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校花的武术高手>第21章 传统手战之道

鉴于下午发生的刺杀事件,远在外地的王力赶紧打电话从公司保安部又调来一批精英,算上之前的那些人,整个别墅已经有近百名保安了。

这些保安分成四队,日夜轮班巡视,将别墅围得如铁桶一般,杀手要想再进来可不容易。

陈小姐坐在客厅,给欧阳雨柔和凌云介绍四位队长,其实她也知道欧阳雨柔对谁是谁并不关心,所以目光都集中在凌云身上。

一队队长叫陈锡范,三十八岁,人高马大,是白猿通背拳高手,除了拳脚功夫外,还擅长通背天罡刀法;

二队队长叫黄俊,三十二岁,中等身材,长相精干,是飞龙拳馆馆主黄飞龙的长子,以一对八斩刀和一杆六点半棍称雄武林;

三队队长叫赵德海,三十岁,外表高大白胖,为人却十分机敏,身手出奇地矫健,是洪拳高手。

四队队长叫柳敬德,三十岁,退役综合格斗运动员,曾蝉联两届该项目的世界冠军,后来在境外某保镖基地训练多年,精通各种现代安保格斗器械。

凌云很留神地在听陈小姐介绍,并默默地记下,而四人望着眼前年纪比自己小了一大截的少年时,眼中却浮起不以为然的神情。

然而,当他们听说凌云下午以一人之力独斗三名一流杀手时,脸上均浮起难以置信的表情。

合一门的名头虽然大,但是盛名之下的门派通常也会出一些名不副实的弟子。

四人都是红尘中打滚多年的老江湖了,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当下有心想要试试眼前少年的份量,由陈锡范上前微笑道:“久闻合一门的大名,咱们兄弟四人都是没见过世面的粗人,想请凌师傅指教一二。”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真正的好武之人,碰到高手时是非常兴奋的,想要试手也在情理之中。

凌云原本不想多事,不过知道若是避战,今后在保安部的一众高手面前再也休想抬起头来,于是点了点头,不卑不亢道:“陈师傅客气了,请问怎么个比法?”

欧阳雨柔原本无精打采的,一听几个高手要掐架,登时又来了精神,连忙带他们来到后院,顺便还搬了张椅子出来,就差沏一杯茶,抓俩把瓜子了。

陈小姐正好也想见识一下四人的武功,并对凌云很有信心,所以没有阻止。

凌云刚摆开架势,就听陈锡范摇手道:“杀手不会空手而来,咱们要比就比兵器。”

其余三人纷纷附和。

凌云眉头一皱,说:“刀剑无眼,恐怕会伤了自己人,这又何必呢?”

陈锡范见他推辞,还以为他怯战,不禁冷笑道:“咱们兄弟四个虽说不是什么很厉害的高手,可练了这么多年,总不至于把握不住分寸。凌师傅如此推脱,难道是看不起咱们四个?”

凌云心中一叹,双手一摊道:“那就兵器吧。”

欧阳雨柔原本是来看打架的,没想到竟然要动刀动枪,忙道:“那怎么成!就算你们要比也犯不着动刀子啊,万一伤着了自己人怎么办?哪有大敌当前坑队友的!”

陈小姐也觉得有些过了,出言阻止,但是四人直接听命于保安部主管王力,并不买欧阳雨柔这位千金大小姐的账,更遑论秘书陈小姐了。

凌云对陈小姐笑了笑,说:“就按这位陈师傅的意思办吧,我手底下有数。”

陈锡范一拍胸脯,傲然道:“我们只分胜负,不决生死,如果不小心错手伤了凌师傅,我愿意认输受罚。”

凌云道:“那倒不必,大家点到为止吧。”

陈锡范从一名保安手中接过惯用的天罡刀,双手左右一分,刀尖指向对方中门,以高架四六步迎敌。

凌云顺眼望去,只见此刀长逾三尺,十分厚重,与寻常单刀不同之处在于刀背尖部有四寸长的反刃,推测其刀法在劈砍之后无需反臂,而是直接用刀背挑撩既可,心中暗赞,果然是老底子沉下来的兵刃,处处都透着门道。

陈锡范见凌云空着手,便问:“你用什么兵器?”

凌云挠了挠头,说:“既然你用刀,那我就用剑吧。”

陈锡范心中一笑,这小子不行啊。

商朝之前,尺寸较短的青铜剑以防御兵器的姿态首先出现,虽然因为金属锻造技术的加强而以剑盾之姿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在西汉中期被马上环首刀所取代。

到了唐代,剑法源流一分为三:一为公孙大娘的剑舞,二为‘剑圣’裴暤募蓟髦法,三为道教剑仙之流。

可惜到了北宋初年,唐剑因各种原因而濒临失传,被更易为普通士兵掌握的宋手刀所取代。古朴无华,注重攻防的技击剑法最终成为了宋太宗御前禁军的花式套剑。

秦汉时代,步战剑道犹如猛虎,通常双手拿握,走的是刚猛一路;而刀在马上使用,轻灵精准如飞凤,一划而过。

明清时期,剑法褪去了刚猛的本质,披上了君子的外衣,再加上真正实用技法的失传,似乎难以再和刀的实用价值相抗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期,终究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古法传承了下来:

宋时,武当洞玄真人张三峰传武当剑法,乃后世武当九派剑法源流。

明初大将毕坤隐居山林,作《浑元剑经》,由许氏四兄弟手抄成谱。

明末,龙虎山天师府的潘元圭真人总结前人的技法和经验,从实战出发,合周天之数,创编了六趟三百六十五招青萍剑法。

这三派是宋代以来


状态提示:第21章 传统手战之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