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81章 政治决定战争

不过,威廉所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由于自己在边境战役中对法*队的大量歼灭、以及让德军右翼的停止前进,当前正是德军在西线战场上对英法联军的优势之大,已经是远远超过了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爆发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可以采取一些更主动的战役行动,让位居劣势的英法流更多的血。如果就此东顾而去,放任英法部队得到喘息,终归是不符合战争原理的行为。

除此之外,德军在西线采取守势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那便是会在国际博弈上造成对德国极度不利的影响。

截止到当前的6月14日,这场因德法之间的殖民地冲突所爆发的战争,仅仅只有欧洲五大强国卷入了其中。同属三国同盟阵营之一的意大利、此前一直都在被德国大力拉拢的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的保护国塞尔维亚、英国的小弟希腊、实力不俗且拥有丰厚石油贮备的罗马尼亚、甚至是和英国有着同盟关系的日本,都仍旧是处于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境地。在德奥两国这场以二敌三,人口、兵力、和经济总量都居于劣势的战争中,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站在德国的对立面上去,全仰仗德军在之前于法国战惩东普鲁士所取得的胜利。

如果德国从此在西线战场上采取守势,那么必将使得那些因当前德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势、而跃跃欲试的国家,变得重新冷静下来,不再急着投入同盟国的怀抱与协约国为敌。而对于柏林而言,这无疑将是一个极度不利于自己的局面。

罗马尼亚的观望会使得德国缺乏石油的供给,东线也少了一支70万军队的助力。虽然德国在战前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原油,其军队也足够打败外强中干的俄国人;但这支助力的消失,也无疑会使德国的战争机器少了一股极佳的润滑剂。

意大利的逡巡,将会使得同盟国在地中海上的实力处于被压制的境地。当前,即便是经过清英的增强之后,奥匈海军也就只有6艘无畏舰和6艘标准的前无畏舰。整体阵容仅为法国海军的六成,这还没算法国那票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装甲巡洋舰。截止到目前,由安东?豪斯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匈帝国舰队主力一直都只在狭窄的亚得里亚海中游弋,只有零星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驶出了奥特朗托海峡,前去骚扰过往的英法运输船。除了阵容不济的原因之外,促使奥匈舰队不采三极行动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意大利人那难以令人捉摸的态度。

由于奥匈和意大利两国间存在着数十年的积怨,谁也不能保证意大利人不会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要知道,连接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那道奥特朗托海峡只有65公里宽,几艘船就能拉起一条警戒线。一旦意大利人在奥匈舰队出击之后突然反水。配合法国人截断奥匈舰队归途、并两相夹击的话。那么这支奥匈花费15年时间打造的世界第六的舰队。少说也会是损失过半的节奏!

至于土耳其立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且不说他们当前所拥有的2艘无畏舰是同盟国在地中海上所亟需的筹码,光是其封堵住博斯普鲁斯海峡,便可让德国击败俄国的进程大大加快。

除了这些潜在的盟友可能会继续保持中立之外,德国在西线战场上的停止进攻。也会促使她的潜在敌倒向协约国。

塞尔维亚和希腊虽是弹丸喧,但位处巴尔干火药桶中心地带的他们,却是早就在长年的紧张对立甚至是战争当中,淬炼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两年前的那场巴尔干战争,已经全然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他们向德奥宣战,甚至能在南线牵制住2个奥匈集团军的兵力。而日本的对德宣战,更是会直接威胁到德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基地;在和本土相隔万里的情况下,德国几乎无法守住这片他们曾经花费了大力气才夺来的土地!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每一场战争都势必要为政治进行服务。直到此时。清英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相比于西线战场上的胜利,德国在对俄战争中的顺利推进,却远远不能牵动这些个当前时代政治家们的敏感神经。在他们看来,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推进了多少公里、占领了多少土地、歼灭了多少俄国官兵,都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以当年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的强绝实力、侵吞俄国土地之庞大广袤。都不能征服这个战斗国度,现在的德国人又怎么可能做得到?俄国拥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和难以想象的巨大纵深,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

实际上,如果不是俄国会爆发革命的这一因素,德国要想战而胜之,也绝非是清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然而,这个时代的人们,却对俄*队的素质低下也鲜有所知,更遑论那瘟疫一般的红色赤潮了。纵然西守东攻的德军,也能在东线战场上取得连续不断的胜利,但外国政治家们却并不会怎么因此而看好德国人。而他们的态度,却对德国接下来的战争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帝国一定要在西线继续发动攻势的话,那么就将目标选在巴黎吧。”清英沉默半晌,而后缓缓开口道。

“嗯?”威廉眉头一挑,一丝询问之意便通过他的目光表露了出来。

“当前,我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巴黎仅有15至25公里的地段,天生就给了我们一个攻取它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一举攻下巴黎,不仅能够拔掉这个各条铁路交汇的枢纽、降低法国人的战争能力,更


状态提示:第381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