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言情总裁>空间之妇唱夫随>179 老年人也有年礼

连年的饥荒,整个大隋的普通百姓已经好些年没有正正经经过年了,别说吃肉,就是米面都没有,能有粟米果腹已经不错了。

可是在盛康帝堪堪登基这一年,长安城的百姓们如在梦中般,居然领到了朝廷下发的“福利”,告示上就是这么写的,就是叫做福利的免费米粮和鱼肉。

不是百姓们上贡,而是朝廷下发的福利!

告示一出,有那识字的当众一读,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奔走相告间有人还不相信,可不信归不信,每个得到消息的人都马不停蹄赶回家拿鱼符,生怕晚了一步就没了。

冬日天亮的晚,辰时整,东西南北四城门口的空地上已经整整齐齐停了几十辆大车,各坊主管已经站在车前等待。

长安城内城按照坊市规划,分东南西北四处,坊市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管理功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侧重于坊),而服务功能则带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侧重于市)。

“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坊市制中的“坊”是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封闭的地理空间,将城市居民分区居住并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作为历代坊市制度发展的顶峰,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形成了统一的城市格局。按照坊市划分,一座城门有五个坊,整个长安内城共有二十个坊市。

各个坊市都有一个主管。称为“坊长”,相当于乡下的里长村长,而上面更有“坊吏”统一管理,一坊内少的又几十户多的上百户,坊长也是公开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再有坊吏认证后正式委派。

坊长对于自己坊内的住户大都是了解的,因着最近又搬回来很多人。也有外来人口。管理便严格了起来,尤其是分发福利,那可是百米白面和鱼肉。要是有人冒领多领可不得了,那就是有负皇恩了!因此各坊都严阵以待,坊主坊吏都出来了,力求此次圆满不出错。

百姓们有脚快的拿了鱼符过来。果然看见堆得满满的大车,一时间都激动的难以自已抑。更有那聪明的拿了各种容器的。布袋麻袋簸箕箩筐……队伍里五花八门样样都有。

在手持刀戈剑戟的守卫面前,百姓们还是很讲规矩的,队伍丝毫不乱,也没有谁不长眼敢插队的。

辰时一到。户部礼部过来帮忙的官员便开始指导手下侍卫卸车,准备分发东西。

看着白花花的米面和成堆的鱼肉,想起昨日带回去的那些官员福利。两部的官员心里都热乎乎的。

有心急的昨晚回去便煮了白米饭蒸了鱼肉,那滋味……真是好些年没尝过了。

百姓们挨个排着队。因着人多,也不一一称量,不过是打造了几个小量器,量出来的米面正好一斤两斤三斤五斤,分发起来也快。

天气晴好,太阳升到正午时第一批发完了。长安城内的百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下午还会有一批,没领到的下午还可再来。

这个时代的人人均寿命不过四五十岁,六十以上就算高寿了。因此三郎和慕扶疏商量过后下令,满六十者无论男女,发米面各十斤、鱼肉各五斤。这些人就要由各个坊主上报,再有坊吏核实后上报户部,由户部核实后下发。

这也是慕扶疏和三郎想调查一下长安城内年长者的人数。慕扶疏在街市看见的年逾古稀的老人,往往年纪不过四五十,看上去就如现代七八十岁的,着实令人心惊。

因着新年越来越近,再过两天就是盛康元年,新年祭祖和祭天是需要隆重举办的。国库空虚,缺的是银钱,但现在粮食远比银钱值钱,而慕扶疏粮食多的是。若是用粮食代替饷银发给那些官员,管保人人响应。

慕扶疏也不是没担心过。哪怕蜀地再好,也不可能提供无穷无尽的粮食,就算蜀王不说,别人也会怀疑。三郎却笑话她太小心。在她说出自己的担心时意味深长道:“只要有粮食,哪怕你是妖怪他们也会将你说成神仙。”

慕扶疏大悟。确实如此,在饥饿面前,易子而食都有,她能提供粮食,大家自然会将她供起来。

三郎摸摸她的脸,亲了一口,得意洋洋道:“我的皇后现在可比我还要深得人心呢!你发的那些个福利,让那些个原本还觉得我是黄毛小儿,不过是仗着姓杨才登上皇位的人都唬了一大跳……”

他“哈哈”大笑着:“你那些蔬菜一发下去,连你外公都连称大手笔。我知道他回府后一定会骂你败家。”

慕扶疏也笑了。崔元启本是洒脱性子,如今为着外孙女婿也是拼了。户部一清二白的,他那个尚书也做的很辛苦。想到他总是杨惟爱的亲爹,慕扶疏觉得还是应该安抚一下他,心血来潮之下连夜将户部粮仓放满了,自己空间的存粮也空了一半,倒是将早上去装车的崔元启吓了一个跟头,对外还要轻描淡写说是蜀地送来的。

明眼人都没见着蜀地有粮车过来,可这粮食就在长安,最后还不是要便宜他们?因此知道此事的只在心里怀疑,面上一点未露。

到得十二月二十九,也就是小年夜,长安城内外持有鱼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统计出来的,总计不到五百人!

慕扶疏不由得叹息,整个长安现今共有二十几万人,全盛时期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可能有些得到消息正


状态提示:179 老年人也有年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