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唐骑>第四十章 揭罗

第四十章揭罗

郭汴听了王玄策的故事以后,心里充满了崇敬,便问:“那么这个揭罗国的国王,是王玄策将军的后代了?”

何春山一听笑了起来,道:“谁知道是不是呢。他们这一部是从东面迁过来的,势力不大,只有六千多人,以务农为生,连城市都没有,和本地人论起阔来,就自称是王玄策将军的后代,说是当年王玄策将军在回大唐之前娶了一个公主,生下这一支王族来的。”

郭汴听了就觉得不是很靠谱,但何春山认为既然他们有心靠拢不如就权当那是真的,郭汴当下便下令接待,来的却是揭罗国的王子——在健驮罗地区,所谓的国其实甚小,揭罗只有六千人口,其小可知。那个王子生得面目黝黑,五官深邃,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唐人的血统,不过也不能就此便认为他是骗子——毕竟如果是真的那也传了三百年,经过在本地十几代人的同化,就算有什么唐人血统也稀释得略等于无了。

那王子眼看唐军兵甲犀利显得十分敬畏,进门之后谈吐十分热情,郭汴年纪虽幼但毕竟经常和张迈、郭洛、刘岸混在一起,看着他们与回纥、萨曼的人过招,见识自然而然便上府有限,没多久便泄露了本意。

原来健驮罗地区,一条南北走向的信度河分开东西两边,西边多为荒渍,东边则有许多膏腴良田,所以七城二十一国基本上都聚集在东边,而唐军经小勃律地区来到健驮罗,此刻营寨所在则在大河西岸。

揭罗国的国土也位于东岸,而且是二十一国里面最靠北的国家,其地低洼,河水泛滥时常常受灾,本来其国中却有一块高地,从两代人以前开始揭罗国的祖先就在这里立墙经营,建成了一座小城,揭罗国的祖先的想法是将这座高地小城作为粮食与物资的储备处,平时在低洼处耕作,遇到有洪水就合族撤到小城里来。

这个愿景本来也不错,虽然揭罗是个小国,但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五年前将城池建好了,城池建成之日,满族欢庆。然而他们住了不到两年,这座城池就被健驮罗地区最大的一个国家——休驮国给占了,直到今天。

郭汴听揭罗王子说了这件往事后,问道:“那你今天来见我,是希望我做什么呢?”

揭罗王子说:“大唐是最主持正义的国家,我们又是王玄策将军的后代,咱们也算自己人,我们希望将军能主持正义,帮忙劝一下休驮国,让他们将城池还给我们。”

郭汴心想这倒也是一件好事,就算对方其实不是王玄策的后代,帮他们一个忙也算积德,正要答应,眼看何春山给自己使眼色,就说道:“我们初来乍到,这边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请容我们将事情打听清楚,再给王子你一个答复。”这句话说得直白了,却也还算得体。

送了揭罗王子下去后,郭汴问何春山:“怎么了,这个王子在说谎么?”

何春山道:“说谎倒应该没说谎,我以前还在天竺活动时,他们确实也在建城,而且还没建好。不过那休驮国乃是健驮罗地区第一大国,拥有十几万的人口和两座城市,其王都所在,又是全健驮罗最大的城市,健驮罗地区一半的国家都唯他们马首是瞻。他们占据揭罗城乃有很大的野心。不是外人一句劝就能让他们罢手的。”

郭汴问:“他们有什么野心?”

何春山道:“揭罗人相中的这块高地,确实很不错,信度河从这旁边流过,南北地势高,西北面河地势缓,可以设码头,周围环绕着的低地,如果不受涝灾的时候,是可以有很好收成的良田。在这个地方筑城,平时可以耕作,出了事情可以退守,乃是个相当不错的地方。只可惜,这个地方太好了,好得揭罗人不该去建城。”

“地方太好?好得揭罗人不该建城?这是什么意思?”

何春山道:“因为揭罗人太过弱小,根本就没能力守得住这片基业啊。”

郭汴啊一声,明白了过来,道:“所以那个什么休驮国,就觊觎这片土地?”

“是的。”何春山道:“据我所知,休驮国当初还想趁机将揭罗国给灭了,只是健驮罗境内的婆罗门怕他坐大,出面干预,所以才让揭罗人暂时免了灭国之危,但休驮人却终究不肯退出揭罗城。这座城池处在揭罗国的心脏位置上,揭罗人拿不回来的话,迟早整个国家都要被休驮国吞并的。”

郭汴至此才算明白了这些局势,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何参军,你离开天竺很久了吧,怎么对这些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好像也知道得很多似地。”

何春山哈哈一笑,说:“将军你说呢?”

郭汴心道:“看来哥哥在派我南下之前,做了不少功夫呢。”便问:“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回复这位揭罗王子?”

何春山道:“我们刚刚来到健驮罗,不宜和当地大国结怨,这桩事情还是推脱了吧。”

郭汴却低下头想了好一会,忽抬头说:“这样不大好吧。休驮国占了人家两代人苦心经营的城池,这桩罪恶可大得很呢!现在揭罗人来求我们,不就希望我们给他们主持公道么?如果我们就这样推脱了,怕会有损我大唐在这个地区的威信。”

郭潭一直没说话,这时却点头赞成,说:“校尉说的有理。”

何春山愕然道:“将军你打算怎么办?”

郭汴道:“咱们就尽量帮忙吧,我听说天竺人也爱宝刀名马,这两样东西我们刚好都有,不如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揭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