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龙啸大明>第四零八章 南洋战役结束(二)

就在陆军向巴达维亚城发动进攻的时候,成钢也指挥着海军三支分舰队,共计七十三艘各种战舰,从海面上向巴达维亚发动进攻。而荷兰方面也动了全部战舰迎战。

相对于陆军來说,荷兰的海军还是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因为荷兰是以海军素称的国家,而且现在也还拥有四十七艘战舰,其中包括有两艘千吨以上的战舰,尽管在数量上比中华军的舰队有一定的距离,但荷兰舰队有岸炮的支援,因此也能抵消一部份中华军的数量优势。

另外虽然远征舰队的司令官特朗普将军己经成为中华军的俘虏,但荷兰海军的战术一向都是以自甴作战为主,司令官只是起一个精神支柱的作用,对战斗的指挥控制力量其实有限。因此荷兰海军也并非是不能与中华军一战。当然中华军舰队中并沒有包括李华梅舰队。

但战斗开始之后,中华军立刻就立刻占据了战斗的上风,虽然因为顾忌荷兰军的岸基炮火,中华军的舰队无法全面展开,因此舰队数量多的优势也不能全部发挥出來。因伦成钢也下令,让南洋舰队第二、三分舰队组成二支纵队,迎战荷兰舰队,而南洋舰队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分舰队暂时按兵不动,做为预备队。

这样一來,虽然双方参战的战舰数量基本相差无几了,但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还是占有相当的优势,而且经过了加里曼丹岛海战之后,中华军海军的官兵们不仅积累了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同时对纵队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都大大提高了一层,因此在战斗中执行战术时也更为坚决果然,始终坚持保持着纵队队形,以整体力量对抗荷兰战舰的自由作战。

尽管荷兰战舰在灵活、机动方面要胜过中华军的战舰,但纵队战术不仅能充份发挥战舰左右两舷火炮的威力,同时也可以让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的优势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无论荷兰战舰如何在自已的前后左右來回拆冲,中华军的战舰都不为所动,保持着纵队的队形,以左右两舷的火炮向荷兰战舰发动轰击,这一样也令荷兰战舰的优势尽丧,毕竟拼起火力來,荷兰战舰远不是中华军战舰的对手。

就这样在这一战中,中华军的整体战术也充份压倒了荷兰的自由战术,中华军的两支纵队就像两条巨龙一样,在荷兰战舰的围追堵截之中,來往纵横,如入无船之境一样,打得荷兰战舰非伤即沉,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荷兰舰队已经被中华军击沉了九艘,另有十余艘战舰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中华军方面,仅仅只被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而且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对荷兰舰队不利的情况,弹药不足了。本來荷兰舰队出战时携带的弹药就沒有满装,而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激战之后,已经有几艘战舰上的弹药都己经打光了,其他战舰上所剩的弹药也都不多,最好的也不足四成,因此荷兰舰队的战斗力也在开始下降,而中华军在出战之前,都是得到了充份的补济,毎一艘战舰都装配满了足够的弹药,到这个时候,所有出战的战舰都还保留着六成以上的弹药,仍然保持着足够的战斗力,而在此起彼涨之下,战局也迅速的朝着对荷兰舰队不利的一面发展下去。

这时一直在观战的成钢也果断的抓住了这个战机,立刻下令南洋舰队的第一分舰队也开始投入战场中。

南洋舰队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分舰队参战之后,也给了荷兰舰队最后一击,旗舰戚继光号一舰当先,左右舷炮一起开火,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一连击沉了两艘荷兰战舰,随后其他战舰也纷纷开火,立刻将荷兰舰队打得四分五裂。而其他的荷兰战舰上的士兵见大势已去,荷兰士兵自由、散漫、不能打逆风战的特点又一次爆发出來,谁都无心再战下去,纷纷调转船头,向巴达维亚的船港逃去。

有些荷兰战舰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中国战舰击沉,也有一些战舰被中国的战舰缠住,只能向中华军投降,结果逃回船港的战舰只有二十二艘。中华军仅仅只被击沉了三艘战舰,另有两艘战舰受损较重。而一共击沉荷兰战舰十六艘,俘虏九艘。

而在击败了荷兰舰队之后,中华军只是稍作了休整,然后立刻向巴达维亚的海岸发动了进攻,并且封锁住了巴达维亚的港口。

在沒有舰队牵制的情况下,岸基的炮火是很难压制得住海上的舰船,因为岸基炮台是固定不动,而舰船都是在海上移动,另外巴达维亚的岸基火炮的数量也十分有限,远远比不上中华军的战舰火力,因此双方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对轰之后,中华军以付出两艘战舰被击沉的微小代价,催毀了岸基上大半的炮台,并且在火力上也完全压倒了岸基火力。而这时各战舰上也都派出海军陆战队,放下冲锋舟,向岸基发动了登陆进攻做战。

虽然在岸基上也有一部份荷兰士兵驻守,但在双方的火炮对轰中,也被中华军的火炮打死不少人,而且在火力被压制住之后,荷兰守军也意识到大势己去,因此也都无心再战,还不等到中华军的海军陆战队登陆,就纷纷放弃了陆基阵地,向巴达维亚城里逃跑。结果中华军的海军陆战队也十分顺利的登上了陆地,并且占领了陆基阵地,剩余的二十佘门火炮,也全都被中华军缴获。

在海军陆战队登陆成功之后,并沒有急于向巴达维亚城发动进攻,因为进攻巴达维亚城,是陆军的任务,而海军陆


状态提示:第四零八章 南洋战役结束(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