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眼看到四名“最终兵器”时,我就已经察觉到了,对于“高川”来说,“最终兵器”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过去的高川遗留下来的资讯中,并没有关于她们的太多情报,但是,无论是身体本能还是潜意识,都留下了十分强烈的痕迹。这种痕迹贯穿于“现实”层面,而抵达于高川人格之中。也许正如艾鲁卡所透露的信息——最终兵器曾经杀死过高川。在末日幻境中要杀死“高川”,即便只是即时存在的一个高川人格,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高川”是极为特殊的末日症候群患者,体内所潜伏的“病毒”,很有可能是“母体”之类存在,加上超级系色和超级桃乐丝的关注,在末日幻境中是如同bug一样的存在。我一直认为,过去的大多数高川之所以死亡,是因为“江”未曾觉醒,但是,在看到这四名“最终兵器”之后,我开始认为,这个理由并不准确。
“江”和高川是一体的,这个先决条件就已经决定了,高川一旦激活超能,不,哪怕是无法激活超能,都会受到“江”的干涉。尽管杀死“高川”,和杀死“江”并不对等,但是,作为“江”的寄宿体,也不应该屡屡受到这种“死亡”性质的破坏。每一次高川人格的死亡,都会在**层面产生影响,而“江”的人格情况之特殊,让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这种“高川死亡”的趋向中——从过去的高川生存情况来看,“江”的确不是想要快速而彻底杀死高川的,否则高川人格很难延续至今。
那么,正如艾鲁卡即便动用了江之力也无法真正杀死我一样,以这个“死亡难度”而言,真正能够在末日幻境中导致高川死亡的,必然不是简单的东西。
眼前这些“最终兵器”,毫无疑问,正是这种“不简单”的东西。符合了杀死“高川”的条件。或者说,很可能就是“江”之意志中,杀死高川的这部分意志的映射。
无论在我过去认为的人格分裂理论中,还是在艾鲁卡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江”的人格意识系统都是极为不稳定的。同时存在杀死高川和维护高川的矛盾意识,也不能理解。人性化的“江”之意志有偏袒高川的共性,或许这种共性是源于人性。而这种人性又或许源自于“真江”,但是,非人性的“江”之意志,即便是偏向高川,也应该是一种本能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很可能是暂时性的,极为不稳定的,一旦降低到某个临界点,就会对高川产生反噬。
而正是这一部分的“不稳定”偏向,很可能让过去的高川产生了错觉。我觉得少年高川的死亡很可能正是源于这种错觉,乃至于如今这个少年高川幻象所做出的决定,也仍旧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这样的认知。让我更加无法相信,少年高川幻象的计划,会比我正在执行的计划更好。假设我们的计划都失败的情况,我执行的计划所要承担的后果,要比少年高川幻象的计划轻得多,也更有回旋的余地。少年高川幻象的计划基于他对“江”的信任和爱,但是,我不认为。如此不稳定的“江”,会百分之百回应这种信任和爱,一旦出现状况,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一切都将会被那个可怕的病毒江吞噬吧。
我不认为,少年高川幻象没有想过这一点,只能说。他对“江”抱有的情感,超出了普通的界限,已经达到了一种异常的状态。我并非责怪他,也没有这个立场。但是,一旦认知到,这种异常的情感,很可能是源于“江”的影响,就不由得心生警惕。
我奔驰,跳跃,躲闪,思绪在死亡本能的压力下闪电般运转,我想到了比平时更多更深入的事情。尽管这些思考所得,对当前的战局没有任何影响,却也没有影响我的战斗状态。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此时的思维比平时更加激烈而清明,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和这些“最终兵器”僵持下来。
每一个“最终兵器”,在其展现出的战斗风格和异常性上,都让我感到棘手,在假设一对一的情况下,我也没能找出取得胜利的方法,在四对一进行围剿的情况下就更为不利。她们所展现出来的异常性,或者说,在她们身上展现出的神秘,形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没有炫目的技巧,但是,每当我的战斗力随着伪速掠的速度升级逐步提高,她们的综合战斗力也会随之提升——仿佛和我提升的程度等比例,并不会远远超过,但却不会低于我所达到的程度。
防御、速度、力量、战斗意识和技巧,这些战斗相关的要素,在她们身上,都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针对性,甚至让我怀疑,如果我的战斗风格不是基于速度基础,而是更加诡异的超能的话,她们也会展现出针对性的诡异超能。在这狭窄的机舱中,我和这四名“最终兵器”直接碰撞了好几次,无论是使用双刀、拳打脚踢还是动用左轮枪械,都无法切实伤害到她们。
并非说,这些攻击总是落空,的确,在四对一的情况下,要切实击中其中一人并全身而退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但是下决心以伤换伤后,情况也没有改观,即便切实击中她们的其中一个,冲破她们的围剿,但被击中者总会毫发无伤地重新站起来,进而协助另外三名“最终兵器”,再次将战况拖回本来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击倒四名“最终兵器”,也许是唯一能够打破僵局的方法,但是,做不到。
在一对四的情况下,面对每一个都能和我达到僵持局面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