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帝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夷馆

次日,万历将冯保召来,让派去看望张居正的中使,顺道把李时珍接来,了解一下红薯的问题。

不知道《本草纲目》如今已经编撰得怎么了,万历穿越前虽然没学医,但全家都是医务工作者,对于一些基本的中医药常识还是知道不少。正好借此提示一下李时珍,让他的《本草纲目》能够更加完善。

翻看着冯保带来的奏疏,其中一份引起了万历极大的关注。乃是太常寺少卿孙惟清所呈,他所提督的四夷馆下辖暹罗馆,暹罗人握闷辣等人于几年前到来,已经在这几年里培养出十名通晓暹罗文字的译字生,上个月对这十名生员进行测试,完全合格,可以准确无误地翻译暹罗文字,听说读写均无差缪,恳请皇上予以表彰。同时这些暹罗人在华夏水土不服,已有过半染病去世,希望皇上能恩准这位握闷辣归国。

内阁也在票拟中提出,握闷辣等人确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培养的译字生也都通过了检验。应该给予重赏,并护送他平安回国。

四夷馆是明代政府专门的翻译机构,下面又分为十馆,分别对应不同的国家民族,专门负责培养官方的翻译人才。在永乐年间,四夷馆曾经备受关注,非常吃香。而等到嘉靖年间,就已冷火秋烟了,这也与大明的国势渐衰,外交政策发生转变有关。

孙惟清管着这清水衙门,借着测试新培训出来的这十名译字生,很是替四夷馆打了回广告。他先将这十人连着外教一块领到了内阁,当场进行测试,然后以礼送握闷辣回国为由,向皇帝上疏,总算引起了万历的关注。

万历虽然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大明会典》,但对于明代政府的这些七七八八的分支机构依然不是很清楚。这个一下进入他视线的四夷馆,马上引起了他的关注。作为穿越者,他当然更加清楚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大伴,这四夷馆如今是个甚么景象。”万历抬头对冯保发问。

“这个~”冯保一愣,这种门可罗雀的清冷小衙门的近况,他也没有留意过,只好道:“万岁爷,这个只怕要让内阁咨复。”

万历点点头,道:“那就让内阁及早报来。朕觉着四夷馆这回做得很好。”说完,提笔在奏疏空白处批了句话:准,着有司与绵衣卫遣员护送握闷辣往广州。

等冯保将奏本带回司礼监,一群秉笔、随堂又依照既往的程序,将内阁票拟誊写成正式的朱批回复。

谁知一翻到孙惟清的这份奏疏,却发现上面已经有了批复,很明显,是万岁爷亲笔写下的。字迹龙飞凤舞,极有气势,只是那锦衣卫的“锦”字,怎么看都象绵羊的“绵”。

万岁爷极少亲自批文,偏偏这一份却还好像写了错字,拿到这份奏疏的秉笔太监很是为难,只好来向请示冯大伴。

冯保看了也是眉头大皱,他知道孙惟清这份奏疏所呈报的事项万岁爷很是关注,兴许因此就特意批复了一句,至于派几个锦衣卫护送一下,这也寻常。而这一行字又是行草,到底是绵还是锦,真不好说。

万岁爷的亲笔御批,谁也不敢私自改动。再为此事专门去找万岁爷,也实在有些小题大做,自讨没趣了。

冯保郁闷地挥挥手,示意秉笔自己去看着办。冯保还根本没意识到,万历在他眼皮子底下玩的这个小动作,就是特意针对他来的。

果然,这份提有皇上亲笔御批的奏疏转回内阁后,又被内阁的一班臣子瞧出了古怪,也只是私下把这当做个笑话在看,没有谁真正在意。

当然,皇上交待的事情还是很快得到落实,关于四夷馆近况的简介第二天就送到了万历跟前。

四夷馆如今归属于太常寺,下辖十馆,分别是鞑靼馆、女真馆、西番馆、西天馆、回回馆、百夷馆、高昌馆、缅甸馆、八百馆和暹罗馆。现今只有几名译字官仍在馆内工作,外籍教师基本没有,多数译字生都已年迈,握闷辣培养的这十名学员,就是唯一一批新生。

看完简介,万历真是感慨不已。如今西方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百年,那么多的海外国家都长期在与大明开展商贸活动,而朝廷却对此不闻不问。

大明官府关注的,始终是周边这些国家,或敌国,或帮属。太常寺掌着宗庙礼乐,由这样的机构来管理四夷馆,很明显体现的还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这种传统思维观念。

朝贡制度源于传统“礼”制,是从商周时期诸侯纳贡衍生而出。对于古代的华夏王朝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维持周边稳定局面的不错手段。毕竟华夏文明是农业文明,很早就发展出完善的治理体系,但这种完善又决定了其有效辐射范围必然有限,越是边远地区,越难以管理到位。

而统治者也不可能完全靠征伐来解决所有争端,以德服人的成本还是相对低许多,且可以直接减少争端的发生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都很强。

至于以“厚来薄往”的态度来维持朝贡体系,则差不多要到宋代才完全确立下来。寄望于明面上吃点亏,当个厚道点的老大,就能赢得小弟们的归属感,从此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后世的历史早已证明,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局面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来维持。交往必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单方面无原则的让利,久而久之,反会被对方视作理所当然,滋生出不应有的奢望。一旦其欲求得不到满足,反会迁怒于施与者。

大明虽谈不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夷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