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王首辅>第1221章 围城打援(中)

敦煌距离嘉峪关约莫八百里路,距离瓜州亦有近三百里路,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乃古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也曾极尽繁华,佛教文化鼎盛,譬如著名的莫高窟千佛洞就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然而,明朝时的敦煌已经不复盛唐繁华了,尤其是在吐鲁番占领了敦煌之后,大明不得不把关西的人口迁至嘉峪关内,如此一来,敦煌地区更是人口凋蔽,商路断绝,以至于这里变成了“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

另外,由于吐鲁番满速儿汗信奉伊斯l教,所以佛教受到排挤,大量寺庙被毁,就连信佛的人也被强迫改变信仰,所以很多不愿意改变的当地人只能逃进关内躲避,进一步造成敦煌当地的人口减少。

唐朝有两首很著名的边塞诗,其中一首叫《渭城曲》,全诗云:渭城朝雨泣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另一首叫《凉州词》,全诗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首诗中所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都在敦煌,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阳关则位于敦煌的西南,两个关隘一南一北拱卫着敦煌古城,古丝绸之路从这里分成了南北两条线,从玉门关西行可至楼兰,由阳关南下可至叶尔羌汗国。

如今吐鲁番在阳关和玉门关都派驻了兵马,而且人数还不少,各三千兵力,而在敦煌城中更是驻兵两万五千人,加起来就是三万余人马,着实不容小瞧。

此刻在敦煌城中主持大局的吐鲁番主将正是前几章出过场的虎力纳咱儿!

话说牙兰和虎力纳咱儿均是满速儿汗麾下的大将,之前牙兰率军三万进攻肃州失利,被降职为百夫长,而虎力纳咱儿取代了他原来的位置。

虎力纳咱儿约莫三十五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而且为人也相当机警,日前得到使者穆罕儿的提醒后,他便开始加固城防,往城中储备粮食和水。

本来,虎力纳咱儿还打算把前线关卡的驻兵调回,收缩防线,集中力兵应对明军的进攻的,可惜他反应还是迟了些,或者他根本没料到,一向标榜仁义道德的明国人竟然会食言自肥,明明说好给十天时间考虑,却在第三天就发动了进攻。

眼下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了,夜色黑沉沉的,大堂内却是灯火通明,虎力纳咱儿麾下的一众武将都到齐了,一个个面色凝重地注视着,脸色更加凝重的主将虎力纳咱儿。

就在刚刚,虎力纳咱儿收到了来自瓜州城的求援,明军已经兵临瓜州城下了,也就是说,赤金镇和苦峪谷的四千守军估计也凶多吉少了。

瓜州城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北连哈密,南接敦煌,偏偏瓜州和敦煌的补给大部份都是从哈密运过来的,要是瓜州失陷,那么敦煌的粮道就等于被切断了,所以瓜州不能不救。

虎力纳咱儿衡量了片刻,沉声喝道:“吐尔迪,本将命你率五千骑兵,连夜驰援瓜州,不得有误。”

一名体形壮实的,留着两撇弯胡子的大汉登时站了出来,喊了一声领命,转身便走出大堂,点齐五千骑兵,连夜出城,往瓜州方向驰去。

瓜州城中原本就有五千守军,所以在虎力纳咱儿看来,再派五千人前往支援,凑够一万人马,应该能守住城池了,即使守不住,撑个十天八天绝对没有问题。十天八天的时间,足够满速儿大汗集结主力大军来援了,到时再反守为攻,狠狠教训来犯的明军。

敦煌距离瓜州约莫三百里路,且说那位吐鲁番将领吐尔迪率着五千骑离开了敦煌城后,举着火把照明,连夜急急赶往瓜州,约莫一个时辰后,便赶到了玉门关城外。

玉门关关城又叫小方盘城,面积不算很大,不过城墙高达十米,地基厚达五米,城头也有三米宽,这里有三千名吐鲁番驻军。

吐尔迪亮出了令牌,和城头的守军打了声招呼后,便命令麾下的骑兵在城墙下休息喝水,顺便恢复一下体力。

“吐尔迪将军,要不要进城来喝一杯暖暖身子再赶路?”城头上一名守军头目讨好地喊话下来。

“不必了,本将休息半炷香就得上路,不过你可以把酒扔下来。”吐尔迪仰首道。

“好哩!”城头上那名守军头目屁颠屁颠地丢下一只酒囊。

吐尔迪抬手接住,拔开塞子便灌了一大口,又扬了扬手中的酒囊道:“谢啦,兄弟叫什么名字?”

“回吐尔迪将军,属下叫买合木提!”守军头目喜滋滋地答道。

“行,本将记住了,日后若有机会便把你调到本将的麾下。”吐尔迪说着又灌了几大口酒。

“谢谢吐尔迪将军厚爱,祝将军旗开得胜,杀得明狗屁滚尿流。”城头上这位守军头目显然是个马屁精。

奉承的吉利话露迪哈哈笑道:“那是必然的,弟兄们出发!”

吐尔迪一夹马腹便驰了出去,五千骑兵再次开拔,绕城而过,踏着黄沙滚滚北去。

眼下虽然是六月盛夏,但是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凌晨的气温很低,呜咽的漠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沙丘,呜呜的,如同午夜鬼哭。

此刻,距离玉门关城北边约五十里的一座巨的大沙丘之下,一支铁骑正寂然立于黑夜笼罩下的风沙里,五六千人马就如同石雕一般,除了战马偶尔打几个响鼻,听不到任何杂音。

神机营!

没错,此刻寂立在风沙里的这支铁


状态提示:第1221章 围城打援(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