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来宾散去之后,陈忠民一家围坐在新房的院坝里。
“再过四五天,房子的主体就可以完工了。现在看来,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陈忠民虽然很是疲惫,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后面的这些活我们尽量自己做,现在钱不够,院坝和房屋地面,以及围墙等,就以后再说吧。”欧树芳建议道。
听到父母的议论,陈卫红感受到了父母的焦虑,在欣慰之余,觉得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爸爸妈妈,我看这样,干脆一鼓作气,把围墙和院坝和房子地皮都整好,再去找点树子来栽在周围。我们来预算一下,看还需要多少钱。这个钱,我来想办法。”
“上次借的一千五百块钱都还不知道何时能够还人家,再欠新债的话,就更不好了。”谨慎老实的陈忠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你们就不用管了,我们一起来预算一下,还差多少钱,我想办法就是。”陈卫红说着,找来纸和笔,与父母一起开始计算附属工程的相关费用。
通过粗略的估算,完成附属工程大约还需要四五百块钱。
“我看,还是缓一缓吧,我们前面已经借了些钱,还欠着两千多块钱的材料款和工程钱。”陈忠民始终有些担心。
“爸爸妈妈,现在工程已经铺开了,人与工具材料都是现成了,一并完成少些麻烦,费用也要少许多。如果以后重新起头,费用将更高,人也不好找。这几百块钱,估计好找,后期的材料款,我们适当地赊欠一些,工程钱分期付给,压力就不大了。原来借的那一千五百块钱,他们也不急用的,再缓一段时间还都没有关系。”陈卫红建议道。
“人情欠得太多,可不好。欠着人家的债务,我总觉得心里不安。”陈忠民仍然显得有些焦虑。
“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这点事情我能够处理得好的。好,这事就说定了,接下来,我们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准备和施工。”陈卫红心在已经有了主意,厚着脸皮找李昭民和先英各借一两百块钱,实在不行,去找李子正的父母那里借一两百块钱。从直觉来看,这几人都能够拿得出这个数,也可能会借给自己。
“好吧,先这样计划着。卫红,你也不要太为难,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吧,反正现在主体已经完工,剩下的工程,早一天晚一天都没有关系的。”
“这几天大家都很累,我们回家去吧。”欧树芳提议道。
一家人兴奋而又有些焦虑地交流着回到原来的房屋。
“爸爸妈妈,这几天你们太劳累了,早点休息吧。”回家洗漱完毕后,陈卫红告别父母,返回新居工地,这里还堆放着许多材料,需要看守。
躺在窝棚里,陈卫红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着父母高兴中透露出的疲惫与焦虑,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挣钱,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呢?
无商不富,这个念头开始进入陈卫红的大脑。
可是,自己没有本钱、没有关系,凭什么挣钱呢?梳理一下,陈卫红找出了三条途径,分别是体力、知识和技术。
靠体力,一是放不下这个面子,二是可挣的钱也很少,发展的空间也不大,陈卫红否定了这第一条。
第二条,靠知识挣钱。目前给一地乡中学的几名学生补课就是走的这条路,这几名学生毕业之后呢,还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吗?如何拓展和延续这条路?从发展前景来看,也做不大。
那么,就只剩下第三条,利用技术了。自己有些什么技术呢?教书,这个与第二条重合,予以排除。武术,用来挣钱,暂时还不现实。自己比一般人稍占优势的,就只有电工安装和电器维修了。
对,走电器维修这条路。具体怎么操作呢?开维修店?时间上不允许啊?陈卫红又陷入了困惑。
疲惫中,陈卫红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与同学孙发明合伙开了个电器商店,收了一批徒弟,却又似乎在一地乡的教室里,教这些徒弟装配和维修电视……
半夜,天上下起了小雨,把陈卫红从梦中惊醒过来。
陈卫红从窝棚里出来,将遮盖水泥等材料的塑料布进行了检查加固,回到窝棚,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一个念头浮上心头。
第二天,陈卫红利用课间时间,分别找到李昭民和先英,说了借钱一事。两人满口答应,分别表示可以借给陈卫红两百块钱,李昭民还给罗桂容说了一下,罗桂容也同意借两百块钱给陈卫红。
借来的钱,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但终归是要还的。凭自己每月三十三块五角的工资,要还清这些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怎么办呢?
下午放学之后,陈卫红快速回到家中,骑上自行车,赶往大石乡,找到同学孙发明。
寒喧之后,陈卫红说明了来意:“发明,现在我们这点工资,实在是难以维持生活,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是啊,每个月的工资,精打细算才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添置一件衣服或鞋子都很困难。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看能够另外做点什么。怎么,兄弟你有好的项目了?”孙发明也正为经济困窘而苦恼。
“目前农村已经开始普及照明用电,家用电器以及电工材料可能有销路。我发现潭定、大石等街上,除供销社的农资门市在销售一些电线插座之类的电工材料外,还没有专门的电器销售商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