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帝国的崛起>301.第301章 以美制日 2

“不、不、不,问题不能这样看。首先我们要站在日本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作为远东的强国,日本只要能保证本土、小笠原群岛、菲律宾群岛构成的第一岛链安全就可以了。而对方作为进攻者就必须突破这条防线。如果以舰队决战来实现这个计划的话,那么南部突破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因为为了保证贵国舰队能够作战,美国需要建立一条延绵上万公里的海上运输线。日本人可以各种手段来破坏这条运输线,而且作为这条运输线上的基石,除了夏威夷之外,所有基地都不那么巩固,我说这话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吧?”

德国允许美国舰队在和平时期驻泊在德属殖民地是一个方面,但是德国政府却很难允许美国人拉着德国和日本拼一场。毕竟德国在远东的利益比较有限,没有任何领土要求,只要能做生意就好。

退一步讲,即使通过利益让渡,美国将某些岛屿改成了自己的海军基地又如何?一旦开战,那些建造的并不够坚固的基地面对近在咫尺的日本舰队进攻又能坚持多久?这些看似延绵不绝的岛链也许开战后不久就完蛋了!和平时期恶心日本人可以,但是真的要动手的话,王子并不看好。

既然在无畏时代,从南方远征万里无法的计划并不现实,那么北面那条困难重重,但同时至少拥有可行性的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王子并不能决定美国海军的战略,他能做的也只是指点,告诉美国人不要转牛角尖。

“那么如果我们在太平洋北部部署舰队的话,那么我们在太平洋中部应该怎么做?”马吉芬同意无法决定美国海军的战略,不过他倒是对从哪摔倒从哪爬起来这句话很执著。他一直希望美国舰队可以沿着当初的路线杀进去!

“阿留申群岛主要部署主力战舰,而贵国部署在东南亚的舰队则应该以大航程、高航速的巡洋舰为主,日本毕竟是一个海洋国家,他们的运输、生活和战斗都依赖海洋,尤其是在占领菲律宾之后更是这样。”

“虽然菲律宾让日本的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让日本这个国家潜力大增,但是同时,也让日本人的海防压力直线上升,原本有限的舰队除了应对俄国人之外,还要负责掩护从菲律宾道本土的漫长海上运输线。”

“而如果有一天,贵国和日本交战的时候,这条海上运输线同样是日本最为致命的软肋之一,除了直接干掉日本本土之外,割断日本本土和菲律宾之间的联系恐怕是对方最害怕的事情。”

“您是说合众国的海军需要部署类似新型美因茨型装甲巡洋舰这样的战舰在远东?”马吉芬问道。

“美因茨级装甲巡洋舰虽然强大,但是却不是最好的选择,他最大的优点在远东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缺点。他虽然很强大,但是想要发挥作用却要依靠充足的补给和维护,在远东基地群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造价昂贵的美因茨级装甲巡洋舰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撤出这个海域或者被优势的对手击沉。”王子摇摇头说道。

“你们需要对付的目标是商船,而再厉害的武装商船也无法和战舰匹敌。所以这些袭击战舰的武器和防护要求其实并不高。合众国完全可以将装备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便降低补给难度。而更多的吨位完全可以让渡给续航力,毕竟续航力决定了一艘战舰猎杀时间的长短。”王子说道。

“但是如果遇上诸如日进这样的装甲巡洋舰的话,您所说的战舰并不足以战胜这样的对手,打不过也跑不掉。”马吉芬反驳道。

“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实际上,即使我们的新型美因茨型装甲巡洋舰也绝对无法同时面对2艘日进这样的战舰。在对方严密设防的海域中,遭遇优势对手围攻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说单纯依靠强大并不能让自己足够安全,随着无线电设备的普及,一个电报也许就能让袭击舰陷入危机。”

“而且我认为,用建造周期较长,而且造价高昂的美因茨级战舰破交的话,成本太高,毕竟面对商船,10寸重炮和4.7寸炮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一艘强大的主力巡洋舰的损失绝对不是几艘商船可以弥补的。”

“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思路,真正能活下去的不见得是武力上的强者,而是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刺客!伪装袭击舰或者说辅助巡洋舰才是最好的选择,用续航力超强,补给难度很小,而且不易被人察觉、造价低廉的战舰才是最好的破交选择。”本来王子想说潜艇的,不过想想这个颇具战略性的想法还是留给帝国海军吧,所以他只是建议美国人在远东部署适合破交的巡洋舰。

“贵国的战列舰和主力装甲巡洋舰部署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夏威夷和本土的三角地带中,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西进的举动,对日本本土造成压力,而在东南亚则已伪装袭击舰和破交巡洋舰来牵制日本舰队。整个攻势犹如一柄张开的钳子,这将是你们可以拥有的最好的战略态势。当然,具体能否打赢,就看你们的了。”王子说道。

王子的提点也就只能到这里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这番话到底有什么作用,毕竟历史上直到珍珠港之前,美日之间没有动过手。这个位面会如何谁都不清楚,也许双方之间的对峙会持续到1战后,也许在日俄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就会在背后捅刀子。

“如果有一天美国和日本开战了,那么贵国会如何?”马


状态提示:301.第301章 以美制日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