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帝明>第六十一章 觉醒

万历一怔,他昨日说要见有司的堂上官,其实是想见见刑部、大理寺或者锦衣卫的主官,打算好生查一查驸马被殴打致死的这件事。谁知这几个衙门的主官竟全都没到,没办法,还是先去见见来的这几人吧。

不一会,万历便乘着步辇来到了平台。待众人叩拜请安毕,万历道:“驸马新丧,朕心甚为伤痛。”

众人忙又叩头,道:“请皇上节哀。”

万历道:“驸马的身后之事,还要有劳诸卿多多关注,事发突然,不要出了疏漏。”众人齐称遵旨。

万历又道:“公主与驸马新婚不过月余,相处和睦,然驸马年未及冠便遽尔早逝,此事还是该细细查办。”

一听皇上这话,几人趴在地上你看我,我看你,却是一下都不搭腔了。

冯保忙凑上前道:“万岁爷,此事厂卫正在抓紧查办,昨日夜里公主府上的几名管事便都已招供,想来这一两日便可结案了。”

说罢便回身从后面的随从处拿过一叠供状呈给万历,万历接过草草浏览了一下,大致意思是管家张嬷嬷索贿无度,惹得驸马生气,引起争执,张嬷嬷叫来几名相熟的太监,将驸马打得当场口吐鲜血,昏死过去,抬回去夜里便告不治了。

参与此事的几人与在场目睹此事的旁证都已签字画押,驸马的家人也没有异议,按照此时的惯例,这案子便可以结了。

但万历毕竟是名穿越者,虽不懂具体流程,但对于这样子结案还是很不满意,这样子就结案明显过于草率了,连《大明会典》中关于民间命案的查办流程都比这详尽。

把手里的供状递给身旁的太监,万历皱眉道:“怎么未见仵作出具的尸单?也未见物证”

冯保一呆,尴尬地道:“万岁爷,几名动手的奴仆都是徒手行凶,物证便只有驸马当时身上穿的衣物,染有血迹。且驸马身份贵重,实在是不好叫仵作多做勘查啊。此事在场证人甚众,犯事者也已认罪,算得上是铁证如山了。”

冯保这话却令万历疑心顿起,他本来就不大相信这些下人有这么大胆子,为了几个赏钱就敢把拳脚对着驸马的要害狠命招呼,把一个年轻人给活活打死。如今冯保这么急匆匆就想着结案,会不会背后还藏着什么秘密?

而且万历还打算先把这事仔仔细细查个详尽,回头再拿来做引子,在宫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制思想教育活动呢。

想到这,万历把目光投向跪着的几名阁老重臣,道:“诸位爱卿,那依你们之见呢?”几人心中都是暗叫倒霉,这种涉及皇亲的命案,没人愿意沾边。而且这事现在看来很可能有蹊跷在内,几个人更是都不愿意出这个头。

到最后,张四维实在是没法子了,才踌躇着道:“皇上,依微臣之见,此事还是该听听公主与驸马父母家人的意见。”旁边几人一听,都是暗赞张阁老到底是有大智慧的人,这一招如封似闭一下就把包袱挡在了外面,马上跟着连声附和。

听得这话,万历沉默了良久,张四维这建议肯定不是他想听到的,但他的话从这个时代很多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来看,却又完全站得住脚。

对于妹夫的死因,他现在也只是存有些疑惑,并不能提出什么过硬的理由,真要是强行派人去调查,又没查出什么问题的话,那他这个做皇帝的拿着也会很不好办。

想到这,万历只好道:“大宗正,那就请你去一趟驸马府,就此事问询一下公主与驸马父母家人,然后再做定夺吧。”

朱宙桢赶忙道:“臣遵旨,待会马上就去驸马府。”

这次召见到这一步,便没有什么再谈下去的必要了。回到乾清宫,万历面无表情地坐在书房,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这就是人治与法治的差异所在啊。”

所谓的人治,并不是说这样就没有严密的政令律条,人治与法治两者的差异就在于对待这些条律的态度。行事是以个人的意愿为出发点,还是严格遵循律条本身的规定。人是活的,律条是死的,如果法律的制定者与执行者想钻空子,那么再严密的法律条文也都是一张废纸、一个筛子。

穿越过来看了这么多的经史典籍,万历已经慢慢感觉到,在此时这些大明顶层统治者心目中,律法就是治国理民时一件可以灵活运用的工具。真正维持这个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石,则是礼。刑以弼教,法以弼礼,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万历也很清楚,相对于法制和宗教,在如今这种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以礼制为核心的人治反而具很明显的优势,一个是适应性强,礼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通过不懈的教化,可以跨越行政管辖能力的约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另一个就是灵活性强,具有很大的弹性与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中国这种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性巨大,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国家。

以此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法制反而不具备这样的优越性,而且严格的法制需要构筑更加严密的上层结构,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所无法长久支撑的。

在这种送个信来回都要经年累月的年代,在庞大的疆域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更加不现实。

比如秦国,在战国时期依靠军法治国,很快就获得了强大的国家行动能力。一旦兼并六国,秦制行诸天下,问题马上就暴露出来,才几十年就有人喊出“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匹夫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几下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觉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