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随意使用跳弹,这本就是一种神秘性的体现。我在第一次死亡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这种神秘性。毕竟,并非所有的子弹,所有的攻击情况,都是符合跳弹标准的。就连ky3000那样的武器都能打出跳弹效果,我可不觉得,这把m600会做不到。

坚信自己可以做到,这本就是在这个精神第一性的世界,最好的思维方式。

我在速掠状态下闪躲着,在观测范围内的所有神秘专家,都处于“缓速运动”的现象时,那种没有过程的神秘,准确地出现在我的行动路线上,且避开了己方所有的神秘专家。这个对手的情况,有可能是“意识发动”的类型,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产生攻击意识,就会同步实现攻击效果,而且,在攻击意识上,可以附带一定的限制,例如不伤害某某人——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计算,也不会因为“计算”产生额外的时间。

的确是很麻烦的类型,不过,只要这个神秘专家处于观测范围内,即便无法确定具体的目标也无所谓了。

只要解决观测范围内的所有人就好。

子弹确认,目标锁定,连锁判定的观测范围内,每一个人形都在我的脑海中,被勾勒出准星。我不需要打死他们,所以,攻击的地方都并非要害之处。只是,就算是神秘专家,被这么大口径的子弹击中,重伤也是很常见的。他们的身体,若非经过特别的强化,再强也不会强过钢铁。

第一枪。

我扣下了扳机。

感觉在这一瞬间,变得无比的精细。击锤跳起,我可以感觉到。那一瞬间在枪膛中绽放的火花。子弹沿着膛线旋转起来,暴力撕开了前方的空气,在巨大的声闻波动中,夹杂一股尖锐。

在子弹射出枪口的同时,巨大的后坐力沿着枪柄传递到手腕上,推起腕部的关节。而自己的肌肉则在和这股力道绞着劲。我缓缓抬起手臂,向后急速滑动,原来所在的位置再度被啃噬掉一块。不过,他慢了一步,仅仅用意念进行瞄准,并同步执行攻击的话,的确很快速,但是,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攻击只能针对单体,而我则还有99发子弹。我可不相信,他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中,仅仅通过对单体攻击的模式,将99枚子弹全都“啃噬”。

即便他拥有针对复数的攻击模式,每一次攻击的间隔和针对性的数量,同样是有待商榷的问题。我奔驰的速度很快,我开枪的速度也很快。我的子弹飞快,而且没有死角。他可以抓住我每一次射击的间隔吗?即便抓住了。可以识破所有的跳弹规律吗?我不觉得。

他的“神秘”的确棘手,可以抵消“高速”的优势,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总能在“频率”中占据优势。

我游走,开枪,继续游走。继续开枪,“啃噬”的神秘追赶着我,却无法捕捉到看似千钧一发的机会。我不会给他任何机会,只要本能直觉可以在对方的攻击意识产生时,同步感受到危险。就足以将这“千钧一发”的生死罅隙,通过速度差值扩展到足以从容应付的程度。

短短的一秒内,那名神秘专家的攻击就已经产生六次,而更多的神秘专家则在这一秒内完成自己的反应动作。但并非每一个神秘专家在面对危机时,都会有相同的选择。一部分神秘专家直接完成防御,而另一部分神秘专家还在试图锁定我的位置,预谋着反击。我不再去靠近这些神秘专家,哪怕他们看起来中门大开,全身都是破绽,但却很有可能是陷阱。既然这段时间已经足以让他们完成反应,那么,即便看不到效果,他们的神秘也必然已经生效。

在面对高速移动的敌人时,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几乎是共识——无论敌人移动得多快,但是,只要自己可以布置好防御,一旦高速敌人接近自身到一定距离,神秘专家就有足够多的办法,在这个距离内完成反杀。

而这个距离,在完成反击之前,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在更多的时候,都可以将其判定为以神秘专家自身为中心的一个密不透风的球形。这个俗称“防御圈”的防守反击形态,除非依靠压倒性的力量和速度,生生扯碎,否则攻击者不可能全身而退。

这种防守反击,虽然并非是每一个神秘专家在遭遇高速突袭时都会采取的应对,但却是大部分神秘专家都会采用的应对。在连锁判定观测范围内的十八名神秘专家中,按照比例来换算,至少会有十二人这么做。

对我来说,即便速掠超能拥有“相对快”的特性,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达成“压倒性的速度”,但靠近这些已经完成反应的神秘专家,仍旧不是什么好选择。

高速奔驰、接近敌人,近距离完成攻击——这样的攻击模式看似单调,却在细节上拥有很高的需求,诸如奔驰的速度选择、频率选择、路线选择,以何种方向和变向去接近敌人,在接近的同时所完成的动作,又应该如何在出手攻击的时候进行搭配,如何预防敌人的反击,包括格斗经验上,虚招和实招的变化。在面对多个敌人时,每一次攻击也都必须考虑到如何才能连锁下一步攻击。

这是通过肢体和整体,通过频率和节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局部调动,修订全局战术的艺术。

只有将这些细节做到最好,才能完全体现出这种攻击模式的威力。

而我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只有在敌人“无法反应”的情况下,速掠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这就是最


状态提示:1105 贯穿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