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一腔热血成不了事情。
是以,尽管如今的起义军风貌焕然一新,有了明确的方向,但他们仍旧沿原路前行。
很多人看来,他们依旧在被追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什么,变了。
清晨,他们取道大公路,直接往函城而去。
然而,没等队伍走上一百里,前方已经传来了紧急的警报:前方出现了相当强大的蛮族军队。
原来,刘楚竟然计计划着先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在函城的东部直接将神庙所属的力量全部击溃,在这种全百族反抗的情况下刘楚竟仍就选择迎头而上。
“若不征服,那就消灭。我们若是无法消灭他们的精神意志,就消灭这精神的载体好了。”司令刘楚如是说。
三万蛮族步兵,一万蛮族骑兵,在大公路的沿途广撒兵马,编织罗网,刘楚自信这样严密的防御能吓倒任何敌人——而被吓到的敌人还有什么战斗力吗?
罗网中的鱼,越是盲目的挣扎,越是临近死亡。
在刘楚的计划中,这将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而这股承载着所谓“神庙意志”的力量被消灭后,百族也就不足为惧了。
而墨羽如今一头就插入了这个罗网中。
后面追击而来的蛮族已经越来越近,墨羽的部队有大量的步兵,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紧迫,他不得不兵行险着,抄这条最近的路线走。
不过,即使落入了罗网中,墨羽也没有一丝慌乱——对于这种游击战他再拿手拿手不过了。
刘楚的部队虽然看似气势汹汹,号称四万之众,但是要严密地防守如此广阔的区域,他们还是力有未逮。
撒网过广了,网眼间的间距自然就很大。
由于当地人都支持起义军(都是家人),热诚地为他们领路,通过各种小道的迂回穿插,他不但可以轻松而过,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可以反过来围捕敌人!
他们突然从大公路上消失,随后将三百名蛮族骑兵的斥候全部聚而歼之,尽数砍成碎片,没放走一个活口——这让墨羽和李乐回忆起了他们刚出墨家领地时候的情形,只不过如今手里的兵马更多,选择的余地更大。
这下好了,就像马蜂窝被人捅了似的,蛮族军抓狂了,守备队立即从四面八方向三百人尸体被发现的地方涌过来,刘楚甚至亲自命令一万精锐步骑前来,目的是想寻觅墨羽的主力,来一场正面决战。
可是当大军过来以后,却没能发现百族人的军队。
村民们信誓旦旦地举着“良民证”向蛮族军报告:那些军队袭击了蛮族以后,已经连夜逃窜了。由留下的痕迹和足迹推测,带队的将军推测他们很有可能又到了大公路的那一边——即靠近天山的一侧。他立即下令进山。没料到,就在大军刚刚进入密林,还没来得及整队,百族人的步兵突然从出现,猛袭蛮族后卫,蛮族全军惊恐万状,乱成一团。
这是一场漂亮的伏击。
殿后的五百多蛮族后卫被打得落花流水,百族人顺手还把他们的辎重队和粮草车队掠夺一空——又随手交给了民众,他们是墨羽最忠实的后勤兵。
丛林之中,在墨羽的机关术布置下,百族的步兵们发挥出了比蛮族骑兵更强道德机动性,他们倏忽而来,飘然而去,直打的勇猛的蛮族兵将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口一口的吃掉自己的部队,把自己的辎重大把大把地掠夺。
带队的将军已经把自己的嘴唇都咬得出了血。
终于,蛮族的队伍恢复了指挥,正想要一鼓作气报仇,却不料百族人的军队像是会了魔法似的,不见了。
明明一路不停地追赶着,他们却能神秘地消失,仿佛溶化在空气中,时而又能同时在几个地方出现。清早传来消息,百族人军队在某处猛攻蛮族的守备队,蛮族大军立即出发增援。中午时分到达,却哪怕挖地三尺都找不到一个百族人士兵。蛮族兵忙活了半天,正要休息,却又传来消息:百族人大军已经到了某某地,于是又得马上出发……
蛮族的骄兵悍将都给磨蹭得快累死了,却硬是连个影子也摸不着,而百族人却偏能时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叫苦连天。对于墨羽来说,跟蛮族在眼皮底下捉迷藏,看似惊险万分,实质上安全得很。
因为这里的百姓,对于起义军的到来热情得要命。他们自愿为自家的子弟兵通风报信,掩盖消息,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帮起义军传达假军情去唬弄蛮族。因此,蛮族军即使最小的斥候分队,甚至每个步兵分队的去向,墨羽都了如指掌。
如今,墨羽的眼中,蛮族就是个瞎子。
由于双方信息感测的高度的不对称,这简直不是打仗,简直就是他在耍弄着蛮族的大军似的。
墨羽的感觉就是在打一个卡了机的对手,肆意凌辱。
有一次,百族人甚至就是趴在草丛里睡觉,而蛮族的上万大军从草丛前面不到二十米远的公路上从东到西跑,正急如星火地赶去增援某某“被围攻的兵营”;一觉醒来,又看到蛮族大军从西到东地跑回头去剿灭某地“神秘出现的叛乱军团”,汗水淋淋;一个小时后,还是同一支蛮族部队又出现了,这次他们往南跑,接着又跑回头,又跑过去……那样子,像是整路蛮族军队都发了疯,彻夜不眠地练习长跑。
百族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兴高采烈地议论道:“他们连舌头都跑得吐出来了……”
手机阅读:http://m.77ks.xyz/10804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xyz/108046/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章、游击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书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