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军兵逼燕京城

辽国首都燕京城还未落入大宋的手中,却已经被宋朝改了名字,由此可见宋徽宗对于收复燕京的心思是多么急切,大宋朝廷官员对于二次北伐又是多么的盲目自信。

辽国萧太后为了给辽国留一线生机,已经下决心忍辱负重,投降称藩。

为了称藩成功,辽国同时向宋、金两国都送了投降表章,试探两国的态度。

辽国使臣萧容、韩昉拿着表章到了河间府的宣抚司,童贯和蔡攸二人以军中礼节接见了辽国的使臣。

看了辽国使臣献上的降表后,童贯和蔡攸表示无法接受辽国的称藩请求。

太尉童贯傲慢地说:“贵国表章中只提向我们缴纳岁币,不提归还土地,这个条件我国无法接受。贵国要想投降,必须归还燕云十六州。否则一切都免谈。”

说罢,童贯吩咐左右将辽使萧容、韩昉赶出宣抚司,以示自己的态度坚决。

辽使韩昉冷笑着对童贯和蔡攸说道:“对于贵国朝廷,土地的作用不过是产生税赋,我国给岁币就等同于归还土地。

燕京土地军民庞杂,除了契丹人,还有汉人、渤海人、女真人。你们收回后,恐怕也不好统治。不如还让我们替你们管着,你们只需要坐享其成。

贵我两国做邻居一百多年,边境也和平了一百多年,两国军民皆受其利。

如今贵国不念两国旧谊,非要把我们辽国土地占了,与野蛮贪婪的金国接壤。

等到金国对你们动武那一天,你们就会想起当年我辽国的好了。”

听了辽使的话,童贯、蔡攸又犹豫起来,对于是否进攻燕京,心中拿捏不准。

于是,童贯让辽使萧容、韩昉暂时住在雄州等待答复,命人将萧太后表章飞速传往朝廷。

接不接受辽国称藩请求,还是得请东京汴梁城里的道君皇帝定夺。

辽国萧太后请降的表章送到东京汴梁城后,朝廷大喜,宰相王黼率百官在紫寰殿向道君皇帝赵佶跪拜上表称贺。

宋徽宗心潮彭拜,仿佛燕地已经收回,他迅速地连发了几道诏书。

第一道是回复辽国萧太后,希望她看明形势,早日正式带着燕地百姓及燕云十六州土地,来宋朝称藩。

第二道圣旨,是赦免燕地囚犯。

第三道圣旨,减免燕地百姓税负。

第四道圣旨,大宋在燕地选拔贤良。

宋徽宗已经迫不及待地以主人自居,对燕地百姓下发圣旨,给燕云十六州做了远景规划,就等收复失地。

太尉童贯等收到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即加紧安排军事行动,意图给辽国燕京小朝廷更大的压力,以求早日事成,让皇帝满意。

太尉童贯对前线军队下令,命都统制刘延庆自雄州出发,经新城县前往涿州。又命刘光世、杨可世二将自安肃军出发,经易州前往涿州。

童贯拟两路大军在涿州会合后,用优势兵力,一举拿下燕京。

刘延庆、刘光世、杨可世等将领兵到达涿州后,整编大军。二十万宋军加上常胜军、投降的地方豪强军队,对外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地北上伐辽。

宋军从涿州出发,一路鼓声震天,军容鼎盛,好不壮观。

然而,在涿州百姓的眼中,宋军声势浩大,无可匹敌。但是在常胜军郭药师、甄五臣、赵鹤寿等宿将的眼中,这支宋军纪律松弛,虚有其表,完全是在游行,哪里有行军作战的模样?

见刘延庆指挥的宋军行军无纪律,郭药师看傻了眼。以这样的军队上阵,再多都是猪羊啊!怎会是辽国名将萧干的对手?

郭药师心下不安,急忙策马冲到都统制刘延庆的身边,对刘延庆谏言道:“都统制,今日我大军拔队前行,却是军纪涣散,不做御敌的防备警戒,此乃行军大忌也!倘若敌人在半途中置伏邀击,使得我军首尾不能相应,则我军望尘决溃矣。”

刘延庆听了,哈哈大笑道:“我军在西北与西夏军征战多年,将士们英勇善战,谙熟战阵,岂有临阵对敌,不战而溃之理?况且那萧太后已经向我大宋递上了降表,谁敢阻我大军前进?郭将军不必多虑。”

刘延庆身边诸将也个个夸耀武勇,哪里将郭药师这个降将的话放在心上。

此番二次伐辽,郭药师不战而降,西军诸将在心中都不免轻视常胜军诸将,认为他们哪里知晓甚么行军打仗。

郭药师见西军诸将骄横,士卒军纪涣散,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

当刘延庆带着大军前行至良乡县泸沟河时,前锋部队来报,说辽军统帅萧干与大将耶律大石带兵前来抵抗,与宋军隔泸沟河相望。

原来,辽国萧太后向宋、金两国送出降表后,听说宋国不念旧情,而是得寸进尺地派遣大军前来攻城,四军大王萧干大怒,与耶律大石带着辽军主力出了燕京城,来到泸沟河御敌。

见辽军主动发起了攻击,刘延庆命令前锋军迎战,宋、辽两军在泸沟河畔展开了交锋。

宋军虽多,但军纪涣散,各部不能协调作战。辽军却是带着国仇家恨,同仇敌忾地与宋军拼命,无不以一当十。

刘延庆的前军与辽军大战一场,竟然败下阵来。

刘延庆见前军受挫,急忙命宋军原地扎营固守,防备辽军骑兵的突袭。

萧干见天色已晚,也鸣金收兵,在与宋军相距十里处扎下营寨。

宋军初战受挫后,刘延庆方知辽军依然强大,于是命令诸军壁垒不出。宋、辽两军在泸沟河


状态提示: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军兵逼燕京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