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第八百零八章 金国使臣入东京

想到辽国燕京城里有个美艳的寡妇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大宋铁血男人宋徽宗还怎生忍耐得住?

很快,宋徽宗就下旨调集各路兵马共二十万,发动二次北征。

既然十万兵马打不过辽军,那就增兵到二十万。大宋别的不敢吹牛,就是幅员万里,人口众多,兵多将广而已。

这二十万大军北上,一人吐一口唾沫星子,也能淹没负隅顽抗的辽军吧!

宋徽宗带着建立不世功业的企盼,命令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不必回京复命,直接留在河间府重新整编军队,再次伺机北上。

因为背盟伐辽是不义之举,再加之宋军在雄州城惨败,朝中对于二次北征的反对声音也很大。

面对朝中的反对意见,宋徽宗又降下一道旨意,要求群臣不得扰乱军心,凡有异议者一律处斩。

见道君皇帝铁了心,朝中反对伐辽的人只得忍气吞声地选择了冷眼旁观。

因为第一次北征辽国时打了败仗,原本的东、西路统帅种师道和辛兴宗都被裁撤掉。

宋徽宗任命雄州之战中死战不退的检校少傅、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都统治,代替了原来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并赐刘延庆旌幢七宝金枪和御袍束带为其壮行,以示激励。

同时,宋徽宗又命刘延庆的次子,耀州观察使刘光世取代了辛兴宗在西军中的位置,让他配合其父作战。

宋徽宗此举也是吸取第一次北征东、西两路军各自为战,不能很好的协同作战的教训。

如今刘延庆上阵父子兵,当无各自为战的弊病了吧?

大宋的制度是以文制武,因此军中主将虽定,但太尉童贯及太师蔡京的儿子蔡攸仍为河北、河东宣抚司的主、副宣抚使,负责统领全军。

太尉童贯的宣抚司衙门留在了河北河间府筹备指挥二次北伐,但是赵良嗣和马扩这两个幕僚却被朝廷召回了东京汴梁城中。

赵良嗣和马扩匆匆赶回东京汴梁城,方才知道是金国使臣来了。

宋军第一次出征伐辽时,并未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通报金国,约定共同出兵的日期。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得知宋国伐燕,担心宋国独自占领燕京地区后,承诺每年转送给金国的岁币不再支付,对金国大为不利,就派使臣乌歇、高庆裔渡海出使宋朝。

因为完颜阿骨打是在出征辽国西京道的途中派出的使臣,金国使臣经过几个月的跋涉,方才绕道渡海在登州上岸。

当大宋第一次北征以惨败收场,又在组织二次北征时,乌歇等才走到大宋的东京汴梁城。

朝廷得知金国使臣在登州上岸后,就召回了赵良嗣和马扩二人。

赵良嗣和马扩二人多次出使金国,对金国最为熟悉,那《海上之盟》也是他二人北上金国谈成的。

因此,接待金国使臣,与他们唇枪舌战,赵良嗣和马扩二人是最好的选择。

乌歇、高庆裔等人在驿馆住下后,宋徽宗立即派赵良嗣到驿馆面见金国使臣,并代为询问乌歇等人说道:“陛下听闻贵国军马虽然已经打到白水泊,但仍未能按照原来两国约定抓住或杀掉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

我们又听闻天祚帝已经跑入夏国,并从夏国借兵复仇,如今已经渡过黄河,从贵军手中重新夺回了西京,并占领了西京周边大片土地,不知情况属实么?”

宋国这是想试探我大金军的实力么?

乌歇心中暗自鄙夷了一下,自信地对赵良嗣答复说道:“我出发时听说辽国天祚帝向塞北沙漠那边逃去了。我军已经派人追击,相信必能擒获天祚帝。

而且塞北沙漠地带为鞑靼人所有,鞑靼人已经向我大金俯首称臣。

天祚帝耶律延禧倘若真的逃到鞑靼人那里,就等于已经被我军抓住了。”

赵良嗣与金国使者见过面之后,立即将金国使臣乌歇说的话回禀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决定亲自接见辽国使臣。

很快乌歇、高庆裔在大宋上朝时,以金国来使身份上殿,向宋徽宗转达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问候,以及皇帝对大宋独自伐燕、战后如何划分燕云之地问题的关切。

面对金国使臣的疑问,宋徽宗君臣自然是一致否认自己有不遵守《海上之盟》的行为,对金国使臣好生安抚了一番。

十万西军败给辽军后,宋徽宗君臣通过对比,这才认识到横扫辽国的金军是多么强大。

为了利用金军为大宋消灭辽军,宋徽宗对这次到来的金国使臣十分重视,多次命朝中重臣宴请乌歇等人。

与此同时,宋徽宗又赏赐了二位金国使臣大量金银丝绸、名贵茶叶等物,并将他们安排在龙德宫居住。

金国使臣的如此待遇,远超以前宋辽两国交好时的辽国使臣。

在大宋君臣的殷勤管待下,金国使臣乌歇等人终于相信了大宋的诚意。

于是,乌歇等人告知赵良嗣,皇帝还等待着大宋表明态度,以免造成两军误会。自己准备返回金国向皇帝完颜阿骨打复命了。

得知金国使臣要回国,宰相王黼用正式的礼节接见了乌歇,口传圣旨说道:“燕京现在无主,只是辽将萧干立了一个他奚族的萧太后掌权,在继续负隅顽抗。你们金国打辽国连战连捷,已经杀入了西京大同府,又怎么能容忍后方还有这么个辽国小朝廷?希望贵军早日将他们灭掉。”

显然宋徽宗在组织二十万大军伐辽时,又想不劳而获,让金军为自己扫清障碍。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八章 金国使臣入东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