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情恨迷天、天亮请开灯、天闲一族、gm831126033、s0514024)
~~~~~~~~~~~~~~~~~~~~~~~~~~~~~~~~~~~~~~~~~~~~~~~~~~~~~~~~~~~
“大将军要与孙伯符决斗,这是弄险啊。”寿春宫里,郭嘉与荀攸上殿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马悍一脸轻松:“放心,如果对手是甘兴霸,对我还有点威胁。孙伯符嘛,他近不了我身。”
甘宁能否打得赢孙策不得而知,但甘宁的箭术绝对在孙策之上。在斗将一道,能够对马悍形成威胁的,只有硬弓强弩神射。箭术不行,就算是顶尖武将都奈何不了他。比如许褚,那也是不逊色于典韦的猛将,设若他与马悍对决,怕是还没冲进百步,就变成刺猬了。
孙策能比得上许褚吗?显然不能,既然如此,稳赢的一战为何不打?
郭嘉显然很不满马悍的决定,直言不讳:“以大将军之尊,与孙伯符相斗,是为失礼;将在于将兵,而非身搏,此为不智;大将军身系天下安危,实不应行此失礼不智之举。”
荀攸沉吟再沉吟,还是说出了心里的担忧:“攸知大将军之意,倘能在决斗中击杀孙伯符,吴人势力必分崩离析。再以太史慈挥师出击,则吴地自平。一场决斗不亚于万军之胜,只是孙伯符若当场被杀,恐怕吴人不会善罢甘休,极可能立即联合曹刘,向我军发动强攻。大将军,君子不立危墙,且哀兵可畏啊。”
马悍笑了笑:“谁说我要当场格杀孙伯符?”
郭嘉与荀攸面面相觑,若不杀孙策,这场决斗又有何意义?难道主公想以武力折服孙策,就象当初折服甘宁一样?这怎么可能?孙策若是一般的武将倒也罢了,可人家是一方诸侯,身后有各种利益纠葛,就算再怎么心服口服,也绝不会俯首称臣。
“郭君、荀君之意我已明了,我心里有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匹夫对决,而是关系到南征之胜负,此战之后,天下格局必大变。”马悍神情严肃,显然已经过深思熟虑。
主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显然胸有成竹,而且明显有所顾虑,故未能直言。郭、荀二人虽仍难释怀,却也无奈,只有施礼告退。
郭、荀二士去了,甘宁来了。
“大将军,为何替我出战,我愿凭手里双戟,击败小霸王。”
“你也许能胜,也许会败……”
甘宁慨然道:“单挑斗将,胜最荣耀,败亦无憾。”
马悍逼视甘宁,沉声道:“但我要的,不只是胜那么简单。”
单挑对决,胜已是最好,还想要什么?甘宁愕然。
马悍这时又问一句:“我与孙伯符斗将,兴霸认为胜算几何?”
“孙郎必败!”甘宁回答得毫不犹豫,马悍的能耐,他可是亲自领教过的。说实话,活了近三十年,与人交手不知凡几,却从未败得如此之惨,甘宁毫不怀疑马悍的强大战力。
“那就是了。”马悍拍拍甘宁肩膀,“等着看吧,这场决斗,必会改变江东,甚至整个天下的格局。”
甘宁咋舌,一场个人决斗而已,居然跟天下大势扯上关系。很明显,这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甚至理解不能。好吧,这样的重担,他甘宁还真挑不起,还是交给无所不能的主公好了。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两拨人,马悍负手来回踱步,恩绪翻涌。
代替甘宁,接受孙策的挑战,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灵光一闪。
如果历史上的曹操,在孙策被刺的当年,就大举南征,天下还会有三国么?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在孙权上位之后整整八年,直到赤壁之战前夕,依然毫无把握对抗曹操,江东群臣,上赶着请降。可想见若是在八年前,孙策初亡,江东群龙无首,孙权初摄位时会是什么情状。孙权乃兄相比,要人望没人望,要谋略没谋略,要勇武没勇武,要威信没威信……这个当口,可是孙吴集团最虚弱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力猛烈一撞,必定分崩离析。
倘若彼时曹操没有北方之患,立即举兵南下的话,不用假设,几乎可一战而平,天下一统,毫无悬念。
马悍眼下就是加强版的曹操,他此时的局格,就是曹操在建安十三年时的格局,甚至更强,至少他暂时无关西之患。可以说,此时只要孙策意外身亡,江东大乱,早已枕戈待旦的太史慈大军大举南下,孙吴势力绝对玩完。
一场决斗,可以少打多少仗,少死多少人,纵然冒险,也是值!
孙策必须死,而且,就是现在!
但是,历史出现了岔子,许贡三刺客中最致命的那个弩手,竟被一个意外出现的凌统给秒了。孙策连根毛都没掉,怎么办?
如果孙策没死,整个历史都要发生剧变,别说江东,就算是荆州刘表,迟早都要被他吞掉。
既然许贡三刺客没能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那么,就由我来接手吧——这就是马悍在听到孙策提出挑战时,脑海里瞬间跳出的想法。
马悍与孙策的斗将,与当年三战吕布不同。与吕布决斗,既为救三千水军,更是为了完成个人心愿,个人原因占了绝对比重。而与孙策之战,则是为了南征、为了江东、为了南方、为了天下。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生死足以深刻地影响历史,比如刘协、比如马悍、比如曹操,比如孙策……
身为帐下督的陈到,肃立于帐下,望着主公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