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四十章诱饵足够大

秦宜击败徐州车胄大军,车胄损兵折将狼狈逃窜,至此曹操三路大军围剿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秦宜、陈宫、高顺和张辽四人大舒一口气,总算成功逃出魔爪,暂时可以在淮阴这一带苟延残喘,修养生机。

此战让秦宜见识了陷阵营的威力,感觉自己非常庆幸,有着一支强大军队在手,如同掌握一张王牌一样。这年月拥有如陷阵营这种精锐真的不容易,首先你要有足够的财力,重甲军很烧钱的,其次还要有足够数量强壮大汉,那一身重甲可不是一般人能披挂在身,站都站不稳更别说作战了。

原来陷阵营有七百人,现在只有五百人,不是秦宜不想补充,而是缺乏合格人选。

此次俘虏的徐州兵马,其中有许多原本就属于吕布阵营的徐州兵,秦宜让高顺将其中老弱剔除,补充到屯田兵,保留下精锐士卒。

站一站之后秦宜略微安心,曹操大军早已走远了,短时间内不必担心被人围剿。

呵呵,不会那么简单吧?

别人或许不放心,但秦宜绝对相信曹操短时间不可能再对他动兵。

在汉末时代,土地的粮食产量极低,去年曹操大军又是与张绣作战,回头又与吕布厮杀,大概把老底都掏光了,他若是继续穷兵黩武,恐怕距离灭亡不远了。

以曹操的智慧,他能干这种傻事吗?

或许小规模战争无所谓,大规模战争绝无可能!

淮阴偏居一偶,距离许都非常遥远,曹操怎么可能劳师动众远征淮阴,能威胁到秦宜的也不过是徐州车胄,而这一次交手,估计车胄也被打残了,胆怯了,秦宜不打他已经烧高香了。

既然曹操不会选择这个时间追击秦宜,等到秋收之后有粮食的时候,估计他已经失去围剿秦宜的机会了,因为曹操与冀州袁绍之间的战争即将开始,哪里还会顾得上秦宜这个小喽啰。

秦宜知道曹操不会威胁淮阴,但陈宫、高顺和张辽不知道哇,他们都建议秦宜在北方布防,被秦宜直接否决,在北部方向只需安排少量探马在情报方面关注即可,腾出精力整顿军队,操练兵马。

陈宫、高顺和张辽等皆为惊弓之鸟,担心曹操不放手也在情理之中,尽管秦宜信誓旦旦地保证曹操短时间不会光顾他们这里,陈宫等还是有点心里怀揣着小兔子一样不安定。

不过,秦宜在这之前的表现确实征服了他们的心,既然主公信誓旦旦说曹操不可能再动兵,他们也只好相信,压住心中的不安,该干嘛干嘛吧。

有一点秦宜没有估计到,曹操让他帅军西进绝不是说说便算完的,而是铁了心让他去扬州当搅屎棍。

的确,秦宜不可能听从曹操的安排。

呃,你说让我兵进淮南我便去,我又不是傻子,为何明知道是个坑却非要往里跳呀?

曹操当然知道秦宜不会被他摆布,但曹操知道一个道理,我让你去你不去,那是因为我给你的诱饵不够大,若是利益足够大,足以让你无法抗拒,不信你不乖乖按照我的意思去办。

曹操是谁呀,大汉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不过是个牌位而已,曹操想要给谁任命一个官职,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不花钱的。

站在曹操的角度看,这属于战略需要,他可不想让淮南袁术有喘息的机会,以至于威胁到许都安危,要不然他也不会下决心消灭吕布,断了与袁术合作的可能。

若南方没有威胁,曹操便可以腾出精力关注西边刘秀、刘表,北面的袁绍,最好是单独面对一个方向的战争,相对来说曹操会从容的多。

而且,曹操的计策得到了荀彧、郭嘉等谋士的赞同,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秦宜不去淮南。

这一点曹操心里早就算计好了,如今秦宜若丧家之犬,心中肯定害怕自己征讨,淮阴一地住也不会安宁。好吧,给你指一条明路,去淮南,畏惧袁术不敢去是吧?

那好,作为补偿曹操给秦宜按一顶扬州牧的大帽子,不信他不去。

扬州牧啊,曹操可真舍得呀!

其实,这笔账很容易算清楚,袁术在淮南称呼仲帝,给秦宜的官帽子小了一点也不起作用,而扬州牧的官职足够大,一州之牧谁能管得了?

那样的话,扬州便有两个王,一个是袁术,一个便是朝廷任命的扬州牧秦宜,你说袁术该是什么反应?

这还不是全部,江东孙策成了秦宜的部下,他会甘心吗?

所以说,奸诈如曹操用一纸任命,想让秦宜把扬州搅乱,或许接下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而曹操所付出的代价极小,相当便宜啊。

曹操当然希望扬州掀起战火,最好打的凶一些,长久一些,战争越猛烈越符合曹操的战略意图,至于谁灭了谁无所谓。当然,最有可能的是秦宜先被袁术和孙策灭掉。

秦宜死与不死,与曹操有关系吗?

曹操的行动很迅速,下邳城破一个多月,曹操派议郎王浦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秦宜,任命他为扬州牧,镇南将军,即刻上任。

不仅秦宜懵逼,陈宫、张辽、高顺和于禁谁不吃惊?

扬州牧啊,秦宜不过是从下邳城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军队规模少的可怜,曹操竟然用这么大的馅饼砸下来,小身板能抗的住吗?

高顺、张辽、于禁弄不清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宫却对曹操很了解,知道曹操没安好心:“虽说袁术称帝,被联军打的溃不成军,那也不是我等能招惹的,曹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诱饵足够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