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栖特种兵>第617章 暗中兵分两路

在满足了向兴的两个条件以后,向家军投降了。

连锁效应之一:其他在壶口参战的满清将士都随之投降了。

从这里逃跑的只有罗泽南、塔齐布等十几个人。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麦轲特别想抓这二位,那么成功的可能至少百分之九十。

之所以没有解决这两个湘军的主要战将,麦轲有点考虑历史的走向。

他抓曾国荃,是因为他的下毒;也是为了正义,他们本来为国立功,反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就不能听之任之了;抓曾国荃是一个警告。

如果把其他的湘军大将都抓了,那他们以后的戏也没法唱下去了。

就这样一犹豫,二条大鱼就溜了出去。

麦轲甩了甩头,算了,不去想这些过去的事情了,今后总是会遇到这类问题,到时候再说吧。

不过,马上还有一位!

徐广缙,一品大员,虽然他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没有起多大作用,但是如果现在就给活捉,不管是放,还是囚,都会再也遮掩不住。

如果发展成这个样子,恐怕满清皇帝就要破釜沉舟了!

目前似乎别造成这样的结局为好。

还是放了他算了!

如何放,这是个问题。

先把外面的这些清兵解决了再说吧,东桥西桥还都没完事呢。

麦轲把这边投降的向家军和其他满清军队。都接受完毕,稍后再进行改变和调整,然后留下一部分人和降兵在一起,就带领其余的部分前往府衙方向走过去,重装兵重棒队也同去。

突然。一阵激烈的喊杀声传了过来!

不是快结束了吗?怎么好象敌人又加入了生力军?

麦轲吩咐胡以晃带领大家过去,他自己则腾空而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麦轲升高一看,杀声传来的方向就是东桥所在地,那里似乎有四五千人是新来的,已经和天军打了起来!

这些军人是从哪里来的?

往远处一看,又有两支队伍前来。分别是五六千人的样子。

难道张远没有拦住。他们是光东的清军?

麦轲一边观察,一边和张远接通了通讯器,问他堵截清军的情况如何。

张远那边迅速回答:“全部截住了!正在按预定计划收拢包围圈。”

“大概是什么时间截住他们的〉”

“一个小时之前吧,怎么啦?”

“我这里发现大量清军,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张远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有一种可能,敌人分兵了。而且是在我们对他们采取合围之前,但是提前的时间很短,因为我们的陆空侦查兵一直盯着他们。”

“是不是包围了以后,就觉得不用盯着了?”

“这个有可能!他们自己放松了。这样,我马上就去搞清楚围住的有多少人,然后告诉你。如果确实是围住的人,我立即分出人马去支援你!”

“不用等!你立刻安排支援吧!每个野战师三千人,半个小时必须赶到!然后你哪里如果被围的人依然和原来预计的一样,你可以先拖住他们,然后我这里完事再去支援你!”

“好!”

麦轲结束通话。心里已经确定,一定是光东来的那些大军搞的鬼,意图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其实,表面上的情况真的让麦轲猜对了,但是原因却猜得驴唇不对马嘴。

原来,麦轲看到的三个五千人正好是光东军的三个总兵弄出来的;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迷惑人,而是为了自保。

起因是张青云的那条军令:两天以后必须到达珋州,否则提头来见!

这三个总兵是王全洲、孙刚、徐华,堪称一个比一个狡猾,这个命令虽然有可能做到,但是许多情况不在自己的手中掌握,稍一耽搁,老命难保!

三人一合计,就找到了对付的办法,要求我按时赶到,并没有说必须多少人吧?全军是到,一个人也是到!

于是,三人决定,每家抽出一半人,由自己这位总兵带领,跟在后面,而另一半则由副手带领,走在前面,一旦受到拦截,就立即貌似全军,和敌人周旋,掩护后面的一半,继续前去支援。

他们没有包括另一个总兵姜汉雄,因为他是跟着张青云一起行动的,如果让他这样做,张青云一定会察觉,那么这个取巧安排就不灵了。

张远麾下的三个野战师,正好对上这三个总兵,三位师长陶明生、李宝鸿、郑平也是经验丰富,专门在自己的地段找到了山高林密的绝佳埋伏地点,而敌人也如同事前预期的那样,撞入伏击圈!

这些敌人虽然力图突围而去,但是遭到了野战师的强大阻击,最后都被封死在包围圈里。

他们没注意到的,敌人狡猾地把二梯队隔开,前面一开打,二梯队在总兵的带领下,不进反退,然后,潜入另一条途径,奔珋州而去。

而张远对上的那一路,就是姜汉雄那一路,却是实打实一万人马,加上张青云的扈从,所以根本就没有异常,也就无从得知其他三路分并,让大约一万五千人漏网,前往那里的壶口之役!

这三支兵都是恰恰在约定的时间到达,也就是张青云规定的“西洋历一八五零年十月十日下午四点整”,这时候也正是整个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只有最后的府衙还没有占领,但是里面的人早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这三位总兵中,王全洲早到了一点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立刻就被震惊:这战场太大了,清军的


状态提示:第617章 暗中兵分两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