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郁闷不已的牛魔王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趁他楞神的一刹那。突然暴起,嗖的一声。窜了过去,一下子就掐住了张天幽的脖子!
众土匪没有了首领,加上天军从坑道中大量涌出,实现了中心突破,只得放下了武器,向天军投降。
另一个山峰的攻占程序和这边的如出一辙,也被天军拿下。
麦轲特意到坑道里面查看一番,评价一下这个时代的山地坑道水平如何。
一看之下,才知道和后世的坑道没有办法比较,基本上就是自然岩洞。然后由一些细微的梳理。
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在技术方面,而是有这样的一个意识,知道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无疑在谋略上胜人一筹。
解决了这个顽固的绺子,列车继续向东,直指下一个山头,鹿鸣山。
鹿鸣山。位于云阳镇城北二公里处。相传东汉刘秀为避王莽之兵,由乌鸦引路至此,听有鹿鸣,故称鹿鸣山。
山后有一石板,名为刘秀床。
鹿鸣山在和南楠阳盆地楠召县的东部。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带兵追赶刘秀时,刘秀逃之此山夜宿,五更闻鹿鸣而惊醒。得以避难。后来。刘秀做了光武皇帝,就下诏封此山为“鹿鸣山”。
鹿鸣山。山峦峻秀,奇峰陡立。美丽的鸭河和鸡河从东面,西面绕山而过,山水相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素有“鹿鸣耸翠”之誉。
麦轲等人驾驶列车,来到鹿鸣山麓。
只见山脚下有祖师殿三间;沿祖师殿西边,顺坡望上,行至半山腰,又有灵宫殿三间。
再往上有一丈多高的石砌牌坊字座,名曰“南天门”。
经南天门到山顶,便是真武庙。
庙前建塔一座,三层六角,高一丈多。
庙东北面有一块长九尺,宽六尺,石面一角断裂的平面大石,叫“刘秀床”。
传说这是当年刘秀躲避王莽追兵在鹿鸣山夜宿睡过的石头,王莽赶至此处,石尚有余温,故怒断此石。
又有一石洞,自上而下,曲曲折折,忽明忽暗,有两丈多深,俗称蛤蟆洞。
麦轲等人一到山脚,就看到了打斗的痕迹,看来匪徒一路防守,但是都被天军打破防线,一直攻上了山顶。
还没到山顶,就听到上面喊杀声响彻云霄!
麦轲嗖的一声,腾空而起,说,你们慢走,我前面去看看!
麦轲升到山顶的上空,把下面的战场形势尽收眼底。
天军依靠列车为中心,排成了一个椭圆形阵型,外面保围的都是土匪,密密麻麻,起码有两万!
为首一条大汉,身高足有一丈!
只见他拿了两把大刀,如同风扇一样,转成一团,擦着就伤,砍上就亡!
天军竟然没有一再单兵作战方面是他的对手!
幸亏天军有混合特种兵!
在那个大汉进攻的对面,有好几个专业人员,对他轮番使用基本元素,才让他的进攻州受阻。
其他方面的进攻,也都有武艺高强的土匪带头冲锋,让天军的防线岌岌可危!
既然两军呈现犬牙交错状态,让他们停下来很不现实,麦轲决定来硬的!
他立即指挥列车直接开过来,给包围天军的土匪来个反包围!
列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至,立刻就切断了土匪的后路,把他们绕了一圈,全部围住!
这些土匪一看腹背受敌,不少人慌了神.
那个领头土匪,一看后面的天军来势太凶猛,当即命令属下,拼命上前,冲击里面的天军防线。
因为他知道,只有占领了列车,才有一线生机。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里面的天军虽然和他们对垒占下风,可是他们构筑的防线,却是坚固无比!
前面没有逃路,后面又抵挡不住,这些土匪终于全面崩溃了。
最后只剩下那个大个还在顽抗,就是这一个人,却没有让他屈服。
麦轲看的手痒,亲自上去,利用精准的元素攻击。首先把他的两把大刀溶化。
这是火原素的功劳!
没有了趁手武器,大个子的武功威力降低了一半!
麦轲急忙冲了上去。穴位连点,一举生擒了这个劲敌。
把善后事宜交给了原来就在这里的天军,麦轲指挥列车进入了下个山头。
这就是七峰山。
七峰山位于芳城县城北十五公里处。
该山东北两面山势陡峭,七峰并峙,故称七峰山。
七峰山遍布森林,耸立在芳城县北部杨集乡和拐河镇交界处,有七峰列峙,如同笔架,当地乡民称它为七顶山。
七峰山属伏牛山东南麓,淮河水系的澧河上游。总面积五千多公顷。
七峰山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虽然现在时处残冬,依然有不少的地方郁郁葱葱,显然那些树木都是常绿灌木,大多属于松柏之属。
麦轲一边走,一边观察,见到这个地区地形错综复杂。山峰连绵,沟壑纵横,最高海拔七百六十米,相对高度五百五十米。
麦轲等到达之前来的天军滞留之处,才知道这些人都被阻挡在山顶的防线之外。
在一看这些防线,原来都是由活着的高大乔木组成,基本上都是松树。密密实实地站成一排。似乎有三四丈的厚度!
木原素特种兵已经派了出去,并且受到了很大的成效。无奈那些树干太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