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四十二章要高举扬州牧大旗

曹操挖好了坑秦宜准备跳进去,他要遵从朝廷指令进军淮南,此事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秦宜手里也不过几千兵马,在几大诸侯眼里什么都不是,袁术伸伸手指头便会捏死他。

秦宜手下包括陈宫在内全都反对,反对无效,秦宜铁了心要进军淮南。

在陈宫、高顺、张辽等人眼里,进军淮南那是找死,作为一方霸主袁术不是那么好招惹的。但秦宜知道,算算时间袁术今春就要离开淮南,他要到冀州与袁绍合兵一处,并且还想把所谓的皇位给袁绍。

后面形势的发展绝对出乎意料,不仅陈宫等人不知道,就连曹操也不知道袁术会来这一手,要不然也不可能委任秦宜扬州牧。

所以,表面上看这件事情非常荒唐,也非常危险,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会,只要秦宜运作得当,危险行程变成了绝佳机会,趁袁术撤离之机,秦宜率兵占领淮南,曹操送来的乌纱帽便名副其实,收获之丰简直如天上掉馅饼。

袁术离开淮南具体原因是什么秦宜也不太清楚,好像淮南大灾,千里赤地,民不聊生,袁术靠劫掠富户养活自己,最后连富户也没有吃的了,再待下去大概要饿死,所以他必须走。

袁术为何要离开淮南,秦宜无需操心,反正这一点不可能改变。

问题是,袁术在淮南没有吃的,秦宜去了就有吃的吗?

这不一样,袁术靠抢劫度日,不事生产,有这种结果不言而喻。秦宜不同,他不仅不会劫掠淮南而且还要经营淮南,为什么没有吃的啊?

这个时代因为自然灾害、战乱,致使中原人口急剧下降,可以说现在属于地广人稀的时代,只要善于经营,怎么可能没有粮食吃。从一开始在淮阴落脚,秦宜就安排高顺组织屯田兵,眼光放的很远。

组建屯田兵还有另一层意思,其他势力一般都依存世家大族支持,而秦宜不想被世家大族束缚,那就要自己手里掌握着王牌,所谓的王牌不过是粮食而已。手里有粮我自给自足,你奈我何,你若用粮食要挟,或者操纵粮食价格,呵呵,那就对不起了,老子一定会打得你满头都是包。

秦宜心里打定了主意,剩下的就是细节,最关键的还是军队。既然是扬州牧了,那就要去淮南上任嘛,不过,淮阴这里秦宜不想丢弃,那样的话几千军队再分成两部分,真的打不开点呀!

“既然曹操送了这么一个大礼,不接受的话岂不是很对不起他,下一步我等做好准备进军淮南。”皱皱眉头,秦宜问高顺:“军队整顿情况如何,有多少可战之兵?”

秦宜如此干脆利落接受了曹操的任命,要进军淮南,令在场的人无不惊讶,难道主公真的被扬州牧这个诱饵所吸引?

“你真打算去淮南啊,那可是个陷阱。”高顺很吃惊,主公问起军队整编他不能不回答,说:“主公,原有步卒七千人,剔除老弱一千负责训练屯垦兵,保留六千精锐,徐州降兵挑选出二千多人,新组建屯田兵第一批有三千,从中挑选一千补充步卒,如此便有九千可战之兵。而第二批三千屯田兵刚刚组建,缺乏训练,目前暂不具备战斗力。”

这段时间高顺很辛苦,他很清楚现在是最弱时期,必须尽快壮大军队规模,短短两个月时间能有如此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宫不淡定了,劝道:“既然主公知道曹操不安好心,为何还要坚持去淮南?”

秦宜笑道:“我等如今暂居淮阴,名不正言不顺,此时曹操送来一个扬州牧,从今往后我们便是正牌军,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曹操挖坑,在他眼里扬州是个坑,在某家眼里那时块肥肉,送到嘴边没道理不吃下去的。等着瞧吧,到时候你等高兴都来不及,而曹操会为今天的举动后悔不迭。”

“真的是肥肉吗......“

明明是坑,非要说是块肥肉,对主公的话陈宫、高顺、张辽以及于禁将信将疑,却又期待主公的预言得以实现,内心矛盾。

秦宜也不多解释,嘱咐道:“这段时间子川辛苦了,这样吧,挑选三千可战之兵,再抽调一千屯田兵,把这四千军队作为出征军队,做短期强化训练。骑兵随我出征,剩下的军队以及陷阵营留给你巩固现有地盘。”

秦宜的目的很明确,淮阴三座城池不能丢,主力陷阵营不打算随军出征,大部分步卒也要留给高顺,以高顺统兵能力守住地盘没问题。

高顺愣住了,秦宜只带三千精锐步卒出征,至于新组建的屯田兵根本不能指望,劝道:“主公若真的想进军淮南,只带三千精锐实在太少了,给我留下两千步卒就行,属下保证不会丢失淮阴。”

“我心中有数,就这样安排兵力。”秦宜摆摆手,制止高顺劝阻,又对张辽、于禁说:“船只准备的怎样,至少要保障大军辎重运输,这次出征要充分利用水道运输功能。”

于禁说:“主公,都准备好了,保障四千军队辎重绰绰有余,甚至还余力运送兵力,随时待命。”

秦宜大喜,说:“这就好,诸位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大军立刻开拔。曹操这个坑既然挖好了,不往里跳他不会满意的,那就将计就计,本州牧愿意往坑里跳,随了他的愿!”

看到秦宜喜形于色,陈宫迟疑片刻,问:“主公不再考虑一下吗?别看袁术衰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我等如同小狗小猫,实力相差太悬殊。另外,主公有了扬州牧这个身份,属下心里其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要高举扬州牧大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