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挽明>第256章 种子岛的变化

四月上旬的种子岛繁花似锦,视线所及之处也是一片郁郁苍苍,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种子岛的地形虽然平缓,岛上最高点没有超过海面以上300米,不过山丘高地多在岛的北端,南面则为平原。

所以南面种植稻米,而北面则多种植小麦和外国传入的白薯。此时正是冬小麦成熟的季节,北面的麦田里一片金黄璀璨,海风吹拂而过,田里麦浪翻滚,今年显然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从麦田边上经过的农民,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了。

他们有时会不自觉的向西之表港的方向望去,然后双手合十在心里祈祷这些唐人最好能够留下来。自从去年这些唐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的收入不仅上升了,还能从这些唐人哪里换取便宜的唐货,可以说生活一下好过了许多。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唐人还雇佣他们修建了西之表港和岛上的水利设施,这可比鹿儿岛本家将大量的租税运回大陆,导致岛上的种子岛家无法修建大型的公共工程好得多。于是仅仅过了一个冬天,种子岛上的农民大多已经接受了唐人的统治。

不过种子岛家的家主种子岛忠时可不这么看,对于这些侵犯了他领地的唐人,他可是极为愤恨的。只不过,他能够站在城头率领家臣对抗这些唐人,却无法迫使那些农民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

当唐人在西之表港附近的要塞初现雏形时,种子岛居城外愿意向城内的武士老爷们传递唐人情报的农民是越来越少了。种子岛居城内虽然储备了五、六百人可以食用半年的粮食,但是城内的人谁也没能想到,唐人居然能在岛上驻扎这么久,而本家却没有发兵解救的迹象。

冬季过后,种子岛家居城内的粮食终于将要耗尽,饥饿的仆役、士兵开始不断趁着夜色逃亡出城,种子岛忠时的家臣开始有人劝说家主考虑投降的事宜了。年轻的种子岛忠时虽然还想坚持下去,但是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们,却又陷入了惶恐之中。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唐人陪同着本家的特使来到了种子岛居城之外,让种子岛忠时失望的是,这名特使并不是带着军队来解救种子岛的,而是要求他开城向唐人投降的。失去了最后的期望,种子岛忠时终于下令开城向唐人投降,此时城内只剩下了2百余人。

交出了武器的种子岛忠时,之后才知道,唐人和本家已经达成了协议,唐人向本家提供一批武器,而种子岛将会作为抵押品交给唐人控制,岛上的租税就是支付给唐人的货款。种子岛忠时一家可以跟着特使迁回大陆,又或者接受唐人的雇佣留下来,不过那样的话本家将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了。

种子岛忠时虽然年轻,但脑子却不笨,他自然知道本家已经抛弃了种子岛家。以萨摩藩的贫困,又怎么会养一群闲人呢。更何况失去了领地,再丢下忠诚于自己的武士,种子岛家也就不复存在了。种子岛忠时最终选择了留下,替唐人管理种子岛的事务。

坐镇于岛上的唐人统帅许心素接见了忠时,只是交代了他两件事。一是规定租税今后定为公四民六;二是缴纳上来的租税,二成作为他的俸禄,四成作为他手下武士的俸禄,二成用于办公支出,最后两成交于唐人在西之表的公库。

虽说唐人少收了两成租税,但是种子岛忠时和手下武士的待遇却反而略略提升了些,因为唐人收取的租税比本家少的太多了。这让原本满腹怨气的武士们,开始接受唐人的命令。

而就在这准备麦收的季节,种子岛忠时却被叫来了西之表城,从外面返回的许心素要求他接待几位客人。种子岛忠时原本还有些不满,认为这种事只要他的家臣出面就可以了。直到他见到了,那些从船上下来的客人之后,才开始紧张了起来。

毛利家的家老福原贞好和岛津家家主岛津家久,分别在自家武士的簇拥下登上了西之表港的港口。福原贞好踩着脚下平整的混凝土路面,不由有些惊叹的说道:“这么大且平整的石头,岛津家修建这座码头,也真是费了不小的功夫…”

和福原贞好的误会不同,岛津家久倒是很清楚,眼前这个码头并不是自家的杰作。他对于唐人在短时间内修建出这样一个港口,也很是诧异,于是对着身边的一名武士吩咐道:“找个机会去问问忠时,这些唐人是怎么修建出这样的路面来的。”

西之表的唐城仿效了日本的筑城方式,将城市分成了两个部分。平民居住的城下町,和军队驻守的要塞。在要塞内的一座小山坡上,修起了一座尚未完全完工的天守阁。

因为要接待毛利和岛津两家的大人物,加上又快要麦收了,因此许心素干脆让工匠停了下来,稍稍装饰了下天守阁的二层,便用来接待客人了。

虽然这座天守阁在福原贞好和岛津家久眼中并不出奇,但是当他们走入了天守阁的二层之后,却也发觉这座天守阁并不像外面看起来这么简陋。起码天守阁内采用的玻璃门窗,已经让让他们无法太过轻视唐人的豪富了。

就着日本人的习惯,二层依旧铺设了榻榻米,毛利及岛津两家的重要代表都进入了房间,而他们身边的小姓则留在了门口。和门上半部安装的透明玻璃让这些武士们倒也放心了下来,这下他们倒是不用担心里面会发生什么意外了。

将闲杂人打发出去之后,跪坐在榻榻米上的许心素看了看左侧的福原贞好,又看了看右侧的岛津家


状态提示:第256章 种子岛的变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