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众少年闻言,停止了喧闹,顺着岳翻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村口那边有两个少年如风一般飞奔过来,远远地就在向他们挥手致意。
那两个少年莫约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跑在前面那人面方耳大,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自口以下,重颐甚长,正是岳翻的兄长,岳家庄庄主岳和的二儿子岳飞。
岳飞身后的另一个少年容貌俊朗,身姿挺拔,猿臂蜂腰,就是众少年口中与王贵箭法难分高下的张宪。
见岳飞和张宪来了,岳翻、王贵、徐庆等少年都一起迎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道:“岳飞哥哥,你们回来了!师傅他老人家可好?”
岳飞微笑道:“众家兄弟,周同师傅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师傅让我们每日勤练箭术,不得懈怠。过两日师傅病体痊愈之后,可是要亲自来考校兄弟们一番哦!”
岳翻开口说道:“哥,你看我们不正在苦练射箭么?今日师傅不能来,还是你给我们暂代教师之职,指点我们吧!”
原来,岳飞他们的师傅周同这几日生了病,在邻村的家中卧床调养。岳飞与张宪这是去探望了周同,方才回到岳家庄。岳飞他们的师傅周同是这汤阴县出名的一个乡豪,箭术十分了得,就住在离岳家庄不远的一个村庄。
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为岳飞出生时的这一异相,他的父亲岳和与母亲姚夫人都暗自称奇,私谓此子日后成就定必非凡,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儿子将来能有鹏程万里的前途。也因此,岳和与姚夫人自小就对岳飞悉心培养。
岳飞的父亲,岳家庄的庄主岳和是当地的富户,为人心胸宽大、善良慈悲、乐善好施。
在河北闹饥荒的年份里,岳和让自己与家人尽量缩衣节食,为的是把省下来的粮食拿去给附近的饥民食用。有人向岳和借钱,故意赖帐不还,岳和知道了,也不当一回事,不与人争。还有人看准岳和的温驯善良个性,而在耕种时故意越界,侵占岳家的田地的,岳和也一笑而过,不与之辩,将田地割与那人。
岳和的个性如此宽怀慈悲,村里的人都对岳和非常敬重。那些借钱不还和侵占岳家田产的人也羞愧难当,纷纷登门谢罪,再不敢在村里耍赖放刁。
岳和年青时的名声就在乡里传播,邻近一个姚家庄的庄主姚大翁知晓岳和的为人后,大加赞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岳和为妻。
岳和与姚夫人成亲后,因年纪尚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岳和十七岁时,与姚夫人生下了二儿子岳飞。
岳飞出生之后,他的父亲岳和见此儿性乖巧、聪明,特别为他请了老师来教导他读经史,并勤练书法。个性温和慈悲的岳和是想培养自己的儿子走应试、科举出仕之路。也就是说,让岳飞长大后当一个饱读诗书的士人。
怎知晓,少年岳飞自小就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他竟然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并且,岳飞天赋异禀,生有神力,小时候就喜好舞枪弄棒,常带着村里的一群小儿厮打嬉闹,作那行军打仗的游戏。
因为朝廷重文轻武,岳飞的父亲岳和还是希望岳飞能够静下心来参加科举。但岳飞的母亲姚夫人见岳飞有习武从军的志向,就告知了自己的父母姚大翁和杨氏。
岳飞的外公姚大翁比岳和更为开明,他支持自己的外孙岳飞习武,特地去请当地有名的豪杰周同教授岳飞骑射之术,并且让自己的小儿子,年纪与岳飞相差不多的姚政也随周同一起习武。
姚政时常到岳家庄,与岳飞那群小儿一起嘻戏打闹。这姚政也是少年心性,他也不管辈分,在外与岳家庄这群小儿都以兄弟相称。
周同乃是一个江湖豪侠,年轻时亦曾从军与西夏作战。他平生最擅骑射,能在疾驰的马上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年老后,他返回故乡汤阴县养老,其豪勇却不减当年,当真是远近闻名。
周同早就听说过岳家庄庄主岳和乐善好施之名,对岳和也颇为敬佩。因此,当姚大翁请他出山去教授岳飞时,周同欣然应允。在岳家庄见到天赋异禀的岳飞后,周同更是欣喜,正式将岳飞收为弟子,将自己的平生本领倾囊相授。
岳家庄那群从小跟着岳飞一起玩到大的小儿,如王贵、张宪、徐庆等人,也都借此机会跟着周同一起学习骑射。在周同的指点下,这群少年人都掌握了射箭之术,隐隐然已经不同于其它村庄那些还只会下河摸鱼,上树掏蛋的同龄少年了。
岳家庄的这群少年人学得了新本领,对手中的弓箭当真是爱不释手,每日都会聚集在一起练习射箭。因此,虽然现在场地被占,师傅周同又生病不能督促众人了,但大伙儿依然兴致勃勃地跑到了河边的荒地上来继续练习箭术。
此时见岳飞和张宪都来了,众小孩儿又说起了方才比试射箭的讲过,纷纷起哄,要张宪与王贵较量一番,让箭法最好的岳飞来做一个裁判。
张宪听了,也不推辞,他看了看王贵射中靶心边缘的那一箭,点了点头,拿起一张弓,用手拉了几下,试出弓力之后,弯弓搭箭,口中说一声:“中!”将右手一放,那箭矢电射而出,“咄”地一声正中箭靶的红心。
“好!”众少年看了这一箭,都齐声叫好,随后将目光投向了岳飞。
岳飞看了看靶心的两支箭,开口说道:“这一箭张宪更佳。”
徐庆咧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