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身世,使她不仅吃苦耐劳,泼辣能干,遇事有“豁出去”的气概,而且有很高的智慧,很善于治家,成为打造强大李家的大功臣。
她结婚以后,丈夫在家时要读书备考,就是以为她的鼓励和帮助,让李文和在比别人晚许多年的时候,高中举人。那时,李文和已经三十四岁了。
李文和在外从政时,她时时告诫他要秉公做官,而家中一切,都由她来负责打理。
除了做丈夫的贤妻,她还是儿女的良母。
她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
六男即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兄弟。
两个女儿,大女儿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儿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嫁得十分风光。
她的大智慧还在于,每当丈夫和儿辈遇有升迁,别人总是喜笑颜开时,她却不然,她总是不露喜色,反而沉静地时时以盈满为戒,显示了确实是高人一等的水平。
在父子回忆老夫人的时候,李鸿章同时,也对他老父亲感慨了一番。
这老人家可不仅仅是有夫人这样的良配佳偶,他本人的善良品性也非常突出。
他老人家上学时,就是优秀学生,荣获县学优廪生光荣称号。
接着在夫人的敦促下,以优廪生中道光甲午科举人第九十六名。
随后,与曾国藩同登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排名一百一十二位,殿试三甲,朝考以主事用,与林则徐之子汝舟同年服官刑部。
几年后会试外廉官,始为部中主管光西、奉天、杉西的司员,督理提牢厅兼行秋审处。
后来又担任泗川主事、匀南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他当人这些官职还在其次,关键是他始终如一地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为政,明治狱,尽心职事,政声卓著。
在管理提牢厅时,束吏安囚,严禁狱卒虐囚,时例各囚每饭一勺,文安散饭务必满勺,生熟亲尝之。
他还捐米煮粥,以济晚间后到之囚。
狱中易发疾病,他就制药预防;夏则赠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备病囚发汗养病。
在他的管理之下,狱无瘐死者;总办秋审,亦多所平反,人无冤抑,世称长者。
这次回来帮办团练,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建立了淮南乡约,条教精详,里人信从,成为团练义勇之本。
所有这些林林总总,李鸿章最佩服父亲的就是他的善良和正直。这也许是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大一笔财富。
尤其是父亲关心照顾那些狱中囚犯的行为,更加难能可贵!
想想也是,在满清的黑暗统治下,那年头连无辜的老百姓都没人关心,还有谁还去关心那些狱囚呢?
李鸿章看过描述父亲这些事迹的一些诗句。其中有几首司狱王燮堂写的
《咏李玉泉先生为提牢诗》,至今记忆犹新。
一汤一饭浅深量。是否堪餐每自尝。
甘苦可推军十万,狱中留得姓名香。
晚饭散过号腹来,双眸炯炯不胜哀。
狱中幸有推恩米,例自先生到此开。
棘墙深闭见天遥,溽暑熏蒸未易消。
赖有仁风吹隔座,蒲葵五万共招摇。
托钵沿门醵俸钱,秋深检点补黄棉。
先生更给病囚被,寒到圜扉不耸肩。
思想至此,李鸿章不禁倍感汗颜!
虽然自己官职比父亲大了不少,掉书袋的本事也可能比父亲大。但是人品,就比父亲差得太多了!
自己和父母比,最大的差别时,他们把善良当作做人的根本;而我呢,把善良当作做人的一个手段,尽管有时不是故意如此。
他暗暗警醒自己,不要再后退了。否则忠厚善良的家风将会终结!
二人回到家里,一座简朴的大院,没有奢华的建筑,但是居住也不显促狭。
夫人正在纺线,李文安就上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他叙述一遍,说特来征求他的意见。
夫人听后,笑眯眯地说:“这些不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你们父子都是为皇上办事。应该心里有杆秤。知道如何处理呀?以后你们的担子越来越重,就不必事事找我了吧。”
受理的纺车一直没有停;不但没有停。反而转得更快了。
“好,以后就不麻烦夫人!这次事情比较大,又正好我父子同在这里,就麻烦夫人教导一番!”李文正舔着笑脸说。
夫人手里的纺车这才停下,看着父子二人,说道:“民为重,君为轻!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毁根基!你们说皇上这样杀鸡取卵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住满清统治!”父子同声说。
“鸡都杀死了,他们统治谁去?”
“难到抗旨不遵?”李鸿章头痛死了。
“那倒不是!圣旨要求的事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告诉你实现目标的方法!你感到只有你要用的那个方法?”夫人谆谆善诱。
“孩儿愚钝,还请母亲大人明示!”
“唉!还是愚钝呀!要想实现目标,不是强迫,就是自愿,难道还有别的方法?我们李家带头,倾家荡产而已!然后让所有人知道,国破哪有家!”
“孩儿明白了!”看相父亲。
李文安点头:“一切都找你母亲所说的办!”
“都是遵行圣旨!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们一下,倒是那些官员,如果迟迟不肯自觉缴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