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诸葛孔明纵横异界>卷七 第一百二十六章 闭关修炼

至于星星竹海为什么会以“星星”为名,那就要说到巨竹的另一妙用了。

由于巨竹过于高大,再加上枝繁叶茂,在一株巨竹的笼罩下,其他成千上万株的各种竹类,都不得不生活在巨竹的阴影内,得不到阳光的照耀。不过,巨竹的每一片竹叶上都生长着几个光灿灿的亮点,可以彼此之间反射阳光,经过一层层的反射之后,即使是那些被巨竹笼罩了的普通竹类,也能够得到阳光的照耀。这么一来,也就不用担心那些普通竹类的生长问题了。而且,竹叶上的光点在反射阳光的时候,看上去就像是天上灿烂的星辰一样,再加巨竹散布在整个竹海之内,这才有了星星竹海之名。

看到眼前如此庞大的竹海,孔明想起法隆先前所说,巨竹是以吸收天地元力而生长的,那么这样在的一片竹海,消耗的天地元力会是何等的巨大?就算无量位面是高阶位面崩溃后所形成,但是在如此大的元力消耗下,还撑不撑的住呢?无量位面会不会像云宵宗遗迹、天丹宗遗迹那样,慢慢的走向枯竭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孔明就向法隆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而法隆则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圣人有所不知,巨竹确实是靠吸收天地元力而生长,但是它们另有一桩异处,那就是能够将元力反哺大地,可以说除了巨竹之外,竹海内的其他竹类,都是得到元力反哺之后,才会生长的如此茂盛。据说,巨竹的根系都是相互纠缠连接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才使得星星竹海内的天地元力能够自成循环,不会耗费多少外界的天地元力。”

孔明听到之后缓缓点了点头。但心中所想,却觉得这星星竹海还真是颇有一些古怪。因为自行形成天地元力的循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这竹海又不是聚集齐了五系元力。能够使得元力生生不息。而且,以眼下这竹海的规模。巨竹数量之多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巨竹全都是通过根系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是何等庞大的规模?只怕这些巨竹也绝不简单啊。

不过,无量位面存在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修炼者在这里修炼过,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特别之处,也许只是孔明多心了。说不定这些巨竹是某种天生的特殊草木之灵,能够促成天地元力的循环呢?

眼下的情形,还是先进入星星竹海,尝试着闭关修炼一段时间再说。就算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孔明自信也应付的过来。当下,孔明和法隆就从空中向着竹海内落下,钻入到了茂密的竹海之内。

深入竹海有一段距离之后,孔明和法隆选中了一株高约五百余丈的巨竹。打算借助这株巨竹进行闭关修炼。

法隆还需要花费时间炼化魔月刃,而孔明则是在问尊阁内连续攀升之后,一入无量位面就各种事非不断,一直没有机会进行一段时间系统的修炼,将自己的修为境界稳固下来。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找机会融汇内世界的规则。

初入融合位面的时候,孔明所领悟的内世界规则只有区区十余种,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问尊阁洗礼之后,孔明领悟的内世界规则已经有两百余种了,虽然还不能够完整的完善内世界,但这么多的内世界规则也要好好的梳理一下,闭关一段时间自然也是必须的。

高达五百余丈的巨竹,其竹身近看起来,和一堵墙也差不了多少,孔明和法隆延着竹身向上,很快就发现了一处竹节。一般竹类的竹节,看起来像是密不透风似的,但巨竹过于庞大,其竹节看起来就像是一圈巨大的“城墙”,但是在盘根错节之间也有着一些“缝隙”,而这种所谓的“缝隙”已经大到足以让一般的修炼者钻进去了。

当下孔明和法隆也没有犹豫,选了一处竹节钻进去之后,就分别进入上下两节竹体内开始了闭关修炼。

进入巨竹的内部后,孔明果然觉得这里面所蕴含的天地元力已经浓郁到了极为惊人的地步,不愧为绝佳的修炼之地,也难怪会受到无量位面修炼者的追捧。

当下孔明放松心情,在巨竹内部选了一个角落盘膝坐下,然后展开了自己的内世界,进入到了对内世界的实质修炼之中。孔明现在所领悟的内世界规则已经有着两百余种,要想将每一种规则都完美的融入到内世界之中,也是需要时间的。很快,孔明的整个心神都和自己的内世界融为了一体。

孔明现在的真实修为,依然只是中阶元帝,甚至还没有达到中阶元帝的巅峰,但是他的内世界规模,却已经是相当庞大,已经是方圆约有十里的一个独立空间,而且天地分明,已经有了日夜四季之分。之所以能够成长到这样的规模,除了孔明领悟的内世界规则越来越多之外,还在于他将太阳精火吸纳到了内世界之中,就如同给内世界添加了一个太阳,足以支撑起不少内世界规则运行下去,并因此而出现日夜与四季之分也实属正常。

当然了,时间规则与空间规则是号称最难掌握和最为复杂的两大规则,孔明现在对其理解还有限,哪怕内世界中有了日夜与四季之分,但是在时间长短上的控制却不是太好,根本就无法与真实的世界同步。因此,孔明还需要努力的地方极多。

在孔明的内世界之中,“太阳”已经高升于空中,至于大地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除了太极八卦图深埋在地下之外,随着孔明将“灵元之眼”移植到了内世界之中,很快就给内世界带来了极多的生机,


状态提示:卷七 第一百二十六章 闭关修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