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娶公主和娶郡主相差还是很大的,唐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差了一个等级,就是天壤之别,公主和郡主只是相差一个字,但是受到的待遇和享受的权利就相差甚远,对于郡马爷来说,受到的约束也远远比驸马爷要少得多,唐朝的驸马一直以来都被引为笑谈,因为被欺压的不成样子,李二陛下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父亲,治家治的一塌糊涂,长孙皇后在的时候可以靠着长孙皇后来维系,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就彻底完蛋了。
一家子男不男女不女,男的喜欢男的,动不动就玩背背山;女的喜欢更多男的,动不动就把自己的丈夫整成绿毛龟,嫁给了驸马爷之后还不断地找情夫,整个家族的lún_lǐ彻底崩坏,像高阳公主的事情事发之后,李二陛下为了保证皇家的面子和房玄龄的面子,一怒之下腰斩了辩机和尚,倒霉的辩机和尚就这样成为了李二陛下治家失败的牺牲品。
李二陛下时期还算好的,唐朝的秩序还得以维护,唐高宗去世之后,唐朝进入了一个数十年的动乱时期,一直到李隆基这位浪漫皇帝杀了太平公主之后才得以稳定,当然不是社会动乱,而是朝廷动乱,这一时期朝廷乱成一锅粥,而社会上相对平静,也是唐朝政治制度的一个产物,乱朝廷而不乱天下,也就是这个时候,李氏皇族的lún_lǐ关系彻底崩坏,叔叔伯伯婶婶侄子侄女之间"luanlun"都是小儿科了,那些驸马爷还不得憋屈死?
还好,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安全的,而且娶的是郡主,不是公主,没了天家做后盾,无论是谁都会稍微收敛一点儿,更别说夫君还是大唐的重要人物。年纪轻轻就是侯爵的苏宁,贞观一朝嫁公主大多是嫁给功臣的儿子,直接嫁给功臣的少,貌似也就薛万彻一个,李二陛下倒是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恭的,可是尉迟恭比李二陛下都大,怎么也不答应。
苏宁也是少有的大唐立国之后的勋贵。贞观四年才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这个速度可谓是火箭一般的速度,连带着自己的那位有前科的兄长都登上了武邑县侯左武卫将军的高位,一门两子封侯,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到的。
所以无论是李孝恭还是李二陛下都明白这场婚姻不是不对等的女强男弱的婚姻,相反。抛开苏宁和李芮涵之间的感情问题来说,反而是苏宁更为强势一些,这种强劲的势头让李二陛下都起过要将女儿许配给苏宁来拉拢的想法,乃至于都已经在心中选好了人选,而能让皇帝有这种想法的臣子,不是能臣,就是重臣。或者是能臣加重臣,称之为权臣。
在李二陛下时代苏宁不一定会成为权臣,但是在李二陛下之后的那个时代,苏宁极有可能成为权臣,那个时候皇帝都要对苏宁客客气气的,更别说是皇帝的亲属了,臣子的力量太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有那么一些臣子。总是能得到一些皇帝的信任,能将大权托付,甚至于压制皇帝。
这些臣子称之为托孤重臣,当然,托孤重臣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很好……除了司马懿,直接把皇帝架空了,自己掌权。而后大概也是想学习曹操,曹操一生不称帝,司马懿也不称帝,儿子也不称帝。把称帝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孙子。
总而言之,光是凭李芮涵对苏宁的感情,这也会是一场幸福的婚姻,再说了,李芮涵也是皇族,李孝恭还是郡王,娶了李芮涵之后,苏宁就将正式的成为皇族的一员,名字也将记录入皇族名册,广义上来说,算是一家人了,李二陛下多少也放心了一些,只有一家人,才能放心的托付一些权力。
这场婚礼也为世人所瞩目,一直以来游离于核心权力圈子内外的苏宁终于被正式纳入了这个圈子,一个人数不多的圈子,但是确实可以对大唐的任何政策做出决定性意义的决策,任何事情,皇帝都不能乾纲独断,一些大的政策,在颁布之前,一定会召集这些圈子里的人商议一下,最终作出决定。
苏宁并不是追随李二陛下打江山的功勋老臣,没有那么多的经历,没有那么多的磨难,自然感情也不深厚,而且兄长还有前科,曾经和李二陛下做对,而且师尊李靖在大唐的处境还颇为尴尬,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保持中立,想两边都不得罪,但是也两边都得罪了,李二陛下去请他还闭门不见,这样的话胜利者怎么会对他有好感?能够继续任用他是胜利者李世民的最大宽容,想要进入核心权力圈子?
呵呵,你想得太多了……
苏宁一出场,就是三大劣势摆在那儿,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身上,要是平常人,估计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但是苏宁却用无匹的才能让李二陛下离不开他,越来越信任他,乃至于让他做太子唯一的伴读,还按照他的提议进行了一系列成效卓著的改革,最后还让他和皇室女子成了亲,正式成为了皇族。
他搬开了三座大山,并且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仅没有受其所害,反而利用自己的才智将身处劣势的最重要的几个人一一扶上了高位,李靖担任了军事大学的祭酒,脱身出朝堂,为大唐培养未来的将军和统帅,这就奠定了李靖在未来的大唐军界不可动摇的地位,脱离朝堂之后,李靖也减轻了许多烦恼,反而安全了许多。
苏定方也摆脱了尴尬的处境,不再像原来时空中李治出于需要牵制贞观老将在军中的势力才开始重用贞观朝不被重用的苏定方,让苏定方历史扬名,不过,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