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担忧

虽然在重创了黑衫党之后第谷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缓和与国内其它政治派系的矛盾并且努力和协约国搭上了线。但是徐杰依然不看好意大利的未来。不是说意大利海军派在国内不够强,也不是说协约国会不尽力。在同盟国在欧洲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协约国再放弃送上门来的外援那可是真的作死了。徐杰真正担心的是在未来几年中意大利国内的矛盾会更加激化,而协约国可能到时候也会自顾不暇!而导致这个原因的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金融危机!

历史上192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绝对算得上伤筋动骨,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值降低了三分之一,而贸易额降低了三分之二。而正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加剧了某些国家的国内矛盾,并且最终导致德国纳粹的上台。这个位面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是这场经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还在,这导致了这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各国在战争结束后,经过数年来的恢复目前经济和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在到达高峰之后,某些国家随后就会产生生产力过剩的问题,而引发1929年金融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美国次贷危机依然存在,而且根据华夏经济部门的分析,因为1战协约国并没有获得胜利,导致无法偿还美国的国债,反而为了恢复生产有大量借贷。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为美国经济埋下一发大号炸弹。虽然现在还没事,但是如果有一个契机的话,这发炸弹一旦被引爆造成的伤害将是致命的!美国跑不了,英法同样也躲不开。试想一下,如果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的话,一旦同盟国举事,协约国还能帮助意大利吗?

要是金融危机一视同仁的话,把同盟国带上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毕竟一般而言。不会有人在内外交困的时候和另外一个有实力的国家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奈何这一次德奥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原因很简单,德奥两国生产过剩的问题不会很严重。要知道德奥两国从崩溃的俄国和巴尔干诸国哪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而这两个国家又想把这片落后的地区(相对于德奥本土)彻底变成自己的领土。短短几年内根本无法完成新增国土的建设。也就是说,只要德国愿意,他完全可以和罗斯福新政中做的那样兴修各种基础设施,并且趁机扩充军备。 再加上德奥两国和美国的金融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所以经融危机对德奥两国的影响会比较小。而且爆发的也比较滞后。对了还要加上一点那就是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是要比协约国强的,所以他们的干预措施也更加有力。

当然,因为同样的道理华夏在这次经融危机中也不会有很大影响,华夏现在的领土太广大了,根本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只要国家引导和处置得当,华夏有的是广阔的地方需要投资和生产。甚至于还可以分给其它国家一些份额。对于未来将要爆发的金融危机,徐杰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趁着这次机会,从其它列强哪里淘一批好东西,顺道再引进一些人才!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经济危机爆发后,协约国自顾不暇,德奥等国在稳定了国内的形势之后决定对意大利动手的话,哪怎么办?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德国已经决定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来控制意大利了。而意大利国内的政局又绝对称不上稳定。到时候其它势力骑墙观望,让意大利海军独自挡住德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意大利重新倒向了同盟国,那么同盟国将会变的更加强大,德国东进印度到底脚步也会变得更加坚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华夏和协约国之间已经是半个没有条约的盟友了,而华夏对于意大利的扶持可谓是不遗余力。华夏可不想帮了半天,结果意大利投靠到德国一遍了,这对华夏可是极其不利的。但是有这么一句话叫事情的发展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徐杰再不情愿,华夏也不可能跑到欧洲为了意大利和德奥对上吧?这个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来讲都是不可行的。

对于无法获得而且有极大的可能落入到对手手中的东西。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那自然是毁掉它,或者说是尽可能的削弱它!那么现在看看意大利到地有什么地方可以削弱吧,从国力和工业水平上看,世界所有称得上列强的国家中意大利几乎是最次的。(好吧,现在的俄国已经称不上列强了,而奥匈帝国在从俄国获得大量土地后。实力明显高出意大利一个档次。)如果算工业的话,即使意大利加入到同盟国中,对双方总体工业实力的对比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而且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在战争结束后一直不咋地,这就更让意大利国力上的意义下降了不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陆军,怎么说呢?意大利陆军确实不乏精锐,但是总体而言,无论从规模、装备还是战斗素质来看,意大利照样不如其它列强,奥匈帝国在东线被俄国人一顿暴打,在西线又被美国人打过,但是综合评价,奥匈帝国的军队素质还是要比意大利高一些的。(奥匈帝国表示我又中枪了。要黑就直接说啊!)至于规模更是没法比。所以说即使加入到同盟国中,意大利陆军绝大部分部分恐怕还是放在殖民地和后方维护治安和保障后勤更好一些。前线的物资金贵啊,还是留给更能打的德军吧!

那么最后说到底,意大利对双方力量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担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