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武夫>1650.第1650章 运筹帷幄

虽然以身为公家摄关家之一的二条家家主的身份,二条康道并不希望原本为藤原氏所独揽的摄关家里面又多上一家外姓,但是他也知道,如今是非常时期,就是要做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

太政大臣是日本朝廷律令官制当中的顶点,自从平安时代之后甚至朝廷经常都不设置,平日里以左大臣为尊,遥想德川家康当年,也只是在临死之前一年才得到了太政大臣的官位而已。

如今毛利家的家督、长州藩的藩主毛利秀就,现在也不到四十岁,在这个年纪就赠予太政大臣的许诺,实在是难以言喻的殊荣,甚至让二条康道本人也心里感到有些嫉妒。

不过,当年他的先辈们能够为了丰臣秀吉献上来的金银供奉而承认那位丰太阁,让他成为太政大臣公卿之首,那么现在他自然也能够排除掉一切不快,承认一位毛太阁做太政大臣。

毛利家是强藩,虽然相比过去的时代已经被德川家大大削弱了,但是仍旧有不少实力,足以给朝廷作为奥援,并且壮大朝廷的声势——它被德川家严苛地对待过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心怀怨恨,更容易加入到反对幕府的一边。

在大汉打过来的今天,毛利家肯定心里已经在动摇了,想要投靠大汉,但是又担心得不到好的待遇、也担心在天下人天下担上骂名。而现在,自己这些人正好能够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起事的借口。

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想必精于计算利害的毛利家,是能够看出其中的必要性的。

为了不让毛利家在自己传到信之前就直接倒向大汉,二条康道也加快了行程,带着寥寥几个随从,不顾一路的劳累和风险,穿过了已经一片混乱的南国领地,几天当中日夜兼程来到了毛利家的领地之内。

而法皇和一条兼遐等人则按照左府大人的计划,西行躲避开一路上的难民潮,到石见国内的山中暂时避居,想来又要再过一段时间的苦楚日子。

当来到毛利家的领地之内时,二条康道马上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戒严,虽然现在其他藩也是如临大敌地动员了藩内的武士,但是在毛利家这里,气氛显得尤其得凝重,在北方边境里,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藩军在巡逻,既隔绝了和北方各藩的联系,也隔绝了藩内难民北逃的出路。

看到此情此景,二条康道更加相信了一条兼遐刚才的判断——如果不是心存叵测的话,毛利家在南方的大汉已经大敌当前的时候,为什么还需要在北方的边境部署这么多藩军呢?就算是为了隔绝难民逃亡也没有必要。

二条康道这一行人刚刚踏足到长州藩内,就很快被四处巡视搜索的藩军给发现了行迹,不过二条康道到现在也没必要再隐藏自己了,他没有和之前一样逃亡,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到了这群人面前,然后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他这样的举动,不出意料地让这些藩军产生了骚动,然后这群人马上就扣住了他,接着押着他前往了长州藩的藩城。

当毛利秀就听到了部下们报告过来的消息,朝廷的右府大人居然亲临本藩的时候,他也和其他人一样震动。

法皇和天皇以及朝廷的人逃出京都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他只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找上了自己的门。

他原本还算年轻,而且因为和叔叔毛利秀元争权的缘故,对治理藩政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碰到大事的时候,难免心里会有些动摇。而自从大汉登陆、打进九州之后,他发现自己骤然就面临了风口浪尖,宛如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似的,在激荡的时势当中飘摇不定,一个不慎恐怕就会有倾覆的风险。

幸亏毛利家底蕴深厚,在毛利辉元时代就已经遗留下来了一大批家臣武将,他们经验丰富,而且还算是团结,所以大家群策群力,总算能制定出策略,也让毛利秀就可以稍稍放心。

这些家臣不仅治政方面经验丰富,而且还有一个其他的共同点——那就是对幕府心中充满了怨恨。这种怨恨,不光是来自于毛利家和德川家的世代仇恨,还来自于本身的利益。

在毛利家拥有一百二十万石领地的辉煌时代,这些家臣大多待遇丰厚有些人甚至还有自己的领地,而到了被幕府削减为三十七万石领地的没落时代,因为藩内财政的困窘,他们的薪俸被削减了大半,日子过得痛苦不堪。

而藩内的那些低级武士,在生存原来的逼迫下,甚至有不少已经退化成了半兵半农的武装农民,藩内的军力同战国时代再也无法同日而语。

面对这样的现状,他们自然都对幕府愤愤不平。如果平常没有机会,这种忿恨还可以深藏在心中,可是在大汉打过来、眼看就要天下大乱的今天,大多数人就动起了心思了。

在大汉打过来的头天,毛利家就收到了消息,然后开始一边动员藩内军队,一边静待观望局势,评估之后的形势发展。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大汉在九州攻伐之顺利,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竟然短短几天内就击溃了幕府在九州的军事力量,而且十几天的时间就扫荡了九州全境。更令他们出乎意料的是,岛上的那些藩主们,居然那么快就投降了大汉,尤其是岛津家,看上去在大汉打过来之前就已经和他们取得了默契。

形势的快速发展,让毛利秀就和他的家臣们既惊惧又欢喜,惊惧的是害怕大汉把自己也当成敌人、怕自己挡不住大汉军队的进攻


状态提示:1650.第1650章 运筹帷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