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之大纨绔>第六十九章 “假货”风波

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一家公司也是这样,一旦做大了、挣钱了,就会招来无数的眼红和嫉妒,甚至是搞出一些阴谋诡计来陷害打击你——特别是在市场监管不利的情况下。

这两年,苏宁电器就像一颗彗星一般突然崛起,而又如一颗恒星一般闪耀,他几乎成了国内民营企业的标杆。

随着苏宁电器连锁店在全国的铺开,还有央视广告的投放,苏宁电器在1988年半年时间里,几乎占据了国内家电零售市场超过六成的份额。

苏辰雨在全国各地建设苏宁电器连锁店的时候,与之相配套的物流基地也被建立起来,现在的苏宁电器已经正式完成了一整套的战略布局。

与此同时,苏辰雨一直考虑的苏宁连锁加油站计划也正式在全国铺开,强大的资金和各地的政府关系使得连锁加油站规模在不断的壮大。

毫无疑问,苏宁电器太耀眼了,也太招人恨了,而且他的崛起显然要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一张伸向苏宁电器的大网正在慢慢地铺开,而且影响巨大。

六月份,《经济参考日报》在头版头条爆出了一条新闻——“苏宁电器连锁店涉嫌售假”,接着一系列的报道也随即而来。在《经济参考日报》的报道中声称,苏宁电器在上沪、金陵和羊城的多家连锁店因为售假被当地工商部门调查。

当《经济参考日报》这一系列报道出来之后,各种媒体报刊紧随其后,各种传闻开始流传开来。

什么苏宁电器已被工商总局勒令停业整顿,什么苏宁电器资金链出现断裂,什么苏宁电器即将倒闭……各种匪夷所思、没有丝毫根据的消息和新闻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报纸和杂志的头版头条。媒体们就像是分食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一般,亢奋地报道着一切关于苏宁电器的消息和新闻。

媒体们似乎认定了,只要是和苏宁电器有关的消息就能引起全国老百姓的关注一般,纷纷加入这场新闻盛宴之中。老百姓们显然不能有效地辨别消息的真假,而且此时在国人的眼中这些大报报代表的都是权威,所以他们很自然地选择了相信报纸上所的一切。

随着苏宁电器涉嫌“售假”一事的传开,各地连锁店的生意一落千丈,相比于前段时间的门庭若市几乎是天壤之别。各地的连锁店店长和大区的经理纷纷向总公司告急,希望总公司可以尽快解决此事。

就在苏振邦决定听从香港公司的“危机公关”,先行向国人致歉之时,在上沪市居然发生了消费者围堵苏宁连锁店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在很多地方也断续地有发生。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闻到了阴谋的问题,知道这背后肯定有人在针对苏宁电器。

受到围堵事件的影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老百姓退货的事情,而且其中还混杂着一些专门从事“买假打假”的专业户。

苏宁电器似乎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而这个时候媒体们还在火上浇油、煽风火,似乎希望亲眼看到这个用两年时间建起来的“大厦”轰然倒塌。

其实媒体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企业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不怎么光彩的角色,日后的秦池、爱多、巨人等公司的倒闭都和媒体大有关系。

不过,和外界风雨飘摇的情景不同,苏宁的内部管理层和员工们倒是没有产生丝毫的混乱,这个时候管理制度的作用就突显出现了。苏辰雨甚至把这次危机当成一次检验苏宁管理和危机应对的考试,而且这次危机可以自动清除一些对公司没有向心力的员工,从而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苏辰雨对这件事倒不怎么太过于惊慌,要知道后世这种公司危机几乎络上、电视上、报纸上的事件都能编成一本厚厚的书了。

苏辰雨除了让苏振邦代表苏宁电器发表一份声明之外,便没有再正面回应过媒体的采访。

“针对近日多家报刊杂志报道出的有关苏宁电器的负面-新闻,本公司将会在认真调查清楚之后给全国人民和全社会一个答复。”

一份简简单单的声明显然不能满足媒体的胃口,于是澎城市的苏宁电器总公司每天都围满了记者。

苏宁电器的情况显然也惊动了澎城市和东海省的领导,现在的苏宁电器已经成了澎城市和东海省的纳税大户、标杆企业,他们自然不愿意看着苏宁电器倒下。

于是,澎城市委和市政府多次前来询问需不需要帮助,甚至连省委韩书记和唐省长都亲自过问了此事。苏振邦的回答很干脆,苏宁集团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这次危机。

苏辰雨原来还只是想度过这次危机就行了,可是他看到背后的人似乎越闹越欢实,于是决定就借这次机会彻底奠定苏宁电器市场霸主的地位。

这样一来,苏宁电器就可以更从容地面对以后崛起的黄首富和他的国美电器。

都知道苏宁电器内部有一个监察部,也都知道它的职责是监督苏宁电器的管理人员是否有“贪污”行为。但是,所有人不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职能,那就是用来监察竞争对手针对苏宁电器所动的手脚和阴谋诡计——这部门就像是教廷的“异端裁判所”。

于是,一直以来对内的监察部开始行动了,他们分为多路进行整个事件的调查,一路去暗中调查出现“假货”地的实际情况,一路去暗中调查首先爆出这件事情的两个记者。

苏振邦自然没有闲着,他现在就是


状态提示:第六十九章 “假货”风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