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武夫>993.第993章 筹建田庄

在这一地鸡毛中,赵字营沿着运河退回了徐州,这次俘虏的山东流民已经过了十万之数,全都是青壮男女,而且这数目还在飞速的增加,这样大队的行动,自然不可能和闻香教乱军一样,人流彼此裹挟,不管生死,就这么朝着某处流窜。

赵字营从徐州北上山东那一刻开始,云山行就开始忙碌起来,山东运河一线,凡是没有被流民控制的区域,大部分的田地差不多都被云山行吞并,有的田庄,甚至直接就是强占,然后赵字营在徐州邳州各处积存的粮食,开始通过车马人力汇集到黄河边,运河边,再通过水路运到这各处田庄内。

十余万流民并不是一下子来到徐州,而是按照体力好坏,人员素质层层分级,最好的一路跟着船队南下,最差的则是安置在济宁附近的田庄内,等休养生息之后再行南下。

现在黄河徐州段上,大小船只川流不息,运送物资人员北上南下,在临出战之前,赵字营在徐州新编练了三千团练,连同徐州原有的,差不多过万的数目,而在徐州、归德府、孔家庄、宿州、邳州和流民村寨里,已经培养了大批熟手的管事差役,这些人在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的调配下,开始抽调出发。

云山行本店或者分店出身的低等管事和伙计头目,从赵字营受伤退伍的家丁,在赵字营学习吏事的学丁们,这些人被任命为庄头,配二十名赵字营的庄园内出身的管事差役,再搭配两个连的团练,然后一个庄头要管理三千到四千的乱军流民俘虏,这就是他以后的庄丁。

因为从赵字营有了规模之后,就一直在培养这些人才,能总管实务的骨干,通晓农工商贸的人才,还有不停训练的团练,这些人本就已经齐备,在云山行总号那边早就登记在册,一旦征发搭配,无非是按照名册发下命令,让他们来到某处报到,交待命令之后再出发而已。

安排在山东的田庄,往往是三四个田庄相邻但不相连,彼此联系支撑,一旦有事,可以凑起来近千团练,就算没办法压服灭杀,保卫安全还是能轻松做到,不过在山东各处的田庄内,每个田庄内庄丁的数目不会超过三千,而在徐州控制范围内的各处,最多甚至可以有五千。

赵字营培养出来的人一批批的出去,鲁南地域,特别是运河西边的鲁西南区域,一个个属于赵字营的田庄建立起来,在这边想要建起田庄其实很容易,因为这历年灾荒和苛捐杂税,再加上这闻香教破坏一切的大乱,无主田地实在是太多,即便是有主的土地,也根本卖不上价钱,何况是徐州赵字营这样的庞然大物来收购,不说别的,济宁城下那几次摧枯拉朽的胜利,就足以让人拜服了。

至于那些这次或是领路,或者跟随战斗的山东土豪残余,他们都想着恢复家业,不过经过这一场大乱,佃户什么的都是找不齐,赵字营也给出了条件,赵字营出钱收购他们田产的六成,然后用来安置流民,每年出产所得,他们可以拿到一成,如果有经商贸易的利润,那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再议,如果愿意和徐州义勇一样为赵字营卖命做事,那还有其他的报偿好处,但田地出产,一成就是极限。

对赵字营的这个安排,有人满意,有人不满,可每个人的表态都很一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都是立刻接受,看到了赵字营有怎样的实力之后,这个安排已经算是照顾到方方面面,算得上公允了,真遇到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豪,他们的家产会被直接吞下,还谈什么恢复。

“记得大哥曾说过,只要用心勤谨做事,不放松自己,在一个好时势里面,总有你的机会,如果受到挫折就是牢骚怨气,不能沉下心做事的话,那就这么蹉跎下去了,这次挑选庄头管事,徐州邳州,不知道多少人哀叹,不知道多少人后悔。”王兆靖对赵进感慨说道。

赵进回到徐州之后,没有渡河南下去往何家庄,反而在沛县附近扎营等待,他既然这般,整个赵字营和云山行运转的中枢也搬到了这里,一道道命令就是在这边发出,徐珍珍和木淑兰也带着儿女渡河来到。

以往徐州一州四县还有周边几处的州县衙门内,有大批不在编的文书白役,他们就是吏目官差手下的帮闲,靠着为官府做事,靠着狐假虎威来从中克扣,来捞取油水,可赵字营崛起之后,整顿地方,包揽税赋,云山分店实际上已经替代了官府的作用,只有在编的吏目和官差以及有头脸身份的文书白役才有一份常例可拿,大部分的人都没了这官面上的生计,只能自寻出路。

对这些人,赵字营也是分门别类的处置,年纪轻有上进心的,往往会被吸收进赵字营和云山行的体系之中,那些年纪大惰性十足的,则是让他们回家养老,而那些正当年的人物,愿意做事赵字营会给一份差事做,反正赵字营用人的地方太多,不会让你饿死,不愿意做事那也随你去。

学了吏目差役本事的年轻人,在处理实务上本就比寻常家丁团练出色,他们在赵字营之内很容易出头,赵字营缺的就是这种管事办事算账的人,那些年纪大的早就没了劲头,能太平回家养老,积攒的好处也还留着,就算不满也能忍耐,最麻烦的就是那些三四十岁,正当年的人物,他们原来吃香喝辣作威作福,突然间一切都被剥夺,家底还没有积攒足,然后习惯了官府和地方的那种体系,对赵字营这一套很不适应,很多人威风惯了,也不习


状态提示:993.第993章 筹建田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