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鉴宝黄金手>第246章 绳金塔

因此徐景行连丁树怀的条件都没听,甚至没有给丁树怀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摇摇头,“丁老,你就别逗我开心了,我不是那块料,也没兴趣往建筑设计方面发展,干完这一单,我还得回去继续玩我的木头,所以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丁树怀苦笑一声,“好吧,我早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只是有点不甘心啊,你的才华可远不止于雕刻。”

“一点歪才而已,上不了大台面,”他摆摆手,直接转移话题,“现在木拱廊桥建好了,该您的木塔群落了吧,等木塔群落建成,基本上就能完工了,希望一切顺利。”

“是的,不过这事儿还是得麻烦你,”丁树怀一脸歉意的说道。

“嗨,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不都为了赚钱吗,哈哈哈,”他哈哈一笑,心里其实是有点累的,因为这工地上跟木头有关的建筑和构件都需要他负责,建造木拱廊桥和木塔群落更需要他亲自带队施工,而且工期还那么赶,不累才怪呢。

可上了丁树怀的贼船,他能怎么办?

现在他只能期望施工顺利,并且在年后的比赛中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

距离过年只剩下一个半月的时间,要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建造五座木塔,其中还包括一座三十三米高的九层木塔,这工期说不紧张,谁信啊。

而且整个工地上谁都没有建造木塔的经历,包括丁树怀。丁树怀只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建造过几座高度不超过十米的砖结构塔,施工难度比盖民房都低,跟建造木结构塔的难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别的不说,就说如何搭建安全稳固而且适合修建塔型建筑的脚手架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是盖高楼大厦,那都好说,随着楼体一层层的往上搭脚手架就是了,脚手架都是依附在楼体上的。

然而塔型建筑在结构完全搭建起来之前,稳定性跟钢筋混凝土建筑完全没有可比性,脚手架如果依附在没有完工的塔身上,很可能会连塔带脚手架一起倒塌。

为此,他专门在一些专业的网站上向专业人士请教一番,问题才得以解决。即便如此,正式开工的时候,依然麻烦不断,光是塔基的建造就差点让他跟丁树怀决裂。

丁树怀认为最好挖深一点的根基,免得塔身倾斜或者坍塌,毕竟这塔是建造在湖心小岛上的,根基不是特别的稳定。

可他却认为没有必要挖那么深的根基,用传统的须弥座式根基就足够了。

须弥座是一种由佛教中的佛座演化而来的建筑根基模式,一般由多层砖石构件铺叠而成,多用在宫殿、庙宇、塔、幢等建筑上。这种模式的根基不但样式美观,而且建造起来省时省力,根基的深度都不用超过一米,一般有六十到八十厘米就足够了。

然而这跟现代化的建筑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盖个民房,根基都要挖到一米以上,然后钢筋水泥奠基,还得打上一圈圈梁才放心,至于高层建筑,那基底的深度能吓死人。

按照现代化的科学的建筑理念来施工,一座九层高的塔式建筑,地基怎么也得挖到三四米深才放心,毕竟九层高的塔,高度在三十米左右,地基太浅,一阵风吹来还不得把塔给吹歪了?

别看丁树怀是个古法营造专家,但毕竟不是非常的纯粹,他在学艺的时候本身就正值国家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摒弃封建糟粕的时代,一些涉及到宗教方面的东西更是一般人的禁区,所以丁树怀的建筑理念受现代化建立理念影响非常深。

当然,这不能说不是好事儿,能将现代化的建筑理念跟传统的建筑理念融合在一起,其实能起到互补互通的效果。

可这并不等于传统的就一定不如现代化的,榫卯结构的优异特性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须弥座同样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豫章的绳金塔。

绳金塔在传统的塔式建筑中是独具一格的奇葩,也是一颗建筑史上的明珠,同治六年开始建造,同治八年完工,时至今日历经三百余年,除了没有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材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有些破败外,整体结构几乎没有任何破坏,塔基更是完好无损。

整座塔共七层,高五十一米,周长三十四米,可地基深度却只有六十厘米。

六十厘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有些小孩子一出生就有差不多六十厘米的身高,对高度达到五十一米的高塔来说,简直跟没有差不多。

可事实上呢,就是这六十厘米的须弥座式塔基,却让高达五十一米的绳金塔历经三百余年不沉不陷没有丝毫倾斜依然挺拔如初。

由此可见,须弥式塔基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根本没必要担心。

再说了,这些湖心岛本来就不大,高出水平面还不到两米呢,要是挖个三四米的地基,一定会出水,到时候还得做防水处理,工程量更大,施工难度也更高,而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采用须弥式塔基就行。

为此,他跟丁树怀争执不下,这次两个人谁都不愿意让步,连安心和刘毓芬两个人劝说都没效果,要不是两个人的涵养还都不错,算是个文化人,可能早就打起来了。

可文化人也是有火气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的原则性理念时,那种执拗劲儿上来,九头牛都拉不回去。

然而两个人的理由都非常充分,尤其是丁树怀一口咬定“孤证不能当常理”的说辞,说就一座“绳金塔”说明不了问题,为了安全保证,必须挖足够深


状态提示:第246章 绳金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