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相信的人,无论是出于公众的压力,还是出去对若长乐的同情,原本还有所怀疑的人,现在也开始倾向于相信这个谣言。
接着长轩帝下达了封口令,更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姿态。
宁王终于坐不住,群策群议多次,也拿出了许多的办法,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现在的百姓,越是受到压迫,越是反弹。最后不得已,宁王出动所能出动的一切力量,武力将之镇压下来了。
然而京城之事方了,其他州县又开始了,而且对于长轩帝的出生,版本越来越多。
此时的宁王恨不得来个滴血认亲。
但是也明白,一旦人们开始不相信这个人时,他做什么事情都将是错的,是别有用心的。此时此刻,即便事实摆在眼前,也不会有人相信。
宁王无奈,不得已一次次传令各州县利用武力镇压。
如此忙碌三月,这才稍稍平息!
还有一事,不知对于宁王与长轩帝来说,是喜是悲。
太医已经看过若长乐,得到的答案是:若长乐所食者,乃鹤顶红,见血封喉,天下无药可解。然而若长乐并没有死,脉搏虽然微薄,呼吸虽然微弱,但还有一口气在。
这事也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说,若长乐乃真命天女,阎大人不敢收走她的魂魄。
总之,若长乐不死,长轩帝一日不得安心,一天几次派人看望。
这时候逍遥自在的杜马天也终于出来凑热闹了,骑着个小毛驴,背着一壶酒,仿佛一个散仙一般,披着白发,身穿道袍,头戴诸刘巾。
“忆往昔之事,吾不肖之甚,当初为了临王之事,险些铸成大错,若不是皇后娘娘及时阻止,天下难免大乱。”接着将三王之乱的旧事,散出一些旁枝末节,突出若长乐这个重点,慷慨激扬地一番大论。光辉若长乐的同时,还不忘诋毁睿英亲王,睿英亲王真是躺着也枪。
杜马天乃堂堂滨州太守,说出去的话本可信,再者讲的又是自己的丑事,自然让人更加信服。
一下子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民声沸腾起来,对于若长乐的身份,从原先的猜疑,到现在的最终确认。
但宁王似乎早有准备,人马再一次出动,将之扼杀在了摇篮之。
却不知纸包不住火,外面的纸包裹得越厚,引发的火将会越大。
宁王府!
“大人,这么做,只怕百姓口服心不服,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古若宁忍不住道。
宁王的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叹息道:“本王博览古今之事,又岂会不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必须将事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才好施手解决。”
古若宁主动向宁王靠近着,他感觉到宁王此时已经心慌意乱了,忍不住双手握住他的手,好帮他分担一二。
“大人,有什么用得着奴才的地方吗?”古若宁道。
“哈哈——”宁王本想笑,但笑声戛然而止,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摇着头道:“不必,若是本王轮到需要你的帮忙的话,大云也不再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