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清没有杀出来,四营马步兵,全是满额的,整整一千八百人,全军覆没。同时还有拦在山谷外的宋朝官兵,想要杀进来营救,但没有成功,同样牺牲了一两百人,最后看到谷内宋军越来越少,惨然撤了回去。
曲珍得知后,知道事情大条了。
因为王巨与章楶交谈时,刻意说了没烟峡,其实王巨不说,章楶也会注意到没烟峡,所以下令以狙击为主,先来的夏军数量不会有很多,底牌未到拿出来的时间,因此让夏军小挫一下,追进没烟峡就行了,没必要深入。
这两千官兵全部是白白地牺牲了。
他是泾原路马步兵副总管,于是直接绕过章楶,先行上书朝廷,将此事禀报,然后将责任推给折可适,说是下令让折可适去营救,仍折可适却没有营救,导致四营官兵全部牺牲。
永乐城之战过后,曲珍虽还很能打,可昔日那个热血单纯的青年已经不在了……
本来这道奏折是递到兵部的,再转到王巨手中。
但是李清臣提议,既然韩缜已经担任同院,军务就要先交到枢密,再根据轻重与否,转交给兵部。
也就是以西府为主,兵部为辅,但与原先不同的,现在重大的军务,中书可以观阅以及参与处理了。
王巨也没有反对,总要有一个主次吧,不开战还好一点,一开战不分主次马上就会乱套的。王巨没意见,许将哪里敢与韩缜争主次?
不过韩缜也是刚刚收到这份奏折,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理呢。
王巨在大后方,当然不知道真相了。
他只是在心中想到,折可适不是这种人吧。
史称折可适十六七岁从军,征战四十多年,与夏军交锋几百战,战无不克。又说,四十余年,每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屡立奇功,恩威并行,诸将无复居其右。没有一个比折可适更厉害的!
这个评价王巨不知道。但知道此人,在折家军诸将当中,可能能排进前五位,这个折家将,是包括宋初到宋末折家军所有将领。
曲珍很能打。但王巨相信还不及折可适,并且种谔米脂寨大捷,折可适在那一战中就已经立下首功!不是他有意提拨上来的小将刘法,人家已经打出来了。
所以王巨才在去年将折可适调到泾原路担任着马步军钤辖之职,相助章楶。
但没有这事,相信曲珍也不敢撒谎。
确实是有,不过折可适接到曲珍的命令,下令三军拨马返回时,前线的宋朝官兵已经败退下来,并且将情况一一讲明。没办法救了,这是一切二,如何一切二?那就是利用山谷的狭隘处,两边派军队将山谷守住,生生一切为二!且不说回去还不知能救回来几个人,就是救出来几个人,很可能自己手下这几营官兵能增丧失大半了。那不是八个换一个,说不定八十个换一个!
折可适理智地退了回来。
最后章楶本人调查,没有怪折可适,那能救吗?也没有怪曲珍。曲珍并不算是太冤枉折可适,他确实是下了命令,折可适也确实未听。至于曲珍指挥失误,大战已经打响了。还能再追究吗?
不过现在王巨可不知道,他想了一会问:“韩公,我朝武功可如汉唐?”
“不及?”
“汉唐可吃过败仗?如是高梁河、岐沟关、君子馆、好水川、定川砦、永乐城这样的战役,还是能沉重之觞,象这样牺牲了一两千人的小败,难道天会塌吗?”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王巨多少也有些不满,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这种牺牲是没必要。
当然,章楶正在后方调兵遣将,安排后勤粮草物资呢,得到后,同样很不满地来到镇戎寨,亲自调查处理。
“韩公,诸公,还记得辽国萧太后南下中原吗?实际上辽军到达澶州时,与我军多次交锋,皆不利,可开始不利,但到达澶州时,就没有什么不利了,看似役役败,最后未败!元嘉北伐,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随后拓跋焘南征,先是节节胜利,最后与宋文帝一样大败而归,看似胜,最后也是败,虽然重创了南宋,北魏同样遭到了重创,并且因为此败,脾气变得暴躁古怪,被宦官所弑。所以一场战役,不能看开头某场战斗,中间某场战斗,要看结果。还有辽兴宗西征西夏,起先节节胜利,但终于呢,惨败于河曲!”
“并且折可适大大小小经过了几十场战役,皆是身先士卒,绝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这中间肯定那一环节出现了失误,具体的,诸位可以等章质夫之奏章。若几天后没有奏章到达,可以下诏询问。”
“我还说一件事……”
那便是酒语。
郭成上任后,一名将领写信给章楶,说是郭成嗜酒,也不是这名将领要打小报告,郭成作为平夏城的主将,如果因为贪杯而误事,那可就糟糕了。
好在王巨在庆州之战时,将郭成调到庆州,章楶是庆州战役中的二号指挥官,知道郭成喜欢吃两杯。
于是有了那天莫明其妙的酒宴。
其实就是为了观察郭成的酒量,象西北普通的浊酒(黄酒),一般人吃上一两斤可能就差不多了,但如果郭成酒量很大呢,大到能吃上七八斤,那么平时吃上两三斤,可能属下就会觉得郭成会贪杯误事。
最后酒宴结束,许多将领皆吃得微醺,章楶便观察郭成,见郭成面不更色,但也不好说的,有人吃酒不伤脸,因此便与郭成畅谈。结果发现郭成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