人立刻向大唐军队敞开了大门,君士坦丁堡内最后一股抵抗势力彻底覆灭。而当大唐的军队进入拜占庭帝国的皇宫,当大唐皇帝的诏书颁发到圣索菲亚教堂,当圣索菲亚教堂的众多修士跪在地上迎接大唐皇帝的圣旨之后,就意味着这个曾经横跨亚欧非,称霸地中海,传承几近千年的庞大帝国彻底覆灭——无论是从精神还是从实质的彻底灭亡,以后都将不会有这个帝国存在了。

灭掉了拜占庭之后,大唐算是真正停止了兵戈,毕竟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太大了,几乎等于是将大唐的面积在原本的大小上再翻了一倍,而且这一倍的新地盘还都是特别难以治理的地方,要知道无论是西突厥还是大食,又或者是拜占庭,这三个国家可都是宗教氛围相当浓烈的国家,几乎是全民信教,这样的国民一般都非常的死心眼儿,想要将他们洗脑可不容易。

如果说只是不好洗脑的话倒也罢了,李贞有足够的信心,反正信仰再大也打不过吃饭去,只要自己能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又有大唐文化入侵为辅助,想来一二十年后,将他们转化为大唐子民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问题在于这些地方都是新征服的,要说在大唐的统治下不会有叛乱,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偏偏大唐在之前大食的地盘上做的有点过分,更是激起了不少民怨,这样的人对于大唐更加难以归心,反而还会时不时的给大唐搞一点乱子,以他们地头蛇的本事,绝对可以让大唐欲仙欲死。

所以,李贞必须想一个方法,收服这些人的心,否则未来大唐就算是占领了这里,也绝对会动荡不安,说不定一旦大唐虚弱了,这里可能就会立刻独立出去,这可不是李贞想要的。但是人心这种东西是最不好收服的,一时半会儿李贞也想不出太好的方法出来,只能暂时放在一边,先将大唐通往西亚的道路修好再说。

反正大唐现在实力强盛,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至少五十年内不会衰落下去,只要交通和通讯足够及时迅速,就算是真的发生叛乱,大唐也可以迅速扑灭,只要领土稳定,其余都不是事儿——实在不行咱就用时间慢慢磨,就不信不能将铁杵磨成绣花针。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将路修过去,好在大唐被的不多,奴隶却多的是,一直到现在,南洋的土著都还没有抓完呢,如今又有了这一次西征,更是收获了数之不尽的奴隶,劳动力完全充足,根本用不着征调劳役。

但即便如此,这条路也足足修建了两年多。

一直到李贞正武三年三月份,经过上百万万奴隶的拼死修筑,从大唐长安直通君士坦丁堡的驰道并沿途延伸周边各地的的二级公路彻底修成并且通车。整条驰道长将近三万公里,如果算上沿途的支线公路的话,总长度更是超越了十万公里,为此大唐国内建设暂停了两年的时间,所有水泥全部供应这条驰道,耗费更是可谓庞大,基本上大唐一年国库的收入都填进去了。

若是换做别的君主,修建这么庞大的工程,国内只怕早就民怨沸腾,甚至可能百姓都要造反了,就比如秦始皇和是隋炀帝,因为修建了长城和大运河,甚至导致了国家发生动乱,民不聊生,最终连国家都给覆灭了,白白便宜了后来的王朝。

可事情到了李贞这里就不一样了,因为在修建驰道的时候,大唐不但没有变的虚弱,反而经济连续两年增长比超过两位数,百姓安居乐业,gdp一年比一年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修建驰道的时候,也出现了大量的捞金机会,很多人因为修建驰道而抓住了机会,并因此大赚特赚,成为人人羡慕的土豪。更多的人虽然没有成为土豪,但也因为这条驰道而发了小财,将整个家庭都带入了小康之家,只要不败家,一辈子基本上衣食无忧了。

不过驰道的修建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一百万奴隶最后活下来的不到一半,将近五十万人葬身在这条公路之下,如果有人将驰道上的水泥给刨开的话,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公里的路基上,都有白森森的尸骨填充——可以说这条驰道之所以能够修成,靠的就是用累累尸骨给堆出来的,驰道不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驰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