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纵论战局

也难怪赵玉和这样问,独立师三个主力兵团杀出国门,挥师入缅的时候,赵玉和还在东北挺进指挥部总部参谋长的任上,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在如何协助副师长兼东指司令官刘铁汉中将,怎么对付关东军的事情上,对于部队初入中南半岛所发生的事情,根本不了解。

唐秋离一笑,很有些老狐狸的味道,说道:“岂止是熟悉,还打过几次交道,而且,在部队刚刚进入缅甸的时候,日本人正打得英国人溃不成军、节节败退,我趁机阴了亚历山大一把,迫使他几乎丢掉了所有的家底儿,狼狈逃往印度,由此而改变了中南半岛的格局,最后,确立了我们在中南半岛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纵论战局绝对优势。”

对于师长的话,赵玉和大感兴趣,这一段历史,他还从来没有听过,唐秋离笑着说道:“玉和,今天可不是答疑解惑的时间啊,你应该明白了吧,我之所以敢以少于英印军的兵力,在马高附近,设计一个大伏击圈的道理了吧!”

“对,就是基于对亚历山大的了解,英国人并不甘心失去中南半岛的统治权,做梦都想夺回来,只不过,被日本人打怕了,现在,咱们独立师部队,打跑了日本人,英国人的心思又活泛起来,处决四十七名英国特务,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因此,亚历山大指挥英印军,是带着复仇雪耻的心情来的,急于求成,必然会寄希望于一战成功,而亚历山大此人,老实说,属于志大才疏的那伙人,他从来没有和咱们中**队交过手,也就从了解我们的作战方式和部队的战斗力,这一点上。比日本人对我们的了解,差得远了。”[

“而我对英国人却相当的了解,也知道他们的弱点,从东印度出发。穿过整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纵论战局个胡康河谷,几百公里长的路线,属于劳师远征,亚历山大首先犯了兵家之大忌,再加上我安排了直属兵团两个主力旅,沿途层层阻击,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敌人。更不是为了迟滞英印军的进速度,而是为了麻痹亚历山大,让他认为,我的主力部队,还来不及调动,疲惫英印军士兵的士气和体力。”

“玉和你想,这样的部队,到达马高附近。我们的伏击圈的时候,还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再加上。亚历山大没有后援兵力,属于孤军深入,而且,我打的是伏击,而不是包围战,在马高的伏击圈内,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是法全歼二十多万英印军的,只需要将他们打残、打跑,最大限度的摧毁英印军的抵抗意志。就达成了战役目的。”

“而调动吉隆坡一线的娘子关守备兵团和第二十九兵团部队,势必会惊动美国人,以至于暴露我的战役意图,并且,两个兵团几十万兵力,陈兵在马来半岛。对龟缩在新加坡的伊藤所部日军,是个巨大的威慑和压力,也能尽快的促使日本人对美国人动手,所以,马来半岛的部队不能动。”

赵玉和恍然大悟,补充说道:“我完全理解了师长的意图,在马高伏击圈,争取歼灭最多的英印军部队,并形成合围的态势,如此一来,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又害怕全军覆没,亚历山大必然会回撤至东印度,我们再尾随追击,撵着英印军的脚后跟,打进东印度境内。”

唐秋离赞许的点点头,说道:“思路清晰,很不错,但是,玉和,你的胃口还太小,我根本没打算放过亚历山大,全歼英印军的最佳地点,不在马高,而在胡康河谷的西多一线,而且,围歼的是成惊弓之鸟、狼狈回窜的英印军士兵。”

赵玉和吃惊的瞪大眼睛,问道:“师长,您下一步的计划,竟然将全歼英印军的地点,选择在胡康河谷的西多,我们的部队,尾随追击,如何能超过溃退的英印军部队,赶至前面堵截?胡康河谷属于狭长地带,几十万人挤在里面,恐怕连鸟都飞不过去?”

唐秋离略带遗憾的摇摇头,说道:“玉和,你的思维,还停留在平行追击上,马高之战尚未打响,亚历山大论如何也想不到我的后手,这就是我下一步要布置的任务,命令担任战役预备队的苏鲁机动兵团的四个旅部队,从现在起,立即隐蔽穿插至西多一线,负责堵截回撤的英印军。”

赵玉和脸色一红,他的确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他直言不讳的说道:“师长,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部队迎着五路敌军穿插,为避免与敌军遭遇,行军路线必然是人迹罕至的丛林地带,所有的重装备都法携带,那样的话,势必会增加堵截部队的困难。”

“一旦亚历山大知道后路被切断,必然会拼命,只有轻武器的部队,伤亡之大,是法避免的,而且,战斗之激烈程度,可以想象,面对夺路而逃的十几万英印军士兵,药的消耗,必然会是个惊人的数量,仅仅凭着穿插部队的携带量,恐怕法支持太久,这一点,还请师长考虑!”

“此外,一旦知道亚历山大的部队被围,印度境内的英印军组织援军,顺着胡康河谷来援,堵截部队会腹背受敌,师长,我想到的就这么多,所提意见,供师长参考!”

唐秋离大笑,说道:“好,分析问题客观而冷静,是个合格的参谋长,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就回答你,穿插的部队,要尽量少携带给养和装备,以减轻战士们的负重,别忘了,我们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可在穿插的沿途,设立若干的给养空投地点,部队到达西多之后,运输机会将重装备和药,空投过去,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纵论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