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校花的武术高手>第33章 小指和肘底的奥妙

王洪朗双脚前后一分,膝盖微屈,右手轻抚在刀鞘上。

凌云猛的朝前疾出,三个纵步瞬间掠过五米远的距离,闪电一剑朝前刺出。

剑光很寒,就连远在四周墙角落里的学生们都隐约感受到了来自剑上的杀气。

王洪朗身在场中,凝神屏息,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般巍然不动。

对敌应战时,心法大于招法。

谁的心先乱,胆就寒了;胆一寒,小腿肚子就发软发麻,接下来也就不用打了。

王洪朗是高手中的高手,遇到强敌时只有兴奋。

当剑尖离自己不到两米时,他右手猛的往后一捋,一米半长的刀鞘竟然脱离了刀身,朝后飞射而出。

凌云眼角闪过一丝惊诧,如此的拔刀术还是头一回见到。

然而对于这种尺寸超常的刀剑,恐怕也只有这种不同寻常的拔刀术了。

刀身一露白,王洪朗那原本淡定的眼神瞬间被浓烈的杀气所笼罩。

他右手闪电搭回刀柄的尾端,拧腰疾步,一米半长的锋刃向前平平削出一勾弯月。

凌云的身子已在刀锋的范围内,想要偏闪已然不及,而且在别人眼中,他好像自己主动送上门去挨宰。

杨海城一脸兴奋,心道这小子完了!不过,内心还是慌乱的,怕王洪朗一个不留神真把凌云给宰了,那事情可就闹大了。至于陈发秋,几乎失声喊了出来。

千钧一发之际,凌云身子蓦地一沉,将一股往下的力强加在双足前掌上,同时借力纵跃而起。

他是童子练功,练出来的纵跃术远比那些成年后再修炼轻功的人精湛地多,所以能在这么急速的奔跑中跟刹车似的说停就停。

刷!

刀芒贴着脚底擦过,削去了一些鞋底橡胶碎屑。

虽说是向上纵跃起,但只是卸去了一部分前冲的力道,剩下的前冲力以惯性带着凌云向前向上,腾临至王洪朗的头顶上方,一剑刺下。

兵器比试不像拳脚功夫,可以留手,可以点到为止,这是瞬息之间的生死争斗。

王洪朗在之前说的轻松,是比高下,不决生死,可凌云明白这和生死决斗没有什么区别,唯有全力以赴了。

王洪朗不顾来自头顶的那一剑,不等刀势变老,拧腰转势,变成斜劈而上,赫然是同归于尽的招法。

矛刀比潜龙剑长了近一倍,若真是硬拼,吃亏的还是凌云。

他面色微变,半空中转换剑路,轻轻搭在刀身前端,施展出“粘”字诀,身子竟似违反物理规律似的往一侧飘落,堪堪避开了刀锋。

王洪朗心头震撼,寻常武者施展不出这种功夫,这小子竟会道功!

他只听说过合一门的镇山兵器是灵虚剑法,并不清楚其中的来历渊源。

这灵虚剑法取法于世界百家剑术,其中以三百六十五路贾式青萍剑和明代毕坤的《浑元剑经》为底子。

贾氏青萍剑招法精妙,浑元剑经虽然缺失了攻防技法那部分,但是含有普通剑法中不具备的上乘道功。

几百年前,世界科技刚刚蓬勃发展,对于人体奥妙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直到“三脑”(头脑,胸脑,腹脑)理论的发展成熟乃至运用之后,才明白华国道家昔日所讲的三尸和上中下三田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和胡诌。

道门修炼之法也由此被剖析分解,为世人所认可。

不过,这些修炼之法仍旧掌握在少数空门手中,并未普及传世。

王洪朗没想到眼前少年不过十七八岁,却已练至道功境界,心中的震惊非同小可,同时也为能遇到如此对手而振奋不已。

他不等凌云前脚落地,顺势一刀撩出。

武术是毫厘之争,等刀尖接近时凌云刚好前脚落地,他以单足支地弹跳,勉强避过这夺命的一刀,而后反手一剑刺出。

刷!

一片布料从凌云的左袖上滑落。

他退至三步外方才站定,不禁咋舌。

能将一柄如此沉重冗长的矛刀施展地如同竹片一般,这份功力足以惊世骇俗。

王洪朗一瞥左袖上那个被剑刺穿的破洞,心头也是暗赞。

惺惺相惜间,两人再度逼近。

刀光剑影中金属交击声不绝于耳,杨海城等人眼睛都已经看花了,心底的震骇一刻比一刻大。

他没想到区区一个转校生,武功竟然高到如此地步,万一王洪朗收拾不了他,那么自己岂不是要遭殃了……

一想到这里,连忙从佛祖一路念到了耶稣,连太上老君都没放过,只求保佑凌云挨顿胖揍。

凌云使出十二套组合剑招,却奈何不了对方半分,而王洪朗使了三十多招矛刀,也占不得丝毫便宜。

情急之下,他剑招一挫,收敛了阳刚劲力,转而通过肘底在剑身上凝聚起一股阴柔之劲,自下而上偏身斜挑王洪朗的小腹。

王洪朗一刀拨开来剑,讶然道:“你还会武当派的剑法?”

用剑的诀窍在于运腕,运腕的奥妙在于小指和肘底。小指锻炼得法,肘底便有了劲,两者连同,腕便真正活了。

两百多年前,一般武校和场馆以套路为主,很少教实战用法,能明白和传授这层道理的大部分是宗门或家传武学,武校和场馆教不了。

寻常左手剑诀是直起中食二指,用起来比较顺溜,而青萍剑法却是直起中指和无名指,初用起来十分别扭。

很多外人因此只道这是当年洪门或天地会等组织的手势暗号,毕竟青萍剑最早藏于江西龙虎山天师


状态提示:第33章 小指和肘底的奥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