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混在三国当军师>第六章 起名字

问题还是出在登记名字上。

赵二依次问他们:“你叫什么名字?”

最先一个瘦瘦的人答道:“张三!”

赵二大笔一挥,在木简上写上两个蝇头小字:“好!下一个,你叫什么名字?”

“李四!”

“好,下一个。”

“王五!”

“郑三!”

“徐大!”

……

“赵二!”

赵二刚要顺口问“啥事?”猛然感觉不对,一抬头反应过来,是对面这个壮汉自称名叫赵二,而不是有人在叫他。当即心中不爽地命令道:“不行,你不能叫赵二!”

那人面露疑惑:“为啥?俺就叫赵二啊!”

赵二大声反对:“不行,你不能叫赵二,我才是赵二!”

那人一脸郁闷:“可俺也叫赵二啊!东村的。”

“这个……”赵二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人家本来就叫这名字,非要对方不用自己名字,确实有些过分。但是这重名问题也确实难办,总不能在名牌上登记“东村赵二”吧?听起来像是日本人……

啊,对了!我给他起个新名字不就好了?

当即对他说道:“这样,我给你取个新名字,大名,有文化的那种。”

那人一听很高兴,当即同意了:“哎这个好,这个好,先生……请给俺取个名字!”这人对赵二的称呼都变了。

也难怪,汉朝时又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人们普遍识字率不高,乡下就更严重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取名。因为没文化,所以起的名也都乱七八糟的,除了最常见的依照出生次序起名外,就是些狗蛋、驴粪之类的贱名。能有个正经点的名字都是很光荣的事。而在村民的印象里,只有教书先生这类的人,才能给人起大名,所以赵二……这个东村赵二也把现代赵二当成有文化的先生了。至于赵二自己为啥叫这么个没文化的名字,他一时没考虑到。

赵二看了看对方那张有点像狗熊一样的脸,再看了看他比其他村民都粗一圈的胳膊,略一想,便想到了名字:“看你这么壮,像熊一样,就叫赵熊吧!来我写给你看……”

赵二直接拉过赵熊的手,用毛笔在上面写了赵熊两个字。“看,这么写,记住了。”

“哎,老赵,你这赵字缺笔!”张飞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肩膀上还扛着一捆布。看来是正好路过。

“缺笔?”赵二反应过来,他写的是简体字的赵,走字旁里面是个乂。而繁体字里面是肖。事实上简体字在古代也有不少人使用,不过被称为缺笔字或俗字,一般是民间识字者,或者追求快速书写时使用。书法的一个流派草书中也常夹杂不少俗字。事实上,张飞也是很擅长草书的,缺笔字他也常用。不过为了奚落赵二,这才出言指正。

“染你的布去!”赵二没好气的说,“我这是……我这是为了让他记得方便,你懂啥?”赵二一边强辩,一边在赵熊另一只手上写了繁体字的赵。别的繁体字他不一定会写,自己的姓氏还是会的。

“好好,俺去染布,哈哈哈!”张飞大笑着走开了。

赵熊看了看两只手,比较了一下,说道:“俺也觉得这个赵字好记些”。

赵二一听很高兴:“对吧,哈哈哈,字就是用来让人交流的,写那么复杂干嘛!”

之后赵二继续给剩下的人登记,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登记了几个后又出了一个“赵二”。

赵二不由气道:“怎么你也叫赵二?”

新赵二有些胆怯的回道:“俺……俺就叫赵二啊,要不先生也给俺起个大名吧!”

赵二一脸郁闷,只得也给他起个名字:“好吧,看你瘦瘦弱弱的,跟个柳树枝一样,你叫赵柳吧!”说着也在他手上写了名字。

之后……又一个赵二。

赵二气得把笔一撂,冲对方怒道:“你真叫赵二?不会是为了起名故意的吧?”

那人连忙摆手解释:“不,不是,俺真叫赵二。他们可以证明!”说完还一指周围几个同乡。

周围的同乡也帮着解释道:“对对,先生,他真叫赵二!”

也难怪,河北地区(黄河以北),姓赵的本就不少,家里排行老二的更是数不胜数。要怪就只能怪赵二自己用这么个现代少见、古代却烂大街的名字。

原本“赵二”只是咱们主角的小名,后来他父母准备给他起个大名时,他却坚决不干,觉得赵二这名字叫习惯了,不肯改。父母宠他宠惯了,也只得答应。于是身份证上就用的赵二这名。

赵二虽然无奈,但也只能接受现实。当即站起身来,冲剩下的人大喊道:“所有叫赵二的人都站出来……”见赵熊、赵柳也过来了,立刻一指他俩:“你们两个起过名字的不算!其余的,我统一给你们起名。”

一下又冒出好几个赵二。赵二依次给他们改完名后,又继续登记。

轮到一个瘦小的村民时,他忽然弱弱的问:“先生,俺没名字,是孤儿,能不能……能不能也姓赵?”

赵二刚要脱口而出你也配姓赵?赶紧忍住,心说这不是阿q正传,别乱蹦台词。

也不问原先别人怎么称呼他,直接答应道:“好吧,我也给你起个名!”

然后下一个村民,他战战兢兢地问:“先生,俺……俺不是孤儿,也不叫叫赵二,能不能也给俺起个名字?求您了!”说着就要跪下。

赵二赶忙扶起,想了想,也罢,反正都已经起过这么多名


状态提示:第六章 起名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