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踪

华夏海军的撤退速度远低于俄国人的估计,虽然宁海号并没有受到重创,动力基本还在就是进了点水。但是为了迷惑俄国人,华夏海军开始撤退的速度也只有7节左右,他们要人俄国人相信,华夏建队已经被重创,并且速度极慢,只要俄国人想追,就可以追的上!同时华夏舰队也在等,等待俄国人扫除华夏海军刚刚布下的雷场然后追出来!

在华夏海军撤离了4个小时候后,负责侦查的一艘潜艇发现了俄国前卫舰队驶出了巴达维亚港并且拉开了警戒线,随后这艘潜艇将情报用无线电送达华夏海军旗舰龙兴号。俄国人已经上钩了,那么大戏就该准备开演了。不过在双方交手之前,华夏海军需要把俄国人引得更远一些!

此时在巴达维亚华夏海军除了这支主力舰队之外,那支代号为迷雾的伪装船队也已经到达了指定阵位,他们的位置将在前无畏舰队的东北方向,其目的就是让俄国人自以为找到了“华夏舰队”主力的位置,以便掩护华夏舰队主力向对方后方迂回。同时为了保证舰队之间的通讯,华夏海军还专门安排了陆地转发站来保障无线电通讯的畅通。

伴随着龙兴号上升起一连串的指挥旗,华夏海军重新整编开始,杨用霖指挥4个战列舰小队和大部分辅助战舰开始准备转向,分别是刘步蟾的龙兴级战列舰,林泰曾的龙权级战列舰,叶祖硅邓世昌的龙泰级快速战列舰和林永升的龙旭级战列巡洋舰分队。这9艘战舰将按照计划在夜幕的掩护下转向包抄俄国主力舰队。

而担任诱敌任务的前无畏舰队将是程璧光的宁海级战列舰编队和刘冠雄的装甲巡洋舰编队,他们将和德国战舰沙恩霍斯特号汇合后一起抵挡埃森的快速舰队,并且死死的拖住对手为主力舰队迂回和攻击争取时间。而在具体的战斗中,刘冠雄从属于程璧光,但是却拥有一定的灵活性,毕竟程璧光的宁海级战列舰可以和俄国人的彼得大帝级快速战列舰死磕。但是刘冠雄的装巡却很难和俄荷的装甲巡洋舰分个高低。所以为了降低损失,刘冠雄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处置。

庞大的华夏舰队逐渐分成两路。杨用霖率领的主力舰队开始向西北方向运动然后南下。而程璧光舰队则将继续响着马辰方向航行。在舰队分离了2个小时后,悬挂着华夏军旗的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终于和刘冠雄汇合。“我对自己能参加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海军会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希望我军能与贵军一起见证一个伟大的时刻的到来!”在刘冠雄登上沙恩霍斯特号之后,斯佩伯爵这样对他说道。

而与此同时,俄荷海军也开始以15节的速度追赶华夏海军。埃森舰队先行出发。在主力舰队前方25海里处搜索前进,而马卡诺夫率领的主力舰队则在后面跟随,因为并不知道华夏海军到地走的是那条航线,所以埃森是直接选取了通往马辰港最近的航线,并且在前卫舰队主力前方部署了大量的快速侦察船。

在当天太阳西下的时候。一艘俄国轻巡洋舰终于发现了蹒跚航行的华夏前无畏舰队,而另一艘轻巡洋舰则发现了担任诱敌任务的迷雾舰队,但是因为黑夜即将到来的原因,埃森放弃了接战的想法,毕竟在夜间作战的话,一艘鱼雷艇都会给主力舰带来威胁,此时胜券在握的俄国舰队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被雷击的风险和对方夜战。同时因为光线和视野的问题,俄国的前卫舰队并没有发现华夏前无畏舰队中居然多出一艘主力舰!

埃森在接到情报后,开始盘算第二天的战斗,情况对于他来说喜忧参半。高兴的是终于发现了华夏海军的前无畏舰队,根据两支舰队的速度差距,即使给华夏舰队一晚上的时间,区区7节左右的航速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逃脱!除非他们放弃宁海号。而担忧的是华夏海军主力舰队就在附近,如果他们支援的话,恐怕自己必须选择撤退。经过一番权衡,埃森决定向马卡诺夫报告这个情况,而自己则根据第二天战场的情况来决定是否交战。

俄国人在等天明,等待着第二天的决战,而杨用霖则同利用晚上的时间迅速绕到俄国海军主力的侧后方。准备在第二天实施对马卡诺夫的包抄!在埃森舰队发现华夏舰队之前,部署在航线附近的潜艇编队已经发现了正在高速追击中的埃森舰队,随后这艘潜艇又发现了远处海平面上冒出的滚滚浓烟,虽然并没有看到舰影。但是根据当时海上的情况。这名潜艇艇长还是确定了俄国海军主力的位置,并且在第一时间发报。

而当杨用霖得知俄国舰队的大概位置后,则立即调整航向。双方舰队所作的一切都只是大概确定位置,毕竟在夜间确定对方战舰的具体位置非常困难,尤其是实施灯火管制后,双方很难发现对方。即使靠近到8km以内也很难发现一支低速航行的舰队。所以说跟丢几乎是一定的,追踪者只能尽量延缓跟丢的时间。徐杰那个位面上对马海战时期,在日本断定俄国人要走对马或者朝鲜海峡的情况下发现俄国舰队都费了很大劲,更别说现在在茫茫的大海之上。俄国人只能确定对方将前往马辰方向,但是具体怎么走,俄国人可不清楚,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华夏海军,在天亮后,华夏海军需要重新定位俄国舰队!

当太阳再一次升起之时,华夏海军和俄国海军同时开始了自己的搜索作业。为了防止俄国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