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平淡为官>464.神秘的印第安文明
人坐在驾驶舱中的模样,如今宋朝市面上有很多科幻小说,人们经常会讨论人类能不能前往外太空,登天的设想,永远围绕着人类,并且永不停歇,挣脱地心引力,仿佛对于人类来说,是根植在身体之中的东西一般,所以民间也有过设计出驾驶舱的样子,只不过那些都是小说家自我设计出来的而已。

不过这些小说家,他们的设计也并不空缺来风,而是有一定逻辑道理的,比如说他们虽然不知道宇宙中人类能不能存活,但他们却知道就算人类能够将自己的同类送入太空之中,也必然是需要强大的推动能力,才能把人送上天的,既然如此,那么舱室的空间就必然要尽可能的小,不然一个庞然大物,想要把他推上天去,这就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玄幻小说了。

除此之外,既然人要到太空上去,自然不可能就只待一天的时间,就需要准备一些吃的东西,还有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当然也会有必然的生理排泄,这些的准备自然必不可少,这便是如今这个世界的科幻作者们,基于当前的物质能力所研发出来的太空驾驶舱,总的设计出来,竟然跟帕伦克石板上所刻画出来的驾驶舱模样,完全一模一样。

这一点,自然是震惊了不少学界的著名人士,宋朝人中天赋异禀的人能够想到这些东西并不稀奇,但印第安人可是处在一个极端原始的社会下,人们的想象就算再逆天,但也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去想象,就像科幻小说的巅峰便是在人类发射卫星之后,而不是在中世纪,时代会局限人们的思想,这是必然的事情。

而帕伦克石板,根据印第安的史料和文物鉴别,应该是公元六百年到公元七百年左右的东西,也就是拘谨都已经五百多年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帕伦克的石板上竟然刻画了一个坐在驾驶舱中的宇航员,这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惊叹。

除此之外,印第安人的历法也让赵祯感到动容,他们把一年分为十八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测算则为3652422天,两者相差竟然不超过00002天,这个数据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怖的,这个数字代表什么?代表着每五千年的时间,才差一天而已,而我们如今使用的公历纪年,则是每四年相差一天,所以每过四年,全世界的人民就会要多一个闰二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由此可见,印第安的历法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而这还仅仅只是公历计算方法而已,对于金星年的预测,印第安人判定为584天为一年,也就是说金星绕太阳公转需要五百八十四天的时间,这个数字现代测算,五十年的时间,才仅仅相差一天,这已经不是天赋,而是奇迹了。

并且印第安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便掌握了“0“这个数字的使用,比欧洲和中国早八百年到一千年左右,在数学领域中,一到九倒是自然数,是可以从这个世界上找到的,比如说一只鸭子,就是一只鸭子,那零只鸭子是什么呢?

零就是没有,是不存在的东西,有人或许会问10不就有零么,但这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以后,在以前,十就代表着10,11则是十一,所以零这个数字是根本不存在的,而零的不存在,也让数学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突破,只能停留在计算一些小东西上,可等有了0这个数字以后,数学的含义就不再像原本那样简单,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抽象的数字,而这个数字的诞生,印第安人要造一千年左右,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他们的科学十分落后,甚至比许多非洲部落还要寒酸,但在天文学上的成就,真的让欧亚大陆的人们也是望尘莫及。

这还仅仅只是印第安人天文学上的一点成就而已,玛雅人的历法可以维持到4亿年以后,计算的太阳年与金星年的差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4位数字,有自己的文字——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3万个。有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艺术。然而在这个登峰造极的高度文明诞生之前,玛雅人巢居树穴以采集为生,这个时候,一个问题便就这么出现在了所有人的大脑中。

这样的原始部落为何突然产生如此高度的文明?

这无疑是一个不解致命,即使到了16世纪,西班牙人在布满古迹遗址的尤卡坦半岛上看到的印第安人,还是以树叶遮体、住泥巴茅屋、以采集狩猎糊口。显然那种精确的天文历法和数学,那种令全世界景仰的文明、艺术,都远超出当地印第安土著几近原始生活的实际需求。令人疑惑:古代玛雅人是怎样得到如此高深的知识的?灿烂的玛雅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后来又是怎样销声匿迹的?

这一切,都让科学家们心醉神迷,想要去探索印第安人的奥秘,赵祯也不外如此,恰好徐宁的登陆地点正好在巴拿马,这里有着大量的印第安人文明遗迹,通过这些遗迹,徐宁还真的可以跟赵祯说一说,不过太过详细的他也说不了,只能拿印第安人你的一些饮食习惯和风俗来说事。

可即便如此,赵祯也听的是津津有味,对于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一般人很难保持淡定,都会有那么一丁点想要去探索的**,徐宁也是投其所好,讲起了这些赵祯喜欢听的东西,比如印第安人的服饰就非常有特色印第安人认为对视眼和长脑袋很时髦,所以会用布缠住婴儿的脑袋让它变形,还会把珠子悬垂在婴儿鼻子的上方以改变眼睛的肌


状态提示:464.神秘的印第安文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