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以为好欺负啊?

本来万念俱灰,伸着脖子等着挨刀的航空队司令官野村中将,在听到参谋长高桥少将建议后,心里燃起了希望之火,从内心来说,野村不想自己在军界的前途,就这样断送,但凡是有一点儿机会,他都要翻盘,哪怕这个机会,充满了莫测和危险。

依着高桥的意思,出动所有的轰炸机,立即开始行动,就算支那舰队有航空母舰,也要拼个鱼死网破,但野村不这样想,经过了乐一琴的航空队多次交手,均惨败而归的血淋淋教训,野村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支中国空中力量。

虽然他不知道,这是支那魔鬼唐秋离麾下的舰队,可他不敢掉以轻心,野村和高桥商量的结果是,派出所有的侦察机,全方位的侦察这支舰队的情况,特别是有没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四个轰炸机联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在跑道待命,随时准备起飞。

十几架日军侦察机,依次升空,往中沙群岛方向疾飞而去,航空队司令部里,野村和高崎两人,都心交谈,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结果,紧张的脑门儿上,都是臭汗。

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往马六甲海峡方向,全速航行,八十多艘军舰,将两艘航空母舰拱卫在核心,犁开深蓝色的海水,舰尾留下长长的浪迹,在舰队四周,还有几十艘小型高速炮艇,灵活得如同穿云的燕子,再后面,幽深的海底下,是二十几艘潜水艇。远远的缀在舰队后面,警惕的关注着海底的一切动静。[

这些高速灵活的炮艇,是**师舰队的秘密杀器,装备有海战型“雷霆”火箭炮和鱼雷的快艇,经过定边经济特区军工局特种装备研究所的多次改进。这种吨位在一百多三十左右吨的小型炮艇,装备了两部高速进器,航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七节以上。

这样的速度,甚至超过了鱼雷的速度,每艘炮艇上。除了携带六枚鱼雷之外,还准备了两部三十二孔海战型“雷霆”多管火箭炮,两门口径四十二毫米的速射火炮,不但可以参加海战,和可以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加上身轻如燕、高速灵活,颇有些神出鬼没的感觉。

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于恶劣的海况,抵御能力较差,自身的航程不足,不过,在快艇编队里。装备了补给艇,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基于对这种造价低、实用效果好的快艇的喜爱,舰队司令官唐秋泉中将,亲自给这种快艇命名为“刺客,”编为三个大队。是唐秋泉的撒手锏。

**师舰队司令官唐秋泉中将,背着手,站在旗舰“沧浪号”的作战室里。眼睛紧紧盯着大幅海图,他的心里,始终有一块儿阴影,那四架不知去向,法确定目的地的日军侦察机,究竟来自何处。是海南岛还是其他的日军舰队?

他和唐秋离的担心一样,不想在这次俘获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任务。尚未完成之际,与任何一支日本海军舰队遭遇,打一场不想打的海战,倒不是唐秋泉消极避战,自家事自家知,自己的弟弟,对这支舰队宝贝得跟眼珠儿似的,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会允许舰队与日本舰队打一场正面较量的海战。

舰队第一副司令官,阿莫西耶夫少将,不时用流利的汉语,向舰队下达各种指令,这位前苏联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舰长,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多,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除了身上法改变的白种人特征之外,他所有的一切,都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就连语言,如果不是面对面听,你绝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外国人在说中国话。

阿莫西耶夫下达完一道命令之后,抬头看看很久没有挪动一下的唐秋泉,他知道,自己的司令官在想些什么,在担心什么!

“司令官,我已经命令舰载机第一团第一大队起飞,以舰队为中心,方圆二百五十海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警戒式搜索,并且命令一大队,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均不得投入战斗,报告情况后立即返航,”阿莫西耶夫对唐秋泉说道。

唐秋泉回过身,欣赏的看着自己的副手,三年多的朝夕相处,两人之间配合默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阿莫西耶夫总是在不经意间,为唐秋泉解决很多重要的问题,有了他,唐秋泉肩上的担子,减轻了一多半儿,比如刚才,派出舰载机进行警戒性侦察,就是刚刚出现在唐秋泉脑海里的想法。

唐秋泉本能的感觉到,日本人的侦察机,还会再来,第一次,被追得屁滚尿流,慌里慌张的跑了,只有远远的在舰队外围兜个圈儿,没有带回去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任何一个日军舰队或者是航空队指挥官,都要弄清楚,自己舰队的实力,阿莫西耶夫不但想到了,而且已经做完了。

看着唐秋泉的目光,阿莫西耶夫憨厚的一笑,这种目光,他看过多次,但是,每一次都有一种激动和温暖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境吧!

唐秋泉刚要开口,通讯官走进作战室,“报告司令官、副司令官,雷达报告,西北方向大约三百海里处,发现十四架飞机,身份不明,正在向我舰队方向飞来。”

唐秋泉和阿莫西耶夫对视一眼,西北方向?这时,又有一个参谋进来,“报告司令官、副司令官,舰载机侦察大队报告,在西北方向大约一百海里处,发现不明身份的飞机,根据航向判断,目标位我舰队所处的位置。”

又是西北方向,怎么说,雷达和侦察大队发现的,是同


状态提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以为好欺负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