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来往的百姓看着,都暗自称奇。因为这高台,从开建之日算起,不超过三日。占地五百余方,从无到有,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咋舌。
有好事者,日·日都守在此地。目睹了整个经过,即使疲惫至极,也都忍着,最后是不得不信服。
等这件事传开,更多人惊讶其神速!
而在总督府,李承绩听闻此事后,也颇为满意。就不吝夸赞之语,出声道:“募兵司的速度,很不错!很不错!”。他可知道,这观礼台的搭建,仅仅只有一百余人。又不像后世,有那么多简便的工具。任何工序,也都靠人挑肩扛。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搭建出来,确实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负责禀报的拉比拉西,心下一喜。虽然负责此事的募兵司,和他并无干系。但是目前执掌募兵司的人,却是他从前的主顾--莫杜尔。
尽管追随的时间也不长,但到底是追随过的,还是有份情谊在。
因此听见老主顾受到夸奖,心里还是非常愉悦。
毕竟外界都在传,总督对自己的老主顾莫杜尔,是心怀猜忌的。不然也不会在初创六部各司时,只给了一个司务的官职。使得等级上,倒是和他这个侍从司的协务,相当接近。
并且因在总督跟前侍候的缘故,他这个协务在某种程度上,似比莫杜尔还要出风头一些。
以致担了这个职务后,莫杜尔与他生份了不少。就是平日里见了面,也都淡淡的应一声,疏远至极。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他对莫杜尔的最初观感。
与此同时,圣光清真寺前的观礼台上,莫杜尔站在台前,看着募兵司的下属们摆弄桌椅。
按照计划,明日登上观礼台的宾客,会有两百余人。再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这桌椅必须要预定的宾客多上一成。并且因地位不同,坐席也有先后之别。
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儿,都得注意。他就一直在场上看着,怕出了什么疏漏。
“莫司务,都已布置妥当了!”,募兵司的都曹,冲着莫杜尔道。因人力的匮乏,莫杜尔将整个募兵司的人都带来。反正当前募兵之事已经结束,最忙的日子,也都已过去。
只要安排几个在较为值当的位子上撑着,其它人就都可以空闲出来。
像这募兵司负责文案的都曹,也都被带来做些力气活了。
其实说起来,这修建观礼台的事儿,原本和募兵司没干系的。到底这是工部节慎司的活计,用不着募兵司来插手。更何况,这又是个苦力活。募兵司上下数月前为新兵之事忙活日久,近段时日,才算是清闲下来。
这好不容易得个空闲,自私心想着好好歇息一二。
可是莫杜尔偏偏接了这么个活儿,并且传闻还是主动请缨的。让募兵司上下,都憋着一股怨气。
对于这些,莫杜尔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出于私心,他还是接了过来。因为他觉得传闻不是空穴来风,李承绩对自己,怕是真有猜忌。
再加上桑贾尔和他关系,又太过亲近。所以他就谋划着,如何改变李承绩对自己的感官。
正巧碰上总督府验兵,需要修建观礼台。他就马上主动包揽过来,设法增加李承绩对自己的好感。
若有可能,可以促使自己在兵部狄万的职务上,更进一步。这个私心,是他一直都不敢往外言说的。
当时他主动请缨时,李承绩也有些意外。但是耐不住一再恳求,且此事涉及兵部。又身为募兵司司务,李承绩便也应允了。
反正只是修建一观礼台罢了,说起来也是小事一桩,完全不用多虑。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对此事颇为重视。修建期间,更是亲力亲为。使得仅花三日的时间,就将观礼台建好。期间虽多是工匠帮衬,但募兵司的人加入,也是不小的助力。
好在钱库司那边,对钱粮一事把持得并不紧。不然的话,想要三日之内修建完毕,还颇有些难度。
想到这些,他就应了一声。亲自看了一遍坐席的安排,觉得并无妥当后,又沿着礼台的边沿走了一圈。
只见论视野的话,颇为开阔。下方的空地,也都一览无遗。因验兵之时,兵将们会从连接广场的街道经过。所以当下,红巾军已开始对附近的街道进行封锁。不少木栅栏,也都拦在街道两边。只留下一半,供百姓通行。
这下子,马车是走不得了。
等再过一个时辰,这一半的街道也要被封锁。到那时,整条街也都不准车马经过。
或许是红巾军的‘恶名’太大,那些被拦下的车马,都不敢和红巾军理论。一些官家公子小姐,也都不得不在下人的护佑下,融入拥挤的人海。
要知道,这条街市乃是蒲华城最人来人往、寸土寸金之地。因为这边的大广场,不仅正对着圣光清真寺。对面,还矗立着呼罗珊省的行政中枢--总督府。任何政令,都必须从这个地方发往呼罗珊的三郡之地。
在其周边,又居住着蒲华城的富商大贾、名流显贵,较大的富户区,更是连成一片。论财力,那是蒲华的半成。他们出手阔绰,是蒲华商户们的大客源之一。
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的商业,也是兴隆至极。
再有蒲华地处通商要道的便利!使得各国商人,也来往频繁。这里又是最为繁华热闹之地,商铺云集。那些商人们,也都会涌入这个街市交易。
因此街道一被封锁,城中的交易,就立即大受影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