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消除掉中书省,无论遇到多少阻力,他都要做下去。为了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更为了他朱家的千秋伟业。
这一i没有什么结果,皇帝等着大臣们主动开口,而大臣们正在观摩着皇上的心思,没有率先开口的,此事暂时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之中。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让这份尴尬持续太久的时间,第三天。朱元璋宣旨召见已经致仕的老臣,也就是大学士宋濂等人,说的是询问国策。
宋濂等人在五i后到达,随即便被皇帝在御书房内召见,说了几句问候的话之后,皇帝朱元璋便切入了正题之中,让宋濂等人说说关于中书省的危害。
但是没有想到大学士宋濂进言:“皇上,胡惟庸已入狱多i,中书省一直无人打理。还请皇上尽早确定丞相人选。以便主持中书省大局。”
“宋爱卿,这段时间没有丞相有什么乱子吗?没有丞相不是还有朕这个皇上吗?”朱元璋包含深意的说道。
宋濂还想说什么,朱元璋又道:“这事先放放再说。”说完起身离去。把宋濂留在了御书房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回到府邸之后,不停地摇头叹息。有心人问道:“宋学士,您这是怎么了啊?”
“皇上这是想废相啊。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总是此消彼长,难以调和。开国以来。历任丞相擅权使皇上感到皇权被侵。现在恐怕皇上正在图谋变革啊,你我可都得小心些。”宋濂心事重重地说道。
刚好这话被好事之徒听到。立即禀报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大怒,狠狠说道:“他宋濂是什么人!仗着有几分才学,竟然敢对朝政指手画脚。他以为奉天殿是他宋府书房啊。来人,把宋濂给朕召来!”
太子朱标听说此事,立即前来面见皇上。“父皇请息怒,相信宋师只是一时糊涂才会说出这种话,还请父皇见谅。”太子朱标求情道。宋濂是太子的老师,太子一直比较敬重他。
“太子,你怎么这么糊涂。你这样,朕怎么放心把这大明江山交到你手上。宋濂仗着资历才学竟敢乱评朝政,咱岂能容他。”朱元璋道。
“父皇,宋师说的也没错啊。既然父皇觉得胡惟庸不适合在中书省为丞相,下决心治罪,朝廷也该选出个丞相来了。”太子继续道。
朱元璋紧紧闭上了双眼,表情痛苦。其实朱元璋心里更苦,他苦心栽培了太子这么多年,可惜太子一点也看不透这时局,以后万一他登基了,又怎么能斗得过那些jian猾的权臣。朱元璋的废相之心更加坚定了。
正在此时,有人报宋濂来到。朱元璋屏退左右,召进宋濂。
此时,房间内只有朱元璋、太子和宋濂三人。
“宋濂,自古以来,君权相权难以调和。你通览圣贤之书,咱想问问你,如果你是皇上,你应该怎样处理二者?”朱元璋开门见山。
宋濂吓得立马跪倒在地:“皇上,微臣不敢。”
“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朱元璋道。
“禀皇上,自秦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皇上坐朝,丞相治国。皇上来统一全局,丞相来具体施政。此制之下,盛世迭出,说明此制上合天理,下合国情啊!”宋濂答道。
“可胡惟庸自当丞相以来,欺君篡权,结党谋逆,差点就替朕做了皇上。朕想废除宰相制,就是怕再出现一个胡惟庸。”朱元璋不是不知道丞相制的好处,他更担心丞相制不好的一面。历经千年,这不好的一面也难以制约。
“皇上,丞相制下固然会有胡惟庸这样的jian相,但也出了萧何、魏征、王安石这些名相啊。臣以为这不是丞相制的错,没有相权辅政,皇权断不可独行。只要用人合适,驾驭得当,丞相制定能保社稷太平。”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说朕用人不当!”还没等宋濂说完,朱元璋就打断了他的话。
“臣万万不敢。皇上乃不世出的圣君。”宋濂赶快说道。
“一个皇上既坐朝也治国有何不可?皇上直接掌握大权,让大臣们避开丞相这一关。必定会效率大增。少了小人作祟的机会,大明江山定会国泰民安。”朱元璋废相之心已定,不肯听宋濂再说下去。
“皇上,请皇上为后世之君考虑啊。皇上您是圣君,自然什么事情都可以亲自处理。但一个人的jing力毕竟有限,单靠一个明智的皇上,是没有办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再说,如果后世之君不是个圣君,而是个弱君。他没有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丞相制已废,那谁还来辅佐我们的弱君呢?”宋濂哭诉道。
“你宋濂找死,竟敢辱没大明的后世之君。”朱元璋愤怒道。
请皇上恕罪。皇上,您心里明白,臣只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啊。”宋濂道。
朱元璋一想也是,宋濂虽说乱评朝政,但其对朝廷是一片忠心。想到胡惟庸这等jian佞小人。不由得对宋濂的行为暗加赞赏。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废除中书省的主意已定,他宋濂也改变不了。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正式宣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其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