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辽国孤忠李合达

兴庆府王宫之中,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与群臣又商讨了一番,实在是形势所迫,没有比请金军来援更好的策略了。

于是,群臣一致同意邀请宗主国大金出兵主持公道,逼迫楚国接受和谈,从夏国退兵。

争论结束后,李乾顺君臣又面临着两个新的问题。

其一,那楚国也是金国扶立的藩属国,金国会为了夏国出兵么?

此时去求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路途遥远,只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唯有大同府的都元帅完颜宗翰能够立即调兵入夏,解救夏国的危难。

只是完颜宗翰已经拒绝过夏国的调停请求,李乾顺君臣也不知能否说服他出兵。

其二,即使能够请动金军,在金军到达之前,夏军亦得坚守静州、怀州、顺州等地,阻止楚军北上,以此拱卫都城兴庆府。

这两桩事,均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办到之事,非得力大臣不能胜任。

提出请金军入援的大臣薛元礼再次主动请缨,愿意急赴金国大同府,请金军都元帅完颜宗翰出兵。

李乾顺也对薛元礼放权,在与金国的谈判中可以割让土地,以此换取金国的支持。

不管怎样,割让土地换取夏国的存续,总比被那楚军彻底灭国为好。

对此,殿中群臣都识时务,没有一个出言反对。

外交上有薛元礼独挑重担了,军事上却还需要有人领兵顶住楚军的攻势。

然而,殿中没有一个大臣敢站出来挂帅出征。

在一阵尴尬的寂静后,国主李乾顺只能亲自点将,命舒王李仁礼和老将仁多保忠、贝中撒辰三人分别领兵镇守静州、怀州、顺州,阻挡楚军北进。

在灵州战败的罔存礼也作为舒王李仁礼的副将再次出战。

并且,为了守住兴庆府,李乾顺决定放弃夏州和银州一线的防守,命猛将李合达从夏州领兵西进,攻击灵州楚军的侧后。

在王宫中廷议之后,薛元礼马不停蹄地赶往金国,李仁礼和老将仁多保忠、贝中撒辰等人也辞别了国主李乾顺,带着必死的决心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决定西夏国生死存亡的兴庆府保卫战就此展开。

然而,不知是不是担心腹背受敌,攻占灵州后的西门庆军并未立即向兴庆府方向发动攻势,而是迅速分兵东进,杀向了五百里外,无定河边的夏州。

于是,楚夏之间的战争,由兴庆府之战预想中的西夏军南北夹击楚军,变成了夏州之战楚军东西夹击西夏军。

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得到这个最新的情报后,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楚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给了自己喘息的机会,可以加固兴庆府的防线,坚持到金军赶来。

忧的是,自己南北夹击楚军,反败为胜的唯一一丝希望,被楚军掐灭了。

夏州的李合达部在楚军的东西夹击之下,只怕是难以坚守到金军来援了。

李乾顺身边军事人才凋零,实在是不希望再失去李合达这个猛将。

那李合达不仅是西夏军中硕果仅存的一方将帅之才,更是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与辽国契丹旧部暗中联络的牵线搭桥之人。

诚如完颜宗翰所侦知的那样,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在辽国灭亡后,迫于形势奉金国为宗主国,但实际上却与契丹反金势力暗中颇有牵扯。

其实,这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乾顺本人十六岁时,是在辽道宗的帮助下才能够亲政的。

此后,天祚帝耶律延禧又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下嫁给李乾顺为妻。

在宋朝太尉童贯领军夺取了横山,威胁了西夏国的统治时,又是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陈兵宋辽边境居中调停,让宋朝不得不放弃优势退兵。

李乾顺的一生多得辽国恩惠,他对于契丹人是很有感情的。

正因如此,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入夹山,眼见得辽国已经要覆灭的情况下,李乾顺依然多次派遣军队去支援已经山穷水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直到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军捕获,辽国宣告灭亡,李乾顺方才从形式上归顺了金国。

然而,李乾顺与残辽耶律大石的势力却是依然没有断了联系。

为,李乾顺和耶律大石二人居中牵线,帮助李乾顺笼络夏金边境的契丹部落之人,正是夏州都统李合达。

李合达原名叫萧合达,本是辽国奚人贵族。

李乾顺亲政后,西夏与辽国的关系良好,李乾顺为进一步巩固与辽国的关系,得到辽国的支持,遂向天祚帝耶律延禧求亲请婚。

天祚帝耶律延禧就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下嫁给李乾顺,也算是辽夏和亲。

萧合达就是在那时奉命护送成安公主到西夏和亲,留在西夏国成为李乾顺的臣子的。

萧合达此人口才甚好,而且骁勇善战,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才来到西夏,李乾顺就很看重萧合达,授他做了文思使的官职。

其后,在夏宋战争中,武艺高强的萧合达屡立战功,升官为副都统,还被李乾顺赐姓国姓,从此萧合达就改名成了李合达。

统安城之战时,西夏虽然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又有名将李察哥指挥,但由于刘法威名太甚,西夏将领中谁也不敢担当正面抵挡刘法的重任。

那时唯有李合达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去与刘法正面交锋。

李合达身先士卒,率部死战,最终击溃了宋军。

之后,他又率数百敢死之士追击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辽国孤忠李合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